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2453)
- 作品数:9 被引量:87H指数:7
- 相关作者:白玉兴祁鹏张宁周洁珉张昆亚更多>>
-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清华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品牌正畸用热压膜材料吸水性能的比较
- 2012年
- 目的通过比较临床上常用的4种品牌的热压膜材料的吸水量,评价其性能在口腔环境下的稳定性。方法选择Erkodur、Biolon、DR和Scheu 4种压膜片,厚度均为1.0 mm。测试并比较4种材料在模拟口腔环境下3周内的吸水量。比较不同品牌热压膜材料吸水量的差异。结果 4种品牌热压膜材料的吸水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在最初48h,材料的吸水速度较快,2周后吸水基本饱和。Scheu的吸水量最大(8.78 mg/g),Erkodur最低(8.03mg/g)。浸泡1d后,4种材料的吸水量没有明显差别(P>0.05);2周后,Erkodur的吸水量显著低于Scheu和DR(P<0.05)。结论 Erkodur膜片具有较低的吸水量,水分对Erkodur膜片性能的影响相对较小。
- 张宁方东煜白玉兴丁雪佳张雨
- 关键词:热压膜材料吸水性能
- 正畸用热压膜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 测量并比较不同品牌热压膜材料在不同处理方式下的力学性能,分析影响热压膜材料力学性能的因素,为临床更有效地提高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效能提供依据.方法 选用市场上常见的3种品牌的热压膜材料,包括DR、Biolon和Erkodent膜片.应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分别测量3种热压膜材料在未处理、热成形后和人工唾液浸泡2周后的最大应力和弹性模量,所得数据用SPSS 11.5软件包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处理方式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 未处理组的弹性模量(MPa)和最大应力(MPa)均高于热成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R:9.63±0.68比7.85±0.61、267±8比199±6,Erkodent:8.28±0.28比7.59±0.45、226±6比199±6,Biolon:8.85±0.41比7.07±0.22、237±6比169±7,均P〈0.05).热成形组的弹性模量(MPa)和最大应力(MPa)均低于唾液浸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R:7.85±0.61比9.14±0.41、199±6比212±7,Erkodent:7.59±0.45比8.38±0.29、199±6比212±7,Biolon:7.07±0.22比7.90±0.31、169±7比197±5,均P〈0.05).结论 不同品牌的热压膜材料具有不同的拉伸力学性能,不同的处理方式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同,热成形后材料的力学性能降低,唾液浸泡后,材料的力学性能升高.
- 张宁白玉兴张昆亚
- 关键词:牙科材料
- 不同厚度热压膜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22
- 2009年
- 目的测量并比较不同厚度的热压膜材料在不同处理方式下的拉伸力学性能,为临床选用适宜厚度的热压膜材料制作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用厚度为1mm、0.75mm、0.5mm的Biolon膜片,应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量并比较三种厚度的热压膜材料在未处理、热成形后以及人工唾液浸泡两周后的最大应力和弹性模量。结果三种厚度的膜片在不同的处理方式下,Biolon1.0mm膜片的弹性模量和最大应力最大,Biolon0.5mm膜片最小。结论不同厚度的同一种膜片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厚度对材料的力学性能有一定影响。厚度越厚,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最大应力越大。
- 张宁白玉兴张昆亚任超超周洁珉祁鹏
- 关键词:热压膜材料厚度力学性能隐形矫治
- 两种矫治技术治疗牙周病患者牙周组织应力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7
- 2009年
- 目的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固定矫治技术治疗牙周病致前牙间隙牙周应力分布的异同。方法应用三维有限元的方法,建立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与固定矫治技术施加矫治力治疗牙周病导致前牙间隙研究模型,对比分析两种矫治技术表面应力的分布特点。结果两种矫治技术平均主应力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但在相同载荷下,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应力绝对值小于固定矫治技术。结论相对于固定矫治技术而言,无托槽隐形技术产生的应力分布更小,更均匀,有利于牙周病患者治疗时牙周组织的健康。
- 杨斌白玉兴
- 关键词: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固定矫治技术
-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与固定矫治技术尖牙远中移动的有限元对比分析被引量:25
- 2009年
- 目的通过对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与固定矫治技术中远中移动尖牙过程的生物力学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深入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中牙齿移动的生物力学规律。方法建立下颌双侧第一前磨牙拔除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载荷和固定矫治器载荷,比较两种载荷作用下牙齿及牙周膜的平均主应力和Von Mises应力的变化,以及牙齿旋转中心的变化。结果模拟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载荷时下牙齿及牙周膜的平均主应力和Von Mises应力均小于固定矫治器载荷,同时,牙齿旋转中心更接近根尖。结论两种矫治技术均使尖牙产生倾斜移动,但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尖牙的旋转中心更接近根尖,且应力分布更为合理。
