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CCSF201307)
- 作品数:5 被引量:62H指数:4
- 相关作者:邢彩盈张京红黄海静胡娅敏罗晓玲更多>>
- 相关机构:海南省气候中心广东省气候中心南海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 2013年华南前汛期持续性强降水的大尺度环流与低频信号特征被引量:25
- 2014年
- 自2013年3月下旬开始,华南地区遭遇持续性强降水袭击。采用小波分析、交叉小波变换和小波相干、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带通滤波等统计方法,分析2013年华南前汛期持续性强降水过程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和低频特征,寻找影响持续性强降水可能的前期信号。揭示出:(1)2013年华南前汛期持续性强降水主要分为两个时段:3月26日—4月11日(第1阶段)和4月23日—5月30日(第2阶段)。前者华南雨带呈现西北一东南分布,由北向南降水量逐渐增大,后者降水强度较前者强,雨带主要集中在华南北部和东南沿海地区。(2)第1阶段华南降水主要受北方冷空气的持续影响,第2阶段主要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南海季风的影响。两个阶段的环流特征明显不同:第1阶段在对流层中层主要对应西高东低的经向环流,东亚大槽深厚、东北冷涡长时间盘踞,北方冷空气与来自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侧的暖湿气流交汇在华南,此时以冷式锋面降水为主;第2阶段500 hPa高度场为两脊一槽的分布型。热带对流活跃,其上空表现一异常的气旋环流,具有季风降水的性质。(3)第1(2)阶段降水呈现出20—50(8—15)d的振荡特征,可能是北方冷空气活动频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和南海季风爆发)的影响,交叉小波功率谱分析得到,东北冷涡(南海北部水汽输送的纬向分量)可能提前1(1/2)个周期,对华南降水具有一定的指示。
- 胡娅敏翟盘茂罗晓玲吕俊梅覃志年郝全成
- 关键词:华南前汛期持续性强降水季节内振荡大尺度环流
- 粤中地区木本植物春季物候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14
- 2014年
- 根据1982-2012年高要气象站自然物候和气象观测资料,利用线性回归、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近30 a来粤中地区木本植物木棉、苦楝春季物候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粤中地区木本植物春季物候期总体呈提前趋势,苦楝展叶始期、开花盛期平均每年提前0.4 d和0.8 d,木棉开花盛期、展叶始期平均每年提前0.8 d和1.1 d。冬季平均气温、春季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以及前期≥10℃积温均与苦楝、木棉展叶始期、开花盛期呈显著负相关,其中,2-3月平均气温对苦楝、木棉春季物候期的影响最为显著,高要市2-3月平均气温上升1℃,苦楝展叶始期、开花盛期分别提前5.4 d和6.9 d,木棉开花盛期、展叶始期分别提前6.6 d和8.0 d。物候期特征可作为评估区域气候变化的一个衡量指标,为当地生态系统保护、新物种引进、农时预报和农林业发展等提供参考。
- 吴振强杜尧东
- 关键词:苦楝木棉物候期气候变化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海口住宅室内气温预测被引量:3
- 2016年
- 利用2014年1月—2015年12月海南海口居民住宅室内小气候观测数据和室外气象要素,基于BP神经网络构建海口住宅室内气温预测模型,通过与统计回归模型相比来综合评估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BP模型预测精度较高,不同季节预测精度存在差异,春秋季精度最高、夏季精度最差,其中地温加入对模型预测精度有较大改进。不同季节采用地温的BP模型对室内气温的预测值与观测值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25℃、0.62℃、0.26℃和0.52℃,平均绝对误差均小于0.5℃,即误差均在合理范围内。且预测精度(RMSE)较统计回归模型分别提高了26.5%、34.7%、56.7%和25.7%。可见该模型可以满足海口居民住宅室内气温的预测需求,可为室内居住环境、建筑能耗研究提供有效的基础数据。
- 邢彩盈张京红黄海静
- 关键词:BP神经网络
-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法的海南地区逐时太阳总辐射预测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利用2003—2012年海口市气象站不同季节逐时太阳总辐射观测资料与对应气象参数,建立基于小波BP神经网络法逐时太阳总辐射的预测模型,并利用2013年太阳总辐射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且与建立的逐步回归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小波神经网络法建立的逐时太阳总辐射预测模型精度较高,但不同季节模型预测精度存在差异,冬季预测精度最高,夏季预测精度最差,天气类型指数有利于不同季节模型预测精度的提高。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加入天气类型指数神经网络模型的逐时太阳总辐射预测值与观测值的回归估计标准误差分别为0.32、0.47、0.35 MJ·m-2及0.23 MJ·m-2,比逐步回归模型的预报精度分别提高了28.8%、16.3%、17.9%和20.4%,说明基于小波神经网络法建立的预测模型可为海南地区逐时太阳总辐射预测提供参考。
- 黄海静张京红覃文娜张明洁邢彩盈
- 关键词:小波神经网络
- 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城市化进程不同阶段强降水的时空演变特征
- 本文利用珠江三角洲及周边地区相对稠密的气象站的逐日降水资料以及城市化有关数据,分析了城市化的不同发展阶段,珠江三角洲强降水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定量计算了城市化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强降水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伴随城市化的进程,...
- 黎伟标毛程燕杜尧东陈昇
- 关键词:强降水珠江三角洲城市化
- 文献传递
- 近50年海南岛高温日数和热浪的气候特征被引量:15
- 2017年
- 利用1966—2015年海南岛18个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资料,分析了海南岛高温日数、热浪频次和热浪强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海南岛年高温日数、不同等级热浪频次和热浪强度呈西北多东南少的空间分布,高值区集中在西北部,低值区分布在沿海地区。其中,昌江年高温日数最多、热浪频次并列最多、强度最强;东方和三亚几乎未出现过热浪。(2)近50年海南岛以持续3~4天轻度热浪为主,且全岛平均年高温日数、热浪总频次总体呈显著增长趋势。其中,轻度和中度热浪频次呈缓慢增长趋势,重度热浪频次变化不明显。除重度热浪外,2003年后年高温日数和其他等级热浪频次大多处于偏多年份。年热浪强度增长趋势不显著,但2000年后明显增强。(3)区域变化特征分布不均匀。大部分地区的年高温日数、年热浪和轻度热浪频次增长趋势显著,但年热浪强度、中度和重度热浪频次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不均匀,且绝大多数地区趋势不显著。
- 邢彩盈张京红吴胜安
- 关键词:高温日数高温热浪气候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