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760055)
- 作品数:16 被引量:14H指数:3
- 相关作者:王省民任静朱凌慧魏艳娥毕文君更多>>
- 相关机构:东华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 论戏曲广告对近代上海戏曲消费的促进作用——以《申报》上梅兰芳的演出广告为研究对象被引量:1
- 2013年
- 近代戏曲演出受到上海市民的追捧,从而开创了京剧艺术的鼎盛时期,这既是表演艺术发展的结果,也是现代传媒对戏曲演出广泛宣传的结果,本文以《申报》上梅兰芳的演出广告为研究对象,探讨戏曲广告在近代上海戏曲消费中所发挥的作用。
- 王省民
- 现代传媒视野中的程砚秋及其表演艺术——从民国报刊史料看程砚秋被引量:1
- 2012年
- 民国以来,现代传媒在戏曲艺术的传播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许多京剧名伶的演出活动、舞台形象都通过报刊媒体呈现在大众面前。本文从尘封多年的报刊史料入手,挖掘一些不为人知的历史素材,探讨程砚秋在京剧表演方面所作的努力及其艺术成就,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程派艺术。
- 朱凌慧王省民
- 关键词:现代传媒表演艺术
- 谭鑫培唱腔艺术新探
- 2017年
- 民国以来,报刊业得以迅猛发展,其对京剧名伶的舞台演出进行了广泛报道,为我们重新审视京剧前辈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支撑。本文对尘封多年的民国报刊史料进行重新的挖掘,探讨"无腔不谭"之谭鑫培的唱腔艺术,探究其吐字行腔的演唱技巧、唱腔特色及谭鑫培对唱腔艺术的不懈追求。
- 任静王省民
- 关键词:谭鑫培报刊媒体唱腔艺术
- 从民国报刊史料看程砚秋及其舞蹈艺术
- 2013年
- 民国以来,报刊作为媒介在表演艺术的传播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许多京剧名伶的演出活动、舞台形象,是通过一定的形式呈现在报刊媒体上的。本文从民国时期的报刊史料出发,探讨程砚秋如何克服形体缺陷追求完美的表演艺术,如何创造别具一格的水袖艺术,以及在歌舞艺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程派艺术。
- 朱凌慧王省民
- 关键词:报刊媒体水袖舞蹈艺术
- 从《申报》看谭鑫培及其传播的社会环境
- 2016年
- 谭鑫培所处的时代,正值报纸媒体兴起之初,它对于我国文化艺术的宣传起到了很好的传播作用。《申报》作为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不仅真实地纪录了上海在近代的发展史,还为我国的戏曲传播塑造了一个百家争鸣的大舞台。
- 任静王省民
- 关键词:谭鑫培《申报》表演艺术
- 《申报》戏曲广告对戏曲消费的促进作用——以梅兰芳1913年至1929年来沪演出为考察对象被引量:1
- 2013年
- 近代上海的戏曲演出日益商业化,《申报》等报刊媒体对其进行了大规模的广告宣传,从而带来了戏曲艺术的繁荣。本文通过对《申报》戏曲广告的分析与研究,阐述戏曲广告对戏曲消费所起的促进作用。
- 王省民
- 周信芳表演艺术之动作特色研究
- 2014年
- 结合具体剧目,系统分析京剧表演中的动作艺术,并详尽阐述周信芳先生在京剧表演中动作方面的造诣。周信芳的艺术表演并没有简单地运用传统的程式化动作,而是融入了自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其表演动作具有生活化、情感化、角色化等特征。
- 魏艳娥王省民
- 关键词:表演艺术
- 从《申报》看谭鑫培及其表演艺术的传播被引量:1
- 2016年
- 谭鑫培到沪演出,《申报》对谭鑫培进行广泛的宣传报道,对谭鑫培的表演艺术给予全方位的历史观照。从《申报》重新审视谭鑫培及其表演艺术,探讨影响谭鑫培戏曲演出的社会因素,以及《申报》对谭鑫培表演艺术传播的重要作用,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谭派艺术。
- 任静王省民
- 关键词:谭鑫培《申报》表演艺术
- 析梅兰芳演出剧目类型及其特征
- 2018年
- 梅兰芳可以说是20世纪以来最负盛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的演出剧目数量庞大。这些剧目经过不断传承,具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研究梅兰芳艺术必不可少的内容。通过考察梳理及梅兰芳演出剧目的类型及其特征,可以清楚看到梅兰芳在剧目方面的建树,既继承传统,又与时俱进,无论演出哪种类型的剧目,都能将他的艺术观念与时代相契合,使观众在享受美的同时得到教育与启迪。
- 赵婷婷王省民
- 关键词:戏曲
- 从《申报》看梅兰芳及其表演艺术被引量:3
- 2012年
- 梅兰芳来沪演出,《申报》对梅兰芳进行广泛的宣传报道,定期或不定期地刊登剧评、戏曲广告和新闻报道。梅兰芳在现代传媒的极力追捧下,由梨园的狭小天地走向广阔的社会,走向广大的民众。
- 王省民
- 关键词:表演艺术《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