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20110167)

作品数:9 被引量:51H指数:5
相关作者:唐咏梅杨猛刘海燕王道刚刘毅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联合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骨密度
  • 5篇膳食
  • 4篇儿童
  • 3篇学龄
  • 3篇学龄儿童
  • 2篇少年
  • 2篇摄入
  • 2篇摄入量
  • 2篇青少年
  • 2篇中学生
  • 1篇饮食
  • 1篇饮食习惯
  • 1篇营养
  • 1篇营养状况
  • 1篇影响因素
  • 1篇人体质量指数
  • 1篇膳食调查
  • 1篇膳食摄入
  • 1篇膳食因素
  • 1篇膳食营养

机构

  • 8篇河北联合大学

作者

  • 8篇唐咏梅
  • 6篇杨猛
  • 4篇刘海燕
  • 3篇刘毅
  • 3篇王道刚
  • 3篇舒畅
  • 2篇宁鸿珍
  • 2篇刘英莉
  • 2篇王茜
  • 2篇黄晓辉
  • 2篇李碧
  • 1篇任琦
  • 1篇周瑞华
  • 1篇张志敏

传媒

  • 4篇中国学校卫生
  • 2篇国外医学(医...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年份

  • 4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唐山市中学生膳食营养状况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了解当前中学生膳食营养状况,为指导合理膳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唐山市2所中学选取各年级1 583名初高中学生,5 d膳食回顾调查结果用DRIs进行评价。结果中学生脂肪能量来源偏高,碳水化合物能量来源偏低;早、晚餐能量偏低,零食供能占11%~17%。初、高中男、女生烟酸、硒、总铁摄入充足的占85%以上,蛋白质、视黄醇、核黄素和抗坏血酸摄入充足的占48%~69%,能量摄入充足的占36%~44%,而硫胺素、钙摄入充足的占25%~27%,锌摄入充足的仅占11%~14%。优质蛋白来源较好,钙来源于奶类的占47%,来源于大豆类的不足5%;血红素铁占总铁12%,动物性视黄醇来源占50%。结论应合理调整膳食结构,积极改善中学生的膳食摄入问题。
霍冰清唐咏梅刘为甜刘海燕杨猛舒畅王道刚
关键词:饮食习惯营养状况
学龄儿童骨密度水平及其膳食影响因素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探究膳食因素对学龄儿童骨密度的影响,为实施高效率干预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唐山市3所小学一~六年级学生2 046名,进行骨健康相关因素调查、膳食调查和骨密度测定。结果学龄儿童超声骨密度的平均声波传导速度(SOS)为(1 530.2±21.0)m/s。6~9岁年龄组随年龄增长SOS值呈下降趋势,10~13岁儿童SOS值略有回升。对学龄儿童SOS值有正性影响的膳食因素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豆制品、奶及制品、钙、面食、叶菜的摄入量,而经常喝碳酸饮料和磷的摄入量有负性影响(P值均<0.05)。结论膳食行为和膳食摄入对学龄期儿童骨密度值均有影响,需要进行调整改善。
唐咏梅杨猛刘英莉刘毅宁鸿珍周瑞华
关键词:骨密度膳食调查儿童
唐山市青少年骨密度变化趋势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了解青少年骨密度水平以及影响骨密度变化的相关因素,为制定促进青少年骨发育的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层整群选取唐山市2所中学的七年级至高三年级的1 583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经学生和家长知情同意,进行骨健康相关因素调查、体格测量和右足跟骨骨密度测定,建立数据库,采用SAS 9.1.3软件包统计分析。结果青少年超声骨密度的声波传导速度(speed of sound,SOS)值范围在(1 476~1 654)m/s,平均值为(1 541.3±23.1)m/s,16岁开始男生各年龄段SOS值均高于女生(P值均〈0.05);男生13~18岁SOS值随年龄增长而升高(P〈0.05),18~19岁SO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生13~17岁SOS值随年龄增长而升高(P〈0.05),17~18岁SO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19岁SOS值略有增长(P〈0.05)。对青少年SOS值有正性影响作用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是饮奶情况、食用鱼虾情况、食用豆制品情况、食用蔬菜情况、体质量指数(BMI)、运动方式、睡眠时间、第二性征出现、活动总时间;而被动吸烟对青少年SOS值有负性影响。结论青少年期骨密度快速增长。应针对影响因素进行控制和干预,以促进更高骨量的积累。
