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2769)

作品数:11 被引量:53H指数:5
相关作者:李红全松陈雷宁余敏罗琛更多>>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凋亡
  • 4篇生殖
  • 4篇生殖技术
  • 4篇胚胎
  • 4篇细胞
  • 4篇细胞凋亡
  • 3篇流产
  • 2篇早期胚胎
  • 2篇妊娠
  • 2篇受精
  • 2篇体外
  • 2篇体外受精
  • 2篇体外受精-胚...
  • 2篇排卵
  • 2篇胚胎移植
  • 2篇自然流产
  • 2篇辅助生殖
  • 2篇辅助生殖技术
  • 2篇PDA
  • 2篇ART

机构

  • 10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江西省妇幼保...

作者

  • 9篇李红
  • 8篇全松
  • 6篇陈雷宁
  • 5篇余敏
  • 4篇李秋华
  • 4篇罗琛
  • 3篇邢福祺
  • 3篇陈思梅
  • 2篇邱卓琳
  • 2篇陈翠华
  • 2篇高瑞花
  • 2篇裘毓雯
  • 2篇倪郝
  • 1篇余艳红
  • 1篇郭磊
  • 1篇陈潇
  • 1篇杨杰
  • 1篇钟梅
  • 1篇陈士岭
  • 1篇曾位森

