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1552084)
-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王淑杰田延明杨东张欣张强更多>>
- 相关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通感”辞格的离散—连续认知机制研究
- 2012年
- 离散—连续认知机制是认知语言学一直探讨的领域。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人类通过与现实世界的互动和范畴化过程形成自己的原型范畴,然后又在原型范畴的基础上形成一些由原型范畴到边缘范畴发展的连续统一。只有以离散—连续的认知观来审视英语的"通感"修辞格,才能把握修辞维度中蕴涵的认知机制。在通感形成的人类感知的心理和生理的基础上,探究通感表达的相同相异之处,从而实现我们对英汉修辞手段的本质认知。
- 田延明王淑杰
- 关键词:通感
- 语言离散—连续认知机制在修辞中的表征探究被引量:2
- 2010年
- 文章从离散和连续这两个语言学概念出发,探究了人类的趋同、趋异和联结的三个认知方式在语言修辞中的表征;尝试性地提出了修辞不仅仅是语言表达的艺术,具有美学功能,而且它们当中有很多同时也具备不可忽视的认知语用功能,修辞方式实际上是人类认知和表征世界的手段。通过对英汉语辞格的分析,在修辞维度探究人类认识自身和世界的离散、连续认知方式以及常见修辞手段背后的深层的认知语用理据,旨在对语言中的各种修辞手段有一个全面多维的认知。
- 田延明王淑杰
- 论语言维度视阈内认识语义之表征
- 2011年
- 长期以来,语言符号的意义的研究一直是语言学者所探究的领域。关于语言意义的研究,不同的意义学派就会产生不同的研究范式来探究。要想真正比较全面客观地解读语言符号的意义就应清楚现实、认知、语言与意义之间的关系,要涉及在语言符号语义的探究过程中是否考虑人的认知因素,即人的主观参与的问题,亦即主客观互动的问题。
- 田延明王淑杰
- 关键词:语言维度
- 文化认知机制视角下的英汉修辞之喻体翻译
- 2012年
- 一引言语言是传承和交流文化的工具,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交流、思想与思想之间的碰撞,都离不开语言。而当我们在交流中不可避免地用自己的文化定式去解读与本族文化并不相容或不完全相容的异族文化现象时,就难免会经历从不解、费解、误解、一知半解,终至理解的文化认知过程。
- 张强张欣
- 关键词:喻体文化因素翻译英汉比喻修辞社会文化背景
- 原型范畴理论框架下的文化缺省现象解析——以汉英词汇为例被引量:1
- 2011年
- 语言中存在大量具有丰富文化语义的词汇,但是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存环境,这些词汇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造成了文化缺省现象,原因在于物质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对词汇的文化语义有巨大的影响。物质世界选择了语言符号的形式及其基本外延,社交世界整合了词语的文化内涵,心理世界决定了词语的概念框架、认知过程和解读过程。因此,只有在这三个世界中对词汇进行分析和对比,我们才能真正掌握词汇的文化语义,进而消除文化缺省现象,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 杨东
- 关键词:语义范畴化跨文化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