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8日
星期六
|
欢迎来到营口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OGL-200905)
作品数:
1
被引量:19
H指数:1
相关作者:
吴江平
张锡辉
张荧
管运涛
麦碧娴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
清华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篇
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1篇
底层鱼
1篇
底层鱼类
1篇
电子垃圾
1篇
鱼类
1篇
生物放大
1篇
生物富集
1篇
污染
1篇
污染区
1篇
垃圾
1篇
PCBS
机构
1篇
清华大学
1篇
中国科学院
作者
1篇
罗孝俊
1篇
麦碧娴
1篇
管运涛
1篇
张荧
1篇
张锡辉
1篇
吴江平
传媒
1篇
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
1篇
2011
共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广东电子垃圾污染区水体底层鱼类对PCBs的富集效应
被引量:19
2011年
采用GC/MS分析方法测试了广东电子垃圾回收地水体沉积物中多氯联苯(PCBs)含量,并利用以前测定的底栖性鱼类(鲮鱼、鲫鱼和乌鳢)PCBs含量数据,计算了生物/沉积物富集因子(BSAF)和生物放大因子(BMF),研究底栖性鱼类对PCBs的富集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沉积物中总PCBs含量达到24.5~38.6μg/g干重,证实当地环境已受到PCBs严重污染.鲮鱼、鲫鱼和乌鳢的BSAF范围分别为0.05~2.52、0.01~1.20和0.01~5.03.根据乌鳢/鲮鱼和乌鳢/鲫鱼食物关系计算的BMF范围分别为0.14~2.23和0.14~4.93,其中大部分PCB同系物的BMF〉1,表明乌鳢对PCBs具有生物放大作用.BSAF及BMF均与PCBs的KOW和氯原子取代数具有显著相关性,说明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是控制其生物富集的主要因素.
吴江平
管运涛
张荧
罗孝俊
张锡辉
麦碧娴
关键词:
生物富集
生物放大
电子垃圾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