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12Z381)
- 作品数:2 被引量:18H指数:2
- 相关作者:汪承润田刘敏姜传军王勤英李月云更多>>
- 相关机构:淮南师范学院安徽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植物体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不同检测方法的比较被引量:12
- 2012年
- 应用顺磁共振波谱仪(EPR)自旋捕获法、羟胺氧化法、二氢乙锭(DHE)荧光探针和硝基四氮唑蓝(NBT)原位显色法,分别检测了暴露于梯度镉(Cd)溶液2 d后的水稻幼苗根叶组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变化水平.结果表明,0—60 mg.L-1Cd诱导了O2.-随着Cd剂量的增加而升高,高于此剂量范围则呈现下降趋势.4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但前两种方法更适用于定量O2.-的生成水平,而后两种显色方法仅能反映O2.-的变化趋势,难以精确定量.因此,可以选择性地应用4种方法揭示暴露于污染物的植物组织O2.-的响应水平.
- 汪承润何梅李月云姜传军田刘敏王勤英
- 土壤镉诱导赤子爱胜蚓的氧化损伤、防御反应及其致毒阈值被引量:6
- 2014年
- 为探索镉(Cd)污染土壤的生态安全性及其早期预警的敏感生物标志物,研究了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暴露于外源Cd污染土壤(0、0.16、0.31、0.63、1.25、2.5、5.0、10.0、20.0 mg·kg-1)15 d后蚯蚓抗氧化酶、氧化损伤蛋白及其相关代谢酶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有效态的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同工酶及其酶活性与内肽酶同工酶活性基本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和再下降的变化,而蛋白羰基化产物则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同时,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及其酶活性则呈现"U"型剂量效应.因此,土壤镉诱导了蚯蚓氧化损伤的Hormesis效应.与4种抗氧化酶比较,蛋白羰基化产物的敏感性更高,据此推测土壤Cd的致毒阈值为0.073 mg·kg-1有效态Cd.
- 丁龙李冬冬汪承润石健郭晨钱燕马清萍张凯
- 关键词:生物标志物生态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