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812150)

作品数:11 被引量:92H指数:6
相关作者:宋维陈文腾杜育刚王微欧阳艳红更多>>
相关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南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心肺
  • 6篇心肺复苏
  • 5篇心脏
  • 4篇心肺复苏术
  • 4篇复苏术
  • 4篇UTSTEI...
  • 3篇心脏停搏
  • 3篇血清
  • 3篇停搏
  • 2篇心脏骤
  • 2篇心脏骤停
  • 2篇骤停
  • 2篇综合征
  • 2篇EICU
  • 1篇单硝酸
  • 1篇单硝酸异山梨...
  • 1篇单硝酸异山梨...
  • 1篇蛋白
  • 1篇灯盏
  • 1篇灯盏生脉胶囊

机构

  • 10篇海南省人民医...

作者

  • 8篇宋维
  • 4篇陈文腾
  • 4篇王微
  • 4篇杜育刚
  • 3篇欧阳艳红
  • 2篇黎敏
  • 2篇刘裕芬
  • 2篇郭红玲
  • 2篇黄咏东
  • 2篇王圣
  • 1篇詹峰
  • 1篇刘元税
  • 1篇张君
  • 1篇胡志高

传媒

  • 5篇临床误诊误治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中华灾害救援...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肺复苏结果评估Utstein模式的理论体系与实践被引量:2
2013年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结果评估Utstein模式自1991年制定以来不断完善与提高,从而形成了国际共识的CPR结果评估Utstein模式。然而CPR结果评估Utstein模式在推广及应用方面远不及国际CPR与心血管急救指南。为准确评估CPR实施效果,规范CPR操作程序,有必要加强临床医生对CPR结果评估Utstein模式的认识并积极推广应用,以改善心脏骤停患者复苏预后。
宋维
关键词:心肺复苏术UTSTEIN模式
基于Utstein模式的院内不同地点心肺复苏结果对照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应用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结果评估Utstein模式指南评价并对比院内不同地点心脏骤停患者实施CPR的结果。方法按照CPR结果评估Utstein模式指南设计CPR注册登记表,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急诊室、普通内科病房及重症监护病房(ICU)出现心脏骤停行CPR的患者注册登记,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同期共280例在医院内因心脏骤停实施CPR,其中急诊室60例(急诊室组),普通内科病房78例(普通病房组),ICU 142例(ICU组)。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急诊室组36.67%(22/60)、普通病房组42.31%(33/78)、ICU组57.75%(82/142),ICU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而急诊室组和普通病房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成活出院率急诊室组21.67%(13/60)、普通病房组17.95%(14/78)、ICU组26.76%(38/142),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内不同地点心脏骤停的CPR效果有所差异,在ICU内发生心脏骤停并行CPR者ROSC率更高,但成活出院率无显著提高。
王微宋维
关键词:心脏停搏心肺复苏术UTSTEIN模式医院科室
灯盏生脉胶囊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功能、血脂及血清IL-6、CRP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8
2021年
目的: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联合灯盏生脉胶囊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脂、心功能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46例和研究组46例。对照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研究组则给予灯盏生脉胶囊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症状、心电图变化、心功能、血脂及血清IL-6、CRP水平,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心电图总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IL-6、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硝酸甘油用量少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心绞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灯盏生脉胶囊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其心功能、血脂,调节炎症因子水平,安全性较好。
郭红玲欧阳艳红王圣黄咏东苏健玲
关键词:灯盏生脉胶囊血脂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心功能
基于Utstein模式的EICU心肺复苏成功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应用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Utstein 模式评价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住院患者 CPR 成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按照心肺复苏 Utstein 评价指南设计 CPR 注册登记表,对2011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 EICU 出现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 CA)并行 CPR 的82例进行注册登记,根据复苏结果分为自主循环恢复(ROSC)组37例和自主循环未恢复(Non-ROSC)组45例,分析影响 ROSC 成功率的相关因素。结果影响ROSC 成功率的因素有:年龄〈60岁(χ2=4.90,P =0.027);心源性 CA(χ2=4.40,P =0.036);CA 发生时间6:00-18:00(χ2=4.23,P =0.040);CA 初始心率为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χ2=4.48,P =0.034);人工通气开始时间≤5 min(χ2=4.70,P =0.030);行气管插管(χ2=4.04,P =0.044);肾上腺素累积用量≤5 mg(χ2=6.51,P =0.011)。结论年龄、CA 病因、CA 发生时间及形式、CPR 抢救措施是 EICU 住院患者 CPR 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王微杜育刚陈文腾宋维