传媒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实用妇科...
  • 2篇国际生殖健康...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RT中自然流产后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RT)中妊娠早期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或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ET)后22例妊娠早期流产患者,根据流产者绒毛染色体检测结果分为异常染色体核型组(n=17)和正常染色体核型组(n=5);并以同期35例继续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ART方案中可能影响胚胎染色体的因素。结果新鲜移植周期自然流产率为10.95%(91/831),胚胎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77.27%;异常染色体核型组年龄[(34.7±4.1)岁]高于继续妊娠组[(31.6±3.9)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ART促排方案中多因素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T后自然流产者胚胎染色体异常可能与年龄因素相关。
高瑞花陈雷宁倪郝全松
关键词:自然流产辅助生殖技术
优良胚胎移植后早期妊娠不同结局中3DU-PDA参数的比较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HCG日)子宫内膜三维超声能量多普勒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 ultrasonography and power Doppler angiography,3DU-PDA)参数与优良胚胎移植后持续妊娠及早期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选择南方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08年8月至2009年1月行黄体中期长方案体外受精(IVF)并经优良胚胎移植(ET)后127例宫内妊娠的妇女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维持情况分为A组(ET后持续妊娠≥10周)112例和B组(ET后10周内发生自然流产)15例,分析比较两组一般情况、临床资料和HCG日内膜3DU-PDA的参数。结果A组重组促性腺激素(rFSH)总用量、HCG日血清雌二醇(E2)浓度和着床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内膜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和血管血流指数(VFI)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G日子宫内膜3DU-PDA参数VI、FI、VFI可能有助于预测优良胚胎移植后的种植率和妊娠维持情况。
陈雷宁李红裘毓雯陈翠华罗琛李秋华胡茂兰余敏杨杰邢福祺陈思梅陈士岭陈薪钟梅全松余艳红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自然流产
160例重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临床结局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重复周期妊娠成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生殖中心2006年1月~2009年4月89例行第2个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ICSI-ET)周期妊娠患者(A组)和71例行第2个周期均未妊娠的患者(B组),分析2组患者基本情况、临床方案、卵母细胞和胚胎质量等因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A组与B组相比,A组女方年龄较小、不孕年限短、基础卵泡数较多,且前者Gn总量少,但A组优质胚胎率、可移植胚胎数均高于B组(P<0.05)。A组第2个周期比第1个周期应用较多的GnRHa短效制剂、基因重组HCG、加用HMG、有较高的HCG日血中E2浓度,且优质胚胎率、可移植胚胎数、移植胚胎数等第2周期均比第1周期高(多)(P<0.05)。结论女性年龄是影响辅助生殖技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重复IVF-ET周期中通过采用黄体期长方案及调节Gn的用量、调整GnRHa的制剂、适量加用HMG、应用口服避孕药预处理、更换培养基等措施可能有助于提高临床妊娠率。
李秋华全松陈雷宁李红高瑞花倪郝余敏陈思梅罗琛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率年龄
1-磷酸鞘氨醇在生殖系统中的作用
2013年
鞘脂类是细胞膜上普遍存在的一种成分,其代谢产物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1-phosphate,S1P)既可通过胞外受体途径又可作为胞内第二信使发挥重要的生理学功能,如调控细胞存活、生长、增殖和凋亡。S1P不但抑制辐射、热刺激等诱发的卵巢、卵母细胞以及男性生殖细胞发生细胞凋亡,而且外源性S1P可减少早期胚胎细胞凋亡,从而改善胚胎发育潜能。因此,S1P在提高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临床结局方面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耿旭景郭磊全松李红
关键词:鞘氨醇细胞凋亡信号传导1-磷酸鞘氨醇
凋亡相关因子在早期胚胎发育中的作用机制被引量:5
2011年
细胞凋亡与早期胚胎发育的关系密切,是导致胚胎发育停滞和辅助生殖技术(ART)失败的主要原因。抗凋亡因子在促进早期胚胎发育、提高胚胎质量和ART成功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综述细胞凋亡的分子调控机制及其诱导因素,以及调控凋亡基因表达的因子、生长因子、抗氧化剂、1-磷酸鞘氨醇、瘦素、前列环素、骨桥蛋白和热休克蛋白等几种重要的抗凋亡因子在促进早期胚胎发育方面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余敏李红全松
关键词:细胞凋亡凋亡抑制蛋白质类胚胎发育
小鼠早期胚胎质量与细胞凋亡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分析小鼠早期胚胎质量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了解细胞凋亡调控基因在早期胚胎发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旨在为提高胚胎质量寻找一条新途径。方法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原位荧光检测和Bcl-2免疫荧光检测等凋亡检测技术,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增殖程度的技术,分别对小鼠早期形态正常的胚胎、早期发育阻滞的胚胎和有碎片的胚胎进行细胞凋亡程度和增殖程度的检测,比较其凋亡和增殖程度的差异。结果小鼠早期发育阻滞的胚胎细胞和胚胎中的碎片TUNEL阳性,Caspase活性增强,Bcl-2、PCNA表达水平降低。结论细胞凋亡与胚胎发育阻滞及胚胎中的碎片形成密切相关。
余敏邱卓琳李红曾位森陈雷宁李秋华全松
关键词:鼠胚凋亡BCL-2增殖细胞核抗原
体重对个体化控制性超排卵下ART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患者体重对个体化控制性超排卵(COS)策略下辅助生殖技术(ART)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45个黄体中期长方案的体外受精(IVF)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周期,按世界卫生组织(WHO)亚洲人体重指数(BMI)标准分成正常体重组176例(BMI18.5~22.9kg/m2)及高BMI组69例(BMI≥23kg/m2),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ART结局。结果高BMI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用量(1.6±0.2)mg、促性腺激素(Gn)使用天数(12.4±3.6)d显著大于正常体重组[分别为(1.5±0.3)mg、(11.5±2.4)d],高BMI组HCG日平均雌二醇(E2)值(1883.6±1065.3)pg/mL、获卵率(69.8%)显著低于正常体重组[分别为(2525.7±1234.5)pg/mL、74.8%],两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HCG日高BMI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低于正常体重组(P<0.05),但其增厚内膜与菲薄内膜构成比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获卵数、成熟卵子数/率、受精数/率、优质胚胎数/率、移植胚胎数、胚胎植入率、临床妊娠率及早期流产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个体化COS策略下,高BMI可降低卵巢对Gn刺激的反应性,但不会影响ART治疗后早期妊娠结局。
余敏陈雷宁李秋华李红全松
关键词:体重指数辅助生殖技术
3-DU-PDA评价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围着床期子宫内膜血管化状态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URM)黄体中期子宫内膜三维超声能量多普勒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 ultrasonography and power Doppler angiography,3-DU-PDA)的参数特点。方法选择南方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07年8月至2009年4月就诊的88例URM患者为实验组,另以正常已生育妇女4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特点、黄体中期子宫动脉频谱和子宫内膜3-DU-PDA参数。结果两组间年龄、体重指数、月经第3天血FSH值、尿LH峰日血LH值、排卵后第7天血孕酮值、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内膜容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RM组内膜下区域血管指数(VI)、内膜VI和血流指数(FI)、内膜及内膜下区域血管血流指数(VF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内膜下区域F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RM患者围着床期子宫内膜血管化程度降低。
陈雷宁李红陈翠华裘毓雯陈思梅罗琛邱卓琳邢福祺全松
关键词:流产
Bax/Bak在抑制人颗粒细胞凋亡中的作用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Bax、Bak等凋亡分子的小分子干扰RNA(siRNA)可否抑制人颗粒细胞凋亡。方法(1)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Bax-siRNA、Bak-siRNA;(2)将Bax-siRNA、Bak-siRNA分别或同时转染入人颗粒细胞,观察基本形态,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颗粒细胞的凋亡。结果(1)转染了Bax-siRNA和Bak-siRNA后的条带减弱,说明细胞内Bax、Bak含量降低。(2)空白对照组、Bak干扰组、Bak+Bax干扰组细胞形态正常;Bax干扰组细胞形态基本正常,胞质中有少数黑点;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细胞变圆,收缩,细胞间距大,胞质中有较多黑点。(3)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Bak干扰组凋亡指数为3.44%,Bax+Bak联合干扰组凋亡指数为3.97%,明显低于阴性对照;Bax干扰组凋亡指数为19.98%,与阴性对照组相似。结论(1)干扰Bak等凋亡分子的表达,可以抑制颗粒细胞的凋亡。(2)Bak干扰组及Bax+Bak联合干扰组抗颗粒凋亡效果显著。(3)Bax干扰组抑制颗粒细胞凋亡的作用不明显。
李红曾卫森罗琛邢福祺
关键词:颗粒细胞凋亡BAXBAK小分子干扰RNA
两种促排卵方案应用于重复周期患者的临床结局及卫生经济学比较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比较长方案和拮抗剂方案应用于再次接受体外受精/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治疗周期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成本效果比。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中心接受第2次IVF/ICSI助孕治疗患者198例,其中长方案(A组)109例,拮抗剂方案(B组)89例,分别比较两种方案的获卵数、优良胚胎数、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及平均总费用、成本效果比。结果在重复周期患者,两种方案组的优良胚胎数、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双胎妊娠率均无显著差异;A组临床结局好于B组,但无统计学差异。A组的活产率为20.2%,显著高于B组的9.0%,A组的获卵数为9.13±4.98枚,显著高于B组的7.11±4.74枚(P<0.05);A组平均每周期总费用均高于B组,但A组每获得一枚卵子、一枚优良胚胎和一例临床妊娠的的成本-效果比(CER)均低于B组(A组分别为2729.11、8867.19、77598.06元,B组分别为3038.60、9644.85、96139.85元)。结论对于重复IVF/ICSI周期患者,即使卵巢储备功能减退,长方案仍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结局和经济效益。
陈潇耿玲李红
关键词:GNRH激动剂GNRH拮抗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