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3A19)

作品数:9 被引量:157H指数:6
相关作者:崔丽娟钦佩王义飞张曼胤李伟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湿地
  • 2篇植被
  • 2篇植物
  • 1篇地景
  • 1篇盐城自然保护...
  • 1篇盐度
  • 1篇盐浓度
  • 1篇盐生植物
  • 1篇演替
  • 1篇养分
  • 1篇植被演替
  • 1篇生长速率
  • 1篇生态系统
  • 1篇湿地公园
  • 1篇湿地管理
  • 1篇湿地恢复
  • 1篇湿地景观
  • 1篇湿地生态
  • 1篇湿地生态系统
  • 1篇湿地退化

机构

  • 4篇南京大学
  • 4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国家林业局
  • 1篇吉林莫莫格国...

作者

  • 4篇崔丽娟
  • 3篇钦佩
  • 2篇张志翔
  • 2篇宁宇
  • 2篇张曼胤
  • 2篇王义飞
  • 2篇李伟
  • 1篇赵福庚
  • 1篇覃凤飞
  • 1篇孙东林
  • 1篇薛建辉
  • 1篇李川
  • 1篇商晓静
  • 1篇王天乐
  • 1篇万树文
  • 1篇赵蓉
  • 1篇刘茂松
  • 1篇苏莹莹
  • 1篇姚成
  • 1篇张茜

