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460060) 作品数:10 被引量:69 H指数:4 相关作者: 谌南辉 吴石金 郭松林 易道生 夏一峰 更多>> 相关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林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三肽囊素免疫组化在鸭免疫器官中定位的发育学观察 被引量:1 2003年 以抗Bursin单抗(2F9-4/HU2),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ursin在鸭NH及1~12周龄不同免疫器官中定位分布,结果表明:NH期BF、Th、Sp及LN弱阳性,HG为阴性。1~12周龄内,各免疫器官阳性结果,变化不呈同步关系,其中BF以4周龄为典型,髓质内周缘阳性细胞层、FAE及FAESE为阳性、髓质中央阳性细胞稀少及IFSE中团簇状阳性细胞散在性分布,其余周龄期虽有相似情况,但相对阳性强度较弱。另外,12周龄时IFSE中仍有多量团簇状较强阳性细胞分布。Th以6、10、11周龄表现为强阳性细胞相对集中于髓质中类似于Hassall小体的区域,1周龄时阳性细胞较高密度弥散于髓质中,其余周龄阳性分布不典型。Sp以6、10、11周龄表现为强阳性细胞相对集中于髓质中类似于Hassall小体的区域,8周龄时阳性细胞较高密度弥散于髓质中,其余周龄阳性分布不典型。Sp以7~11周龄阳性细胞弥散分布于GC中,1~6周龄阳性细胞无特征性散在分布,12周龄时阳性细胞有呈团块状倾向。HG则1周龄为阴性,2~5周龄阳性细胞呈团块状散在于腺泡、腺管基底膜中,6~12周龄阳性细胞则无呈团块状表现。LN则1~2周龄弱阳性,3~12周龄强阳性细胞密布于淋巴小结中,除淋巴小结外,有的阳性细胞散在淋巴细胞聚集区或淋巴组织索中。 谌南辉 吴石金关键词:三肽囊素 免疫器官 Characteristics of histological location of bursin in sacculus rotundus and gut-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s of rabbits 被引量:1 2007年 The distribution of bursin in sacculus rotundus and gut-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s was investigated in rabbit by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method with anti-bursin monoclonal antibody (McAb)2F9-4.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ppearance of the bursin-containing cells coincided with the morphodifferentiation and growth process in rabbit. Bursin immunized cells not only distributed in dome epithelium and mucosal epithelium, but also in follicular germinal center, dome, T-cell area, goblet cell, inter-epithelial lymphocyte and cap-zone of sacculus rotundus. This founding suggested that bursincontaining cells in sacculus rotundus migh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ntestinal mucosal immunity. 吴石金 谌南辉关键词:BURSIN APPENDIX CHARACTERISTICS 鸭淋巴细胞转化试验(MTT法)最佳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35 2001年 通过对培养温度、小牛血清及刀豆蛋白A(ConA)的浓度以及培养时间 4个参数的研究 ,确定了鸭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MTT法 )的最优培养条件。结果表明 ,采用 3 9.0℃、含 1 0 %小牛血清和 5μg/mLConA的RPMI1 64 0培养 66h可获得最大的OD570nm光吸值。 郭松林 谌南辉 易道生关键词:MTT法 CONA 培养温度 细胞免疫 三肽囊素(bursin)的鸡、鸭免疫器官组织学定位特征分析(简报) 被引量:3 2003年 三肽囊素(bursin)是法氏囊组织提取物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活性因子,由Audhya T.等在1986年首次报道[1]. 谌南辉 吴石金关键词:三肽囊素 免疫器官 生物学意义 法氏囊 器官发育 腔上囊活性肽(Bursin)免疫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2003年 以抗 Bursin单抗 2 F9-4,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 ,检测 Bursin在鸭初生雏 (NH)及 1至 1 2周龄中枢免疫器官 (腔上囊、胸腺和骨髓 )中的定位分布。结果表明 :Bursin阳性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中的分布与强度跟鸭体本身生长发育分化规律呈阶段相关。 