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03037)
- 作品数:7 被引量:19H指数:3
- 相关作者:李晓娜龙明忠熊康宁刘洋陆亚一更多>>
- 相关机构: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建筑科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石质建筑的生物风化防治研究现状被引量:2
- 2021年
- 石质建筑暴露在自然环境中不可避免地遭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由细菌、真菌、藻类、地衣和苔藓等引起的生物风化问题普遍存在,生物风化的长期累积效应会导致石质建筑在物理结构、化学性质和美学特征等方面发生不可逆的变化和损坏。因此,运用不同方法来减少生物对石质建筑的侵蚀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根据典型案例整理归纳了目前研究中生物风化治理的传统方法(包括热处理、激光和紫外线辐照、施用杀菌剂等)和几种新兴技术(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协同作用、植物提取物和纳米材料作为杀菌剂等),并对其优缺点及适用性进行了评述。本文还论述了石质建筑生物风化的防护对策和防治效果的检测方法,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石质建筑的生物风化防治研究提供方法借鉴和参考。
- 林佳育李榜江程才张远东高敏龙明忠
- 关键词:防护对策
- 木莲木屑去除溶液中重金属的研究
- 2014年
- 采用批量实验方法并引入23析因实验设计,研究NaOH预处理的木莲(manglietia fordiana)木屑去除水体中的铜、铅、镉的能力及特性,并通过分析pH、初始重金属浓度、吸附剂投入量对吸附的影响来探寻最佳吸附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木莲木屑表面具有丰富的活性基团如羟基、氨基、羧基等,可能是其与重金属离子进行离子交换的主要作用位点;它对单金属溶液中Cu2+、Pb2+和Cd2+的吸附能力强,在pH 5、初始重金属浓度1.574 mmol/L、木屑投入量10 g/L(+,+,-)的条件下达到最大吸附量,分别为0.262 0,0.263 6和0.216 6 mmol/g;木莲木屑成本低、量大、易获取、去除能力高,对Cu2+、Pb2+和Cd2+具有较好的吸附特性,为其进一步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 李晓娜龙明忠田兴军
- 关键词:生物吸附重金属
- 施秉喀斯特地区兰科植物资源分布特征被引量:1
- 2014年
- 为探明施秉喀斯特地区兰科植物资源分布特征,促进兰科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通过实地调查,统计并分析兰科植物的物种组成、生活型及区系特征。结果表明,施秉喀斯特地区共有兰科植物21属42种,地理分布以热带亚热带分布为主,占85%;生活型以地生兰为主。调查所得的42种兰科植物全部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37种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1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物种红色名录)。
- 朱林阁李晓娜王云陈浒赵盼弟
- 关键词:兰科植物区系特征喀斯特地区
- 贵州喀斯特生态脆弱区生态恢复响应被引量:4
- 2011年
- 为了评估贵州喀斯特生态脆弱区生态恢复的生态经济效果,以喀斯特生态脆弱区的毕节鸭池、清镇红枫湖、关岭一贞丰花江为例,利用经济和生态足迹分析法对喀斯特地区生态经济恢复状况进行评价,旨在揭示生态恢复的响应机制,探讨喀斯特石漠化区经济可持续的生态恢复模式。研究结果表明,2005~2007年3个示范区土地利用、产业结构及其多样性显著改善。生态足迹计算结果显示3个示范区2005~2007年的生态赤字分别下降0.059、0.211和0.142hm^2/人,生态压力指数(腰卯)分别下降0.13、0.137和0.29,每万元生态足迹2005~2007年分别下降0.352、0.538和0.365。结果显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提高了示范区资源利用效率,环境承载率下降,经济活动对生态生产性空间的占用减少,可持续性潜力增强。
- 李晨熊康宁李晓娜刘龙春
- 关键词: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生态足迹
- 生物慢滤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在贵州喀斯特农村地区应用的可行性被引量:5
- 2013年
- 基于国内外慢滤技术的发展现状,综合阐述了近年来生物慢滤的理论和技术。分析表明生物慢滤的原理逐渐深入、工艺技术日趋完善、净水效果显著、影响因素明确。同时结合贵州喀斯特农村地区饮水现状,从需求、技术、经济和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上分析了生物慢滤技术在喀斯特地区应用的可行性。
- 胡宁熊康宁李晓娜
- 关键词:生物膜饮用水可行性
- 贵州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苔藓植物区系特征被引量:3
- 2014年
- 由于地理环境优越、海拔跨度大、生境异质性高、人为影响小等原因,贵州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的苔藓植物丰富,共有50科128属286种(含变种和亚种),其中苔类17科23属43种,藓类33科105属243种。其优势科、属均反映了该区系的温带向热带过渡的性质。区系地理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该区苔藓植物北方温带成分、热带成分和东亚成分分别占37.12%、31.82%和30.30%,其中中国特有分布型占12.12%,反映了施秉喀斯特苔藓植物区系具有温热并重、东亚色彩浓厚、特有性较高的特征。通过对施秉喀斯特与其它五个区域的苔藓区系进行对比发现,施秉苔藓区系丰富度高,与同为云贵区的香纸沟、马岭河、罗平喀斯特地区亲缘关系最近。
- 李晓娜龙明忠刘洋陆亚一
- 关键词:苔藓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物种丰富度
- 贵州省施秉喀斯特地区苔藓植物的微气候效应被引量:4
- 2014年
- 以贵州省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为研究区,对区内苔藓生境类型及微气候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苔藓植物群落可以影响其周围局地微气候,具有降低气温,增加湿度的作用。苔藓微气候效应影响范围大致在四周及上方10cm空间内,在空旷地上微气候效应最为明显。该区苔藓生境类型以岩生、土生为主,土生苔藓植物群落的微气候效应强于岩生环境。对各监测层的温湿度分别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苔藓群落表面(A层)与周围10cm处(D层)相对湿度差异极显著(p<0.01),温度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苔藓群落表面(A层)与上方10cm处(B层)温、湿度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苔藓微气候效应的强弱程度取决于苔藓储存水分的能力。
- 龙明忠李榜江陆亚一刘洋李晓娜
- 关键词:苔藓微气候气温相对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