传媒

  • 4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草地学报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4种固定化藻类对污水中氮的净化能力研究被引量:21
2009年
取培养至对数末期的藻,采用海藻酸钙凝胶包埋固定,对人工污水进行静态模拟净化试验,研究了蛋白核小球藻、鱼腥藻、双对栅藻和突变衣藻4种藻在固定和悬浮状态下,对污水中的氨氮和硝酸氮的净化效率以及藻类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固定化藻细胞比悬浮态藻细胞具有生长更趋于稳定、藻类的活性保持时间更长的优势。4种藻类中,小球藻和鱼腥藻在污水中的生长状况更好,较适宜采用海藻酸钙凝胶包埋固定化技术。实验第5 d时,固定化小球藻、鱼腥藻、双对栅藻和衣藻对NH3+-N去除率分别为91.9%、84.8%、68.3%和51.2%;对NO3--N的去除率分别为85.1%、100%、96.9%和65.9%。固定化小球藻对NH3+-N的去除效果最好,而固定化鱼腥藻对NO3--N的去除效果最好。因此,小球藻和鱼腥藻更适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氮,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李川薛建辉赵蓉苏莹莹
关键词:固定化藻类
2种盐生植物饲用价值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为探讨狐米草(Spartina patens)和北美海蓬子(Salicornia bigelovii)的养分含量动态变化趋势,从2009年6月到10月分别取样后,测定了二者的干物质(DM)、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干物质体外消化率(IVDMD),以及钙、磷、钠含量。结果表明:狐米草在6月份的营养价值最高,矿质元素含量合理,以后有所下降,因此可在6月时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应用,而从6月到10月海蓬子的营养价值逐渐下降,但是在10月海蓬子干物质含量相对较高,同时钠含量较低,钙磷比较合理,所以从牧草利用的角度建议在10月对其进行开发利用。
史传燕覃凤飞钦佩
关键词:狐米草北美海蓬子养分饲用价值
福建洛阳江口红树林湿地景观演变及驱动力分析被引量:19
2010年
借助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手段,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洛阳江口红树林湿地的景观演变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福建洛阳江口红树林湿地近15年的各类景观斑块面积变化存在差异,建设及交通用地和红树林的面积有较大增加,米草面积有少量增加,而林地与农地面积迅速减少;2006年福建洛阳江口红树林湿地总体景观的连续性和整体性优于2001年;红树林的景观指数中斑块数量、分离度、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和周长-面积分维值变化趋势均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而红树林平均斑块面积变化趋势为先减少后增加,并在2001年达到最小值,仅为3431.06m2;红树林面积在4个不同时相上表现出明显的变化,1993—2006年间红树林的面积扩大了5倍多;从红树林的空间分布变化来看,1993—2001年红树林质心向西北方向偏移,2001—2003年间与2003—2006年间,红树林质心均向东南方向偏移。最后,从驱动力的人为因素角度对红树林湿地的景观变化进行了分析。
崔丽娟李伟张曼胤王义飞
关键词:红树林驱动力
扁秆荆三棱球茎萌苗种群的大小级及生长速率研究
2015年
产生不同大小的后代通常被视为对环境风险的一种两面下注策略,而研究也发现克隆植物远端构件可能具有生长优势。为了研究不同球茎类型和水分条件是否对球茎萌苗形成的分株种群的大小级产生影响,以及远端分株在生长速率上是否也存在优势,本文以扁秆荆三棱为对象开展了研究。设计了基于球茎类型(原生、次生和新生)和水分条件(湿润无积水、1~2 cm薄积水、10 cm水深)的区组实验,通过监测其分株高度和数目变化来进行比较。结果显示:1)球茎类型和水分条件对扁秆荆三棱分株种群的大小有显著影响,但对克隆之间大小的变异没有显著影响;2)随着水深的增加,分株数和高度都呈增加趋势,新生球茎萌苗形成的分株高度较低,但分株数在球茎类型间无显著差异;3)分株生长速率只和克隆生长阶段有关,随着分株数增加,克隆和分株的生长速率都呈增大趋势,但是远端分株的生长速率并没有显著优势。因此,克隆植物大小级独立于环境条件的稳定性可以视作对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对环境风险进行缓冲的策略,而克隆规模对生长速率的促进可能是由于生理整合作用而导致的。远端分株生长速率无明显优势则说明远端分株可能更偏向于储藏和向克隆外探索。
宁宇董树斌张志翔崔丽娟赵良成
关键词:克隆植物球茎水分条件生长速率
退化湿地恢复中土壤节肢动物的群落结构被引量:7
2011年
对北京西卓家营退化湿地恢复1年后其中的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并与未恢复的荒滩和周围的杏树林中土壤节肢动物群落进行了比较。通过手拣法、Tullgren法对获得的土壤动物进行分离、分类,共获得39类3 226只,隶属4纲19目36科。调查结果显示恢复湿地内土壤节肢动物的个体数、类群数、多样性与荒滩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而与周边的杏树林没有明显差异(p>0.05)。恢复湿地中紫穗槐、灌木柳、蒙桑、沙棘等4种植物种植区的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土层间的差异也不显著(p>0.05)。这说明湿地恢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恢复时间较短,仍然处于湿地恢复的初期阶段。
王天乐李伟丁洁俞道远刘茂松
关键词: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湿地恢复
盐度变化条件下芦苇对互花米草的化感效应被引量:11
2009年
以芦苇凋落物为试材,采用溶液浸提法和厌氧腐解法,获得水提物和腐解产物两种浸提物母液;在5‰和10‰盐浓度下以两种浸提物母液和25%母液分别处理互花米草种子、刚萌发的幼苗以及互花米草滩涂中特有的互花米草益生菌,考察盐度变化对互花米草种子的萌发、幼苗生长以及菌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处理能够显著促进互花米草种子的萌发、幼根以及互花米草益生菌的生长(P<0.05).较高的盐浓度(10‰)下,芦苇水提物对互花米草的萌发、生长和互花米草益生菌的生长呈促进作用;当盐浓度降低至5‰时,该促进作用消失.在较低的盐浓度(5‰)下,芦苇腐解产物对互花米草萌发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在较高盐浓度(10‰)时,则对互花米草益生菌产生显著促进作用(P<0.05);在试验的任一盐浓度下,芦苇腐解产物对互花米草幼苗和幼根的生长均存在显著的抑制效果(P<0.05).
郑琨赵福庚张茜钦佩
关键词:互花米草芦苇化感效应盐浓度
国家湿地公园管理评估研究被引量:53
2009年
湿地公园已经成为国家湿地保护体系中的重要方式,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保护和管理方面的问题。为使我国湿地公园管理有序、健康地发展,针对目前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由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环境质量、湿地景观、基础设施、管理和附加分等6类项目23个因子组成的国家湿地公园管理评估指标体系,并给出了每个因子的权重、赋值范围以及具体的定量化评估方法,为国家湿地公园的科学管理提供了依据。最后,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和银川国家湿地公园为例进行了试评估。
崔丽娟张曼胤李伟王义飞商晓静
关键词: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管理湿地生态系统湿地景观
盐城自然保护区海滨湿地植被演替的生态机制被引量:41
2009年
研究选取盐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典型湿地作为参照,对其海滨湿地植物群落的自然演替以及利用生态工程方法控制外来种互花米草(Spatina alterniflora)的生态学机理进行了研究。利用空间替代时间的方法,采取主分量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相结合的分析手段,对采集的相关环境参量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海滨湿地植被自然演替的模型。模型表明,在海滨湿地植被的自然演替过程中,水分、盐度、土壤养分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种间竞争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同演替阶段各因素的影响大小各不相同。在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演替过程中环境因子与3种主要优势物种之间以及物种与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姚成万树文孙东林钦佩
关键词:海滨湿地演替主分量分析环境因子
莫莫格湿地植被结构研究及其对碱性湿地演替的启示被引量:4
2014年
莫莫格湿地属于典型的松嫩平原碱性湿地,在白鹤的全球迁飞网络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其退化过程中植被结构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尚不明确。以植被调查和土壤取样为基础,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和去趋势对应分析(DCA)结合的方法对该地区植被进行分类,并以去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CCA)的方法研究当地物种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结果显示,莫莫格湿地的植被可以划分为9种类型,即羊草群落、水蓼群落、扁秆藨草群落、鹅绒委陵菜群落、芦苇群落、毛马唐群落、狗尾草群落、虎尾草群落和蒿类群落,其中虎尾草群落和蒿类群落是分布最为广泛的2个类型。莫莫格湿地植被主要组成部分为中生植物群落,表明该湿地正处于退化过程中,植被类型可归类为退化草甸。植被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湿地水文条件的变化,而土壤p H值、电导率和有机质含量也是影响该地区植被结构的重要因素。适当干扰促进了虎尾草单优势种群落的形成,羊草群落和过度放牧不是其出现的必要条件。
宁宇张志翔崔丽娟孙孝维
关键词:湿地退化植被虎尾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