关键词:心脏停搏心肺复苏术UTSTEIN模式重症监护病房
EICU心肺复苏后患者APACHE Ⅱ评分变化与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术后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评分变化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EICU实施CPR术后自主循环恢复(ROSC)患者58例,按存活时间分为存活≤24 h组(31例)和存活>24 h组(27例),再根据患者最终存活情况,将存活>24 h组又分为成活出院组(13例)和死亡组(14例),比较各组ROSC后1、6 h APACHEⅡ评分,两次APACHEⅡ评分差值及评分变化率。结果存活≤24 h组和存活>24 h组ROSC后1、6 h 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11,P=0.480;t=1.124,P=0.266),但两组APACHEⅡ评分差值和评分变化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91,P=0.004;t=3.938,P=0.000);两组ROSC后1、6 h评分变化率与1 h评分值无明显相关性(r=0.015,P=0.913)。成活出院组和死亡组ROSC后1 h 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67,P>0.05),但6 h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24,P<0.01);两次APACHEⅡ评分差值及评分变化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51,P<0.01;t=7.334,P<0.01)。结论对于EICU实施CPR术后患者,APACHEⅡ评分变化率能更早期、更准确地预测患者预后。
王微陈文腾杜育刚刘裕芬宋维
关键词:心脏停搏心肺复苏术预后
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AACD-CPR)对心搏骤停患者的复苏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收治的心搏骤停患者,纳入符合AACD-CPR适应证、无腹部提压禁忌证、体重40~150 kg、年龄>16岁者。所有患者均给予气管插管人工通气及常规药物抢救;同时,使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仪进行AACD-CPR,腹部提压节律100次/min,按压与提拉时间比为1∶1,按压力度约50 kg,提拉力度约30 kg。记录患者复苏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血乳酸(Lac)等指标,并评价患者复苏及自主循环恢复(ROSC)情况。结果 41例心搏骤停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龄15~89岁,平均(66.5±18.8)岁;心搏骤停原因包括:心源性10例、非心源性18例、原因不详13例。实施AACD-CPR患者的ROSC率为19.5%(8/41)。复苏过程中,所有患者的HR、MAP和SpO2均较复苏前明显改善〔HR(次/min):67.0(48.0,105.0)比0.0(0.0,11.5),MAP(mmHg,1 mmHg=0.133 kPa):23.0(16.0,37.0)比0.0(0.0,0.0),SpO2:0.79(0.45,0.90)比0.00(0.00,0.32),均P<0.01〕。对于ROSC患者,复苏过程中及ROSC后0.5 h各指标均较复苏前明显改善〔HR(次/min):88.5(53.8,105.0)、94.5(72.5,129.3)比0.0(0.0,17.3),MAP(mmHg):48.0(4.13,66.0)、54.0(42.0,72.5)比0.0(0.0,0.0),SpO2:0.74(0.64,0.80)、0.89(0.81,0.93)比0.00(0.00,0.42),均P<0.05〕;此外,复苏过程中及ROSC后0.5 h时Lac水平并未较复苏前升高(mmol/L:4.44±1.66、3.71±1.33比3.95±1.71,均P>0.05)。另外,心搏骤停发生于院前或急诊室的患者ROSC率〔11.1%(2/18)〕低于心搏骤停发生在急诊重症加强治疗病房(EICU)患者的ROSC率〔26.1%(6/23)〕;在标准胸外按压后出现胸肋骨骨折并发症后用AACD-CPR复苏者中,发生于院前或急诊室者ROSC率〔10.0%(1/10)〕也低于心搏骤停发生在EICU者〔20.0%(4/20)〕,但二组间ROSC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ACD-CPR用于抢救存在单纯胸外按压禁忌证的心搏骤�
詹峰宋维张君黎敏陈文腾
关键词: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
基于Utstein模式下的院内心脏骤停原因评价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以心肺复苏乌斯坦因(Utstein)评估模式评价院内心脏骤停病因、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以期减少院内心脏骤停发生率,提高心肺复苏存活出院率。方法评价2010—01~2012—12我院院内心脏骤停心肺复苏Utstein注册登记表中的心脏骤停病例及其病种、发生时间、年龄、性别及原因等因素的分布规律。结果282例心脏骤停患者中,心源性心脏骤停123例,非心源性心脏骤停159例,医源性心脏骤停3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是院内心源性心脏骤停的主要原因;创伤、低血压/休克、呼衰与低氧血症、急性中风是院内非心源性心脏骤停的主要原因;围手术期与院内转运是医源性心脏骤停的主要组成部分;既往有三种及以上系统疾病史患者更容易发生心脏骤停(P〈0.01);夜间(23:00~05:00时段)更容易发生心脏骤停。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是院内心源性心脏骤停的主要原因;创伤、低血压/休克、呼衰与低氧血症、急性中风是院内非心源性心脏骤停的主要原因;年龄大于60岁且具有三种及以上系统疾病史的住院男性患者易发生院内心脏骤停;加强对住院高危患者的病情监测与评估,预防和降低医源性心脏骤停,尤其是可预防性的医源性心脏骤停,对降低院内心脏骤停发生有重要作用。