1至 3周龄时 ,阳性细胞相对集中于类似生发中心的区域 ,髓质其它部分呈弥散状分布 ,6至 8周龄阳性最强 ,偶见腺泡、腺管基底膜阳性细胞鱼贯排列 ,出现异常细胞核。1 0周龄后阳性强度锐减。尤其在腔上囊滤泡相关上皮 (FAE) FAE支持细胞 (FAESC)、滤泡间表面上皮 (IFSE) (为单层或假复层上皮 )、树突网状上皮细胞 (DREC)、皮髓分界上皮 (CME)和腔上囊 T细胞弥散浸润区 (TDIA)等区域 。 吴石金 谌南辉关键词:免疫器官 免疫组化定位 法氏囊三肽囊素在鸭体中的组织学定位及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0 2003年 以抗法氏囊三肽素(Bursin)单抗,采用免疫组化法及个体发生早期以该单抗阻抑Bursin效应,检测Bursin在鸭体定位分布及其受阻抑后所致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BF髓质内周缘呈现阳性细胞层、髓质中央部分有稀少阳性细胞、FAE及FAESE呈阳性、IFSE中阳性细胞散在性呈团簇状分布;Th中阳性细胞相对集中于髓质中类似Hassall小体的区域或较高密度弥散于髓质中;Sp中阳性细胞弥散于GC中或无特征性散在性分布;HG中阳性细胞呈团块状散在分布于腺泡、腺管基底膜中;LN则阳性细胞特征性存在于淋巴小结中,少数散在淋巴细胞聚集区或淋巴组织索中。不同剂量抗Bursin单抗对鸭体细胞免疫功能有较强阻抑效应,高浓度单抗阻抑作用更显著(P<0 01);对体液免疫功能亦有较强阻抑效应,不同剂量单抗间未见显著差异(P>0 05);对BF指数有较强影响,高剂量组更明显(P<0 05),且高剂量对Sp指数有一定影响;较强地抑制BF滤泡发育,高剂量组BF发育更不良。 谌南辉 郭松林 吴石金动物源性免疫活性因子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Ⅰ.腔上囊活性肽 (Bursin)在鸭体免疫器官中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被引量:2 2003年 以抗Bursin单克隆抗体2F9-4,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Bursin在鸭初生雏(NH)及1至12周龄免疫器官(腔上囊、胸腺、淋巴结、脾脏和哈德氏腺)中的定位分布.结果表明:Bursin阳性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中的分布与显色反应强度跟鸭体本身生长发育分化规律呈阶段相关.尤其在腔上囊滤泡相关上皮(FAE)、FAE支持细胞(FAESC)、滤泡间表面上皮(IFSE)(为单层或假复层上皮)、树突网状上皮细胞(DREC)、皮髓分界上皮(CME)和腔上囊T细胞弥散浸润区(TDIA)等区域,均获得特征性阳性结果. 吴石金 谌南辉关键词:药理学 免疫器官 免疫组化定位 里氏木霉产纤维素酶系各组分分泌特性 被引量:11 2003年 在液体发酵条件下,以纤维素粉或麦麸为不同碳源及添加碳酸钙和酵母膏对里氏木霉产纤维素酶系不同组分的最高酶活、比酶活及其形成时间、分泌规律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以纤维素粉或麦麸为不同碳源时,各组分的最高酶活、酶活比及其形成时间均有较大差异,并以混合碳源(1 0%纤维素粉+2 0%麦麸)时为最佳,内切型β 1,4 葡聚糖酶(C1)外节型β 1,4 葡聚糖酶(Cx)和β 葡萄糖苷酶(BG)的最高酶活分别达到76 18×10-5,313 25×10-5和135 59×10-5mol·s-1,比酶活分别为72 18×10-5,331 57×10-5和124 29×10-5mol·s-1,最高酶活形成时间为9~10d。添加碳酸钙可明显提高C1和Cx的最高酶活及提高C1的比酶活,降低BG的最高酶活及比酶活和缩短C1和Cx的最高酶活形成时间;添加酵母膏能明显提高BG最高酶活但降低其酶活比;而C1和Cx的比酶活和最高酶活则随其浓度变化而增减不一。3种组分酶的分泌规律和酶系的均衡性极不相同,其中对BG的影响较为滞后。 吴石金 罗锡平 夏一峰关键词:生物化学 里氏木霉 纤维素酶系 产酶特性 内切β-葡聚糖苷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 被引量:5 2006年 通过分子筛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等手段,分离纯化了绿色木霉WS-71纤维素酶系中的内切型β-1,4-葡聚糖苷酶组分。通过SDS-PAGE电泳测得分子量为41.8kD,该酶组分的最佳水解温度是50℃,最适pH为4.6。酶在温度40~70℃和在pH4.0 ̄5.0的区间稳定。Fe3+,K+,Ca2+,Mg2+,Mn2+对酶解有促进作用,Hg2+,Cu2+,Zn2+和EDTA对酶解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作用于羧甲基纤维素钠的Km值为16.78mmol/L,Vmax为5.612×10-4mol/min,Kcat为6.97S-1。 吴石金 汪劼关键词:生物化工 绿色木霉 分离纯化 酶学性质 鸡法氏囊T区生物学功能研究初报 被引量:2 2000年 分别由鸡法氏囊全囊、T区、非T区的抽提物 ,连续 9d注入雏鸡腹腔内 ,经实验测定 ,结果表明能提高法囊指数的有效活性物质更集中于T区 ,而不是非T区。能促进体重与法氏囊重正常生理发育的活性物质亦更集中于T区。因而鸡法氏囊不仅在结构上 ,而且在生物学功能上分为T区与非T区两部分 ,该两部分在对鸡免疫器官及体重的正影响上 ,形成互补关系。 张锦华 邓舜洲 谌南辉 欧阳建华 何后军 邬向东 王萍 朱芝秀关键词:鸡法氏囊 生物学功能 免疫器官 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