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1115)

作品数:21 被引量:110H指数:6
相关作者:王青郭亚琳刘延国闫卫坡石敏球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农业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5篇岷江上游
  • 5篇聚落
  • 4篇生态位
  • 2篇地理信息
  • 2篇地震
  • 2篇地震灾区
  • 2篇灾区
  • 2篇载力
  • 2篇震灾
  • 2篇生境
  • 2篇数据集
  • 2篇下线
  • 2篇旅游
  • 2篇GIS
  • 2篇承载力
  • 1篇地理分布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信息数据
  • 1篇信息数据库
  • 1篇信息系统

机构

  • 20篇西南科技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四川省核工业...

作者

  • 18篇王青
  • 12篇郭亚琳
  • 6篇闫卫坡
  • 6篇刘延国
  • 5篇石敏球
  • 4篇周琴
  • 3篇张宇
  • 3篇翟真
  • 1篇冯山
  • 1篇邹强
  • 1篇王丽
  • 1篇莫才健
  • 1篇武锋强
  • 1篇丁明涛
  • 1篇廖彦淞
  • 1篇蒋勇军
  • 1篇马旭
  • 1篇杜杰
  • 1篇俞音

传媒

  • 2篇西南师范大学...
  • 2篇生态与农村环...
  • 2篇全球变化数据...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宁夏大学学报...
  • 1篇山地学报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测绘科学
  • 1篇林业实用技术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Journa...
  • 1篇旅游研究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九寨沟旅游陆地交通环境承载力及其调控模式研究初论被引量:3
2013年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及国内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具有独特自然及人文景观的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的九寨沟自然保护区,游客人数已经呈现几何倍数增长的趋势;而进入景区的交通方式主要依靠陆地交通。交通环境又有其特殊性,其中最主要的九环西线途经区域为我国西南地区一条重要的民族廊道,是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又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九环东线,所经过的平武县更是我国重要的大熊猫保护基地。因此,为有效缓解游客激增对九寨沟景区的压力,降低陆地交通工具对沿途环境的危害程度,从而促进景区自身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及与周边区域的和谐共生、共赢,开展针对大九寨沟旅游的陆地交通环境承载力及其调控模式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王丽冯山刘延国
关键词:交通环境承载力
岷江上游杂谷脑河流域河谷断面的土壤孔隙与贮水特征
2018年
选取岷江上游杂谷脑河流域V字河谷九子村-三寨村断面为研究对象,研究河谷断面生态林的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和贮水特征及其异质性。结果显示:土壤容重河谷南侧(1.24 g/c m^3)< 河谷北侧(1.47 g/c m^3),其中采样表层(0~15 cm)变化幅度大,河谷南侧差值最高达0.27 g/c m^3,河谷北侧差值最高达0.015 g/c m^3,采样底层(60~75 cm)变化幅度小,且随土层深度和海拔增加而减小;土壤孔隙度河谷南侧(52.51%)>河谷北侧(45.21%),总体高出7.3%,且与土层深度和海拔高度呈负相关;土壤贮水量河谷南侧(380.71 mm)>河谷北侧(332.70 mm),取决于土壤孔隙度,与海拔呈正相关。表明不同坡向土壤贮水能力河谷南侧>河谷北侧。研究结果为杂谷脑河流域生态恢复和退耕还林还草措施的布局选择提供合理建议。
闫婵娟王青刘传秀
关键词: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荒地
岷江上游藏族聚落生境标志性符号研究
本文以岷江上游嘉绒藏族聚落生境标志性符号为研究对象,应用环境科学-地理科学-人文科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从物质文化层面和非物质文化层面的角度,对藏族聚落生境标志性符号开展系统性研究,着重于建立符号清单,构建符号谱系并分析...
闫婵娟
文献传递
芦山地震灾区聚落生态位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以聚落生态位为基本单元,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 )和遥感影像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提取芦山县山区空间信息,阐明芦山地震灾区聚落生态位生境特征以及与山地环境的关系。研究表明:1)聚落生态位主要分布在县城东部、南部及东南部,且集聚性特征明显,这一分布与亚热带气候关系密切;2)聚落生态位垂直分异显著,在6°~15°平缓坡地带上的分布达到高峰,但随着地形坡度的变陡,分布明显减少,这与农耕条件的适宜度有关;3)聚落生态位以向阳性分布为主,阳坡更适于人类居住和作物生长;4)聚落生态位整体沿河流分布,其面积随着与河流间距离的增加呈规律性递减,这一结果与居民通勤密切相关。
翟真王青
关键词:生态位地理信息