王微宋维陈文腾杜育刚刘裕芬
关键词:心肺复苏可预防性
中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54例误诊病例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中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ns,SLE)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方法通过电子病案管理系统收集我院2006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并首诊误诊的54例中老年SLE临床资料。结果我院同期收治中老年SLE患者的误诊率为29.19%(54/185)。54例误诊患者首诊症状为水肿、胸闷、胸痛、咳嗽、发热、头晕、乏力、关节及肌肉疼痛、单侧肢体乏力、皮下出血等。分别误诊为肺炎8例,肾病综合征、冠心病各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7例,肾小球肾炎4例,高血压性心脏病、白血病各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脑梗死各2例,肺结核、缺铁性贫血、周期性瘫痪、过敏性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湿疹、脊髓炎、胃炎、肠炎、血栓性静脉炎、颌下腺炎各1例。误诊发生于肾病风湿科14例,余分别发生于血液内科、心血管内科、急诊内科、神经内科、老年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皮肤科、保健中心等科室。误诊时间370.5(24.0,1100.0)d。入院后均经ds-DNA抗体、抗核抗体等特异性检查确诊,确诊时间6(5,8)d,住院时间19.5(13.0,27.25)d。结论中老年SLE患者临床表现错综复杂,首发症状不典型,易误诊;非风湿免疫科医师对中老年SLE认识不足和思维局限等是主要误诊原因,对可疑者及早行特异性免疫学检查有助于诊断。
刘元税欧阳艳红宋维胡志高杜育刚
关键词:红斑狼疮中老年人误诊肾病综合征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rt-PA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及血清NSE、S100B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5
2020年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S100B)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rt-PA静脉溶栓,研究组(80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rt-PA静脉溶栓+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比容(HCT)]、NSE、S100B水平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m R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HCT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的血清NSE、S100B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明显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满意,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优化血液流变学状态,并降低血清NSE、S100B水平,且安全性好。
郭红玲欧阳艳红苏健玲王圣黄咏东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银杏达莫注射液神经功能
亚低温治疗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血清NSE和S100B蛋白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分析亚低温(mild hypothermia,MHT)治疗心脏骤停后综合症(post-cardiac arrest syndrome,PCAS)患者早期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S100B蛋白的变化,评价其治疗效果及两项指标对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以2013-01至2014-12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7例PCAS患者为对象,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针对性普通治疗方案,观察组加用MHT方案。分别于患者恢复自主循环(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后T1(0 h)、T2(6 h)、T3(24 h)时间点检测血清NSE、S100B蛋白浓度,分析其脑损伤情况;根据患者中位生存时间(h)、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ore,GOS)评定治疗效果。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NSE、S100B蛋白两项指标对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结果 NSE、S100B蛋白的分组与时间的交互作用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1时间点,两指标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T2和T3时间点,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效果方面,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生存时间较对照组更长。但是两组GOS评分无显著差异;ROC分析示NSE对预后判断的理论临界点为60 mg/L,灵敏度0.510,特异度0.625,假阳性率0.375。S100B对预后判断的理论临界点为0.9μg/L,灵敏度0.623,特异度0.571,假阳性率0.429。两个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均大于0.50。结论对采用MHT治疗的PCAS患者,血清NSE、S-100B蛋白浓度对脑复苏效果及预后评估有参考意义。
黎敏宋维
关键词:亚低温治疗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B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