- 白玉兴王凡祁鹏周洁珉厉松岐红恩
- 关键词: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有限元尖牙应力分布
- 国产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临床应用初探被引量:19
- 2008年
- 目的将我国自主研发的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应用于口腔正畸临床,探讨该矫治器的临床应用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应用前景。方法选取41例较简单的错胎畸形患者,主要包括牙列间隙、牙列拥挤以及牙周病正畸治疗,应用国产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进行正畸治疗。通过层析扫描建立数字化三维牙颌模型,通过激光快速成形技术加工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根据治疗方案,为每例患者设计10~40副矫治器。患者每2~3周更换一副矫治器,矫治后评估疗效。结果所有病例均完成矫治并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矫治后牙列排齐、无间隙、前牙覆胎覆盖正常,矫治疗程6~25个月,平均18个月。结论目前,国产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仅可矫治相对简单的错雅畸形,并以其透明、美观、舒适、卫生等优点,而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白玉兴田杰周洁珉祁鹏颜永年王邦康
- 关键词:正畸矫正器
- 四种热压膜正畸材料力学性能的比较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比较临床常用的4种热压膜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力学性能,为临床制作隐形矫治器选择材料提供依据。方法A、B、C和D4种热压膜材料厚度均为1.0mm。测试在3种处理方式下进行:未处理、热成形后和恒温水浴浸泡两周后,比较材料在以上处理后的拉伸屈服应力和断裂伸长率,并比较材料在室温条件下,1h内的应力松弛速率。结果经热成形后,4种材料拉伸屈服应力均低于未处理组,断裂伸长率均大于未处理组;经浸泡两周后,4种材料拉伸屈服应力均高于热成形组,而断裂伸长率均小于热成形组。除材料A外,不同处理方式对其他3种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室温条件下,A材料1h内的应力松弛速率为0.01N/s,显著低于C和D(P〈0.05),与B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压膜材料的力学性能受到使用环境的影响,A材料的力学性能在不同测试条件下表现最佳,与其他3种材料相比,适宜制作隐形矫治器。
- 张宁方东煜白玉兴丁雪佳张雨
- 关键词:牙科材料正畸矫正器材料性能
- 不同厚度热压膜材料厚度稳定性的研究被引量:14
- 2010年
- 目的测量并比较不同厚度的热压膜材料在不同处理方式下厚度变化的趋势,为临床选用适宜厚度的热压膜材料制作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用厚度为1.0、0.75、0.5mm的Biolon膜片,应用电子游标卡尺测量并比较3种厚度的热压膜材料在未处理时,热成形后以及人工唾液浸泡2周后的厚度。所得数据应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两个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比较不同处理方式对材料厚度变化的影响以及处理方式对材料厚度的影响与材料初始厚度的关系。结果3种厚度的材料经过热成形处理后,厚度变薄。其中Biolon0.75mm的膜片厚度平均减少了0.14mm、Biolon 1.0mm的膜片厚度平均减少了0.22mm、Biolon 0.5mm的膜片厚度平均减少了0.14mm。经过人工唾液浸泡2周后,厚度与热成形后相比变厚。其中Biolon 0.75mm的膜片厚度平均增加了0.02mm、Biolon 1.0mm的膜片厚度平均增加了0.03mm、Biolon 0.5mm的膜片厚度平均增加了0.02mm。结论不同的处理方式对材料厚度的影响不同,其影响的效果与材料最初的厚度有关系。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看出,Biolon 0.75mm膜片在厚度的稳定性上似乎比同种品牌中其他厚度的膜片具有一定的优势。
- 张宁白玉兴张昆亚任超超周洁珉祁鹏
- 关键词:隐形矫治热压膜材料厚度
- 牙周病致前牙间隙患者的无托槽隐形矫治初探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治疗因牙周病导致前牙间隙的患者,评价矫治过程中患者牙周状况的变化,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7例因轻、中度牙周炎导致前牙间隙的患者,矫治前患者前牙间隙为3.0~4.5mm,平均3.4mm。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进行正畸治疗,关闭前牙散在间隙。观察矫治前和矫治1、3、6个月患者牙龈探诊出血(bleedingonprobing,BOP)阳性位点百分比和平均探诊深度;评价矫治前和矫治1、6个月上前牙釉质牙骨质界至牙槽嵴顶的距离(CEJ-ABC距)的变化。结果疗程4~6个月,矫治后所有患者牙间隙完全关闭,矫治3、6个月BOP阳性位点百分比分别为1.2%,1.8%,与矫治前(0%)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1、3、6个月患者平均探诊深度分别为(1.49±0.13)、(1.58±0.11)、(1.57±0.15)mm,与矫治前[(1.50±0.12)mm]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1、6个月上前牙间CEJ—ABC距与矫治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可用于轻、中度牙周病致前牙间隙的患者,短期观察未见牙周组织损伤。
- 白玉兴杨斌戴青田杰祁鹏王邦康
- 关键词:正畸矫正器牙间隙牙周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