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3B04-02)

作品数:4 被引量:78H指数:4
相关作者:姜兰罗理王伟利柯剑卢迈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东省农业攻关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罗非鱼
  • 2篇药代
  • 2篇药代动力学
  • 2篇吉富罗非鱼
  • 1篇新霉素
  • 1篇休药期
  • 1篇氧氟沙星
  • 1篇药物
  • 1篇药物动力学
  • 1篇乳链球菌
  • 1篇沙星
  • 1篇主养
  • 1篇无乳
  • 1篇无乳链球菌
  • 1篇细菌
  • 1篇细菌鉴定
  • 1篇链球菌
  • 1篇硫酸新霉素
  • 1篇氟苯尼考
  • 1篇氟沙星

机构

  • 4篇中国水产科学...
  • 3篇上海海洋大学

作者

  • 4篇罗理
  • 4篇姜兰
  • 3篇王伟利
  • 2篇邹为民
  • 2篇卢迈新
  • 2篇柯剑
  • 2篇王贤玉
  • 2篇宋洁
  • 1篇赵飞
  • 1篇谭爱萍

传媒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大连水产学院...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硫酸新霉素在吉富罗非鱼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休药期被引量:8
2010年
在实验水温(28±2)℃条件下,按25mg·kg-1的剂量对吉富罗非鱼(Genetically improvedfarmed tilapia,GIFT)单次口灌给药后,采用UPLC-MS/MS法测定吉富罗非鱼组织中的药物水平,研究硫酸新霉素在吉富罗非鱼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消除规律。结果表明,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药物在血浆中达峰时间Tmax、血药浓度高峰Cmax和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1.299h、16.138μg·mL-1和25.7764h。药物消除速度由快到慢依次为:肌肉、肝脏、肾脏,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31.802h、34.917h、45.175h。选取吉富罗非鱼可食性肌肉组织作为残留检测靶组织,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235号公告中对禽肌肉MRL规定,以0.5mg·kg-1为残留限量,建议休药期不低于6d。
宋洁王贤玉王伟利姜兰罗理
关键词:吉富罗非鱼硫酸新霉素药代动力学休药期
广东省罗非鱼主养区无乳链球菌的分离、鉴定与致病性被引量:50
2010年
从广东省5个罗非鱼主养区患暴发性的罗非鱼中分离到15株菌,挑选其中的5株(不同地域、不同组织分离的菌株)进行人工感染试验,表现出自然发病的症状,确定此5株分离菌为导致罗非鱼暴发病的主要病原。通过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实验,并结合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5株分离菌株均为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5株分离菌在形态学和生理生化实验结果上保持一致,16S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达98.6%~99.8%,但在致病性和对药物的敏感性上却呈现一定的差异。另外10株分离菌株通过生理生化实验鉴定也为无乳链球菌。研究表明,广东省罗非鱼流行性暴发病的病原菌主要为无乳链球菌。
柯剑赵飞罗理姜兰卢迈新邹为民
关键词: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细菌鉴定
适温条件下氟苯尼考在罗非鱼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被引量:8
2010年
采用HPLC-MS-MS方法,研究了给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caureus单次口服(12 mg/kg)氟苯尼考后其体内的药代谢规律。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在罗非鱼体内吸收迅速,1 h后血液和肌肉中的药浓度均超过1.0μg/mL(mg/kg),能够有效杀灭绝大多数水产病菌,Tmax和Cmax分别为5.05 h、6.67μg/mL和6.80 h、8.49 mg/kg,维持有效药物浓度(以MIC=1.0μg/mL计)以上的时间大于50 h,组织滞留时间较长;血液和肌肉中的t1/2β分别为11.18 h和12.67 h,药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148.8μg/(mL.h)和225.2 mg/(kg.h);氟苯尼考在血液中的吸收和消除速率均快于肌肉,但最高药物浓度较肌肉中低。在本试验条件下,给药59 h后罗非鱼各组织中的药物含量均低于美国FDA(1 mg/kg)及加拿大标准(0.8 mg/kg),说明氟苯尼考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王伟利罗理姜兰谭爱萍邹为民卢迈新
关键词:氟苯尼考罗非鱼药物动力学
氧氟沙星在吉富罗非鱼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残留的研究被引量:13
2011年
在水温为(25±2)℃下,按10 mg/kg的剂量给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单次口服氧氟沙星,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鱼血浆和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研究氧氟沙星在吉富罗非鱼体内的代谢及消除规律。结果表明:血浆及组织药时数据均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吸收分布迅速,但消除较为缓慢,血浆、肌肉、肝胰脏、肾脏中的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0.41、3.19、0.18、0.59 h;最大血药浓度分别为7.98μg/mL、17.24、36.10、46.65μg/g,组织中肝胰脏的药物浓度最高,在测定时间内各组织的药物浓度均高于血浆;药物消除速度依次为肾脏〉肌肉〉肝胰脏,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12.90、19.45、28.27h。以10μg/kg为最高残留限量,在本试验条件下,建议休药期不低于8 d。在治疗罗非鱼疾病时,氧氟沙星的给药剂量为10 mg/kg,每天两次,连续使用2~3 d。
王贤玉宋洁王伟利姜兰罗理柯剑
关键词:吉富罗非鱼药代动力学氧氟沙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