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0060620)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3
相关作者:苏娟华张国军姜涛任凤章贾淑果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合金
  • 3篇铜合金
  • 2篇电子理论
  • 2篇引线
  • 2篇引线框
  • 2篇引线框架
  • 2篇铜合金材料
  • 2篇经验电子理论
  • 2篇价电子
  • 2篇固体与分子经...
  • 2篇合金材料
  • 1篇引线框架材料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分析
  • 1篇时效
  • 1篇时效处理
  • 1篇铜价
  • 1篇钎焊
  • 1篇钎焊接头
  • 1篇弯曲回弹

机构

  • 5篇河南科技大学

作者

  • 5篇苏娟华
  • 3篇张国军
  • 2篇任凤章
  • 2篇姜涛
  • 1篇贾淑果

传媒

  • 3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时效处理对CuCrSnZn/SnAgCu钎料接头界面及剪切性能影响
2012年
为了探讨引线框架铜合金与无铅钎料钎焊接头界面性能,采用扫描电镜及万能材料实验机,分析了引线框架用CuCrSnZn合金与SnAgCu系无铅钎料钎焊接头,在160℃时效不同时间的过程中界面形貌及接头剪切性能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时效前,钎焊接头界面处形成了一层长针状的Cu6Sn5;不同时间时效处理后,接头界面IMC层厚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Cu6Sn5变长变粗,逐渐离开界面进入钎料内部,靠近铜合金片材基体的一侧会出现极薄的一层Cu3Sn层.无铅钎料钎焊接头时效25 h剪切强度可到27.3 MPa,其后逐渐降低.未时效、时效25 h和50 h断裂发生在钎料基体内部,时效至300 h,断裂位置向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处转移,剪切断口断裂形式逐渐由韧性断裂向脆性断裂转变.
苏娟华张国军
关键词:铜合金钎焊接头时效处理剪切性能
CuCrSnZn合金析出相价电子结构计算与强化机理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基于经验电子理论(EET理论)及程氏改进的TFD理论,计算了CuCrSnZn合金时效处理后析出的析出相Cr与基体Cu形成的α-Cu(111)/Cr(110)相界面的价电子结构,利用界面结合因子ρ、△ρ分析了合金界面电子结构与合金的析出强化和软化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α-Cu(111)/Cr(110)晶面电子密度差较大,界面应力较大,有效阻碍了位错的运动和界面的推移,从而提高了合金的强度和软化温度。
苏娟华姜涛任凤章贾淑果
关键词: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
引线框架铜合金材料与SnAg3.0Cu0.5的界面组织被引量:4
2011年
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手段研究了3种不同引线框架用铜合金材料与SnAgCu钎料的界面结构,3种铜合金引线框架材料与SnAg3.0Cu0.5焊膏焊后未经时效的界面组织相似。焊点在160℃恒温时效300 h后,Cu-0.1Fe-0.03P合金、Cu-0.36Cr-0.03Zr合金、Cu-0.38Cr-0.17Sn-0.16Zn合金与SnAg3.0Cu0.5焊膏的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厚度分别为8.7、7.4、6.2μm,其成分主要为Cu6Sn5,靠近铜合金一侧均有少量Cu3Sn生成。结果表明,Cu-0.38Cr-0.17Sn-0.16Zn合金比Cu-0.1Fe-0.03P合金和Cu-0.36Cr-0.03Zr合金具有更好的焊接可靠性能,Cu-0.38Cr-0.17Sn-0.16Zn合金中的Zn元素在焊点界面的富集有效减缓了界面处原子的相互扩散,使金属间化合物的增长速度降低。
苏娟华张国军
关键词:铜合金引线框架材料金属间化合物
引线框架用铜合金材料弯曲回弹有限元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阐述了引线框架材料在国内外的研究与发展现状,着重分析了铜合金材料的弯曲回弹量。利用三维软件建立弯曲模型,然后在模拟软件中进行模拟,进行计算和必要的后处理后,最后根据有关数据计算出四种铜合金材料的弯曲回弹量的大小,得出四种铜合金材料CuFeP、CuCrSnZn、CuCrZrMg、CuNiSi的回弹量由大到小顺序排列为:CuCrZrMg、CuNiSi、CuFeP、CuCrSnZn,表明四种引线框架铜合金材料的弯曲性能依次增大;铜合金框架材料的最小弯曲半径越小,其回弹量越小。
张国军苏娟华
关键词:引线框架铜合金弯曲回弹有限元分析
Cr对铜价电子结构及性能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利用改进计算的含溶质晶胞的点阵常数对Cu-Cr晶胞的相空间价电子结构进行计算,并在此基础上定义了表征合金相性能的相结构因子nN、F、nA和ρLv。计算结果表明:合金元素Cr的溶入后,Cu-Cr混合晶胞的nN和F为3413和55.7268,相比纯铜晶胞有了极大幅度的极高,从而使合金的稳定性大大增强;同时最强键共用电子对数nA由0.3754增加至0.4912,大大强化了铜基体;但表征合金导电性的ρLv有所下降。计算结果及理论分析与实际相吻合,从而从价电子结构层次解释了合金宏观层面所表现出的性能。
苏娟华姜涛任凤章
关键词:CU-CR合金价电子结构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合金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