岷江上游杂谷脑河流域土地承载力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对土地承载力的系统研究,可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岷江上游杂谷脑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以社会经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人均营养素摄入量作为人均营养标准,对杂谷脑河流域的土地承载力进行定量估算。【结果】结果显示,在温饱、小康、发达水平条件下,杂谷脑河流域土地分别可以承载6.06、5.43、3.92万人,而2011年年末杂谷脑河流域总人口为45 761人。【结论】结果表明,当社会经济处于温饱、小康水平,该区域土地承载力处于盈余状态;当社会经济处于发达水平,土地承载力将出现赤字。
闫卫坡王青郭亚琳周琴刘延国
关键词:土地承载力土地生产力
增头寨聚落生境功能区划与林分可视化研究
2013年
山区聚落与宜林地的优化配置研究,是揭示山区聚落人地关系的科学方法,能够为划分退耕还林和人工植被类型的空间范围提供科学依据,可直接服务于当前山区聚落新农村建设与规划。本文选取杂谷脑河流域典型山体聚落———增头寨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结合实地调研,提取聚落土地利用、覆被信息,以此对增头寨进行生态功能区划及聚落宜林地优化配置。同时,基于增头寨植被生长数据,利用SVS林分可视化技术,以花椒林为例,进行林分三维可视化研究,并详细分析、讨论了样地树高分布、径阶分布、冠幅比分布、森林覆盖率等林分信息,揭示林分结构与功能的内在规律。
周琴王青俞音郭亚琳闫卫坡
关键词:生态功能区划林分可视化岷江上游
岷江上游林树下线地理分布及实地调查样本点数据集(1999-2009)被引量:1
2017年
林树下线是干旱河谷背景下一种特殊的地理生态现象,针对林树下线地理分布和位移过程的研究是揭示山地环境自然变化过程与人类活动环境效应的有效途径之一,可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干扰影响下的区域响应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基于地理学野外实地调查,在岷江上游流域林树下线分布区采集了149个样本点;利用3S技术,以SPOT-2、SPOT-4(10 m全色波段和20m多光谱波段,1999年)和SPOT-5(5m全色波段和10m多光谱波段,2009年)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结合ASTERGDEM数据(分辨率30m),参考研究区植被类型图,得到1999年和2009年的岷江上游林树下线地理分布数据集。结果表明:①岷江上游林树下线集中分布于海拔1,400-3,800 m、坡度6°-15°的V型河谷谷肩上部地带,并表现出南坡高于北坡、东坡高于西坡的分布特征;②1999-2009年,在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下,林树下线在聚落区与非聚落区的空间位移差异显著。该数据集存储为.shp、.tif、.kmz和.xslx格式,压缩后数据量为1.39 MB。该数据集的分析研究成果发表在《地理研究》2015年34卷第11期。
王青郭亚琳翟真
关键词:岷江上游森林群落样本点
雅安地震灾区宝兴县聚落空间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宝兴县地处龙门山断裂带上,在汶川和芦山两次强地震的作用下,聚落及其山区生态环境损毁严重.利用遥感数据和GIS技术,选取海拔、坡度、坡向3个聚落生境因子,揭示山区聚落生境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CV值、NNI指数、VCM曲线和分形模型,阐明聚落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表明,海拔1 900m以下、坡度小于35°且阳坡地带是宝兴县聚落的主要分布区,是山区居民长期适应山地环境的反映.山区聚落主要沿河流集聚性分布,且集聚特征显著.可为灾后恢复重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参考.
王海茳郭亚琳王青
关键词:聚落GIS
杂谷脑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状态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对杂谷脑河流域发展的可持续性做出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生产性土地类型间生态供需差异明显。林地人均生态盈余4.729 5 hm2/人,构成杂谷脑河流域生态盈余的主体,是保障流域生态屏障功能的重要支撑;草地人均生态盈余0.532 3 hm2/人,表明理县畜牧业具有较大发展空间;而耕地出现生态赤字,人均生态赤字0.683 7 hm2/人,表明理县耕地资源相对缺乏的现状。综合林地、草地、耕地、能源用地及建设用地等单因素生态供需数据,经标准化处理,目前,理县人均生态盈余3.793 8hm2/人,整体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
郭亚琳王青闫卫坡周琴刘延国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评价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
岷江上游生境适宜性评价数据集被引量:1
2017年
生境适宜性是区域生态环境状态的重要判据之一,开展生境适宜性评价可有效揭示区域生境质量,可为山区气候变化研究和聚落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借助ArcGIS软件平台,基于ASTERGDEM数据,已有研究成果和实地勘察数据,研发岷江上游流域生境要素数据集。数据结果表明:①岷江上游流域整体生境适宜性较低,适宜、次适宜生境面积分别为4,431.80 km^2、6,171.12 km^2,仅研究区总面积的47.35%。②岷江上游生境适宜性的空间分异特征显著:适宜及次适宜性生境主要分布于干旱河谷谷肩上部,植被类型以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为主,生态修复将比较容易取得良好效果;生境适宜性较低的地区主要分布于高海拔区,植被类型多为低矮的高山灌丛和草甸;在干旱谷地,生境等级以较不适宜、不适宜为主,植被类型多为干旱河谷小叶灌丛,生态修复难度大。该数据集存储为.tif格式,压缩后数据量为4.57 MB。
郭亚琳王青闫卫坡周琴石敏球
关键词:生境适宜性岷江上游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