唐咏梅刘为甜任琦刘海燕舒畅王道刚
关键词:骨密度青少年
膳食摄入对学龄儿童骨密度年龄趋势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明确膳食摄入因素对学龄儿童骨密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水平。方法选取河北省唐山市2 046名1~6年级学生进行骨健康相关因素、膳食调查和骨密度测定。结果学龄儿童超声骨密度的声波传导速度(SOS)均值为(1 530.2±21.0)m/s,6岁时为(1 540.4±22.3)m/s,随年龄增长降低至9岁时的(1 521.9±20.0)m/s,10~13岁回升到(1 527.4±22.5)m/s;当每天面食摄入量200~400 g、豆制品摄入量25~49 g、奶类摄入量200~400 g、叶菜类摄入量75~124 g以及营养素钙摄入量50%~149%适宜摄入量(AI)、磷摄入量50%~149%AI时,其SOS值能达到95%医学参考值范围;当每天豆制品摄入量50~99 g、蔬菜叶类摄入量50~74 g、钙摄入量150%~200%AI时,SOS值水平高于参考值;将有影响的食物和营养素的适宜量带入回归方程后,SOS值初步呈现出随年龄增长逐步上升态势。结论膳食摄入对学龄期儿童骨密度增值有影响,经调整改善能利于骨快速增长期骨量的提高。
唐咏梅杨猛刘毅王茜李碧
关键词:学龄儿童膳食摄入量骨密度
儿童青少年骨密度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2年
儿童青少年时期的生长发育较快,是骨骼发育和成年早期骨量峰值形成的关键时期;较高骨量峰值的形成是决定生命后期是否发生骨质疏松的关键。影响儿童青少年骨密度的因素大致归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不受人工控制,而环境因素相对容易确认,所以了解影响生长发育期骨密度的环境因素更能为提高骨密度、达到更高的骨量峰值,提供更有经济效益、确切可行且针对性强的控制和干预目标。
唐咏梅杨猛黄晓辉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影响因素
早期生活行为因素对学龄儿童骨密度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明确早期生活行为因素对学龄儿童骨密度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唐山市3所小学1~6年级的全体学生,经家长知情同意,进行骨健康相关因素调查、体格测量和骨密度测定,完整资料2046人,使用SAS8.2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学龄儿童SOS值有正性影响的早期生活行为因素为婴儿期室外日照、幼儿期至学龄前期的饮奶情况和室外日照,其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181 6、0.103 5和0.092 6。单因素分析中出生时身高、婴儿期开始添加辅食时间,以及学龄前期的户外游戏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佝偻病史、被动吸烟、挑食偏食、蔬菜水果摄入等因素尚未被引入回归方程。结论注重加强儿童早期室外日照机会和饮奶行为的培养,促使骨快速增长期较高骨量的形成。
唐咏梅杨猛黄晓辉刘毅舒畅李碧
关键词:学龄儿童环境因素
唐山市中学生体质量指数膳食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了解膳食因素对中学生体质量指数的影响,为开展中学膳食营养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唐山市南北两区各1所中学初中部和高中部,并根据年级分层抽取研究对象,共1 583名学生,进行有关生长发育和饮食行为因素调查、膳食摄入调查及体格测量,建立数据库后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生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9.7%和10.7%,女生分别为12.5%和7.6%。13岁男生超重率为23.8%,肥胖率为12.7%;女生超重率为14.8%,肥胖率为9.8%。14岁和15岁男女生间BMI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119,6.298,P值均<0.05)。能量、加餐、肉禽类、脂肪是中学生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044,1.751,1.598,1.081,P值均<0.05);蔬菜是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OR=0.711,P<0.05)。结论膳食行为和膳食摄入食物种类对中学生体质量指数的增高均有影响,需要进行调整改善。
张志敏唐咏梅刘海燕刘英莉宁鸿珍
关键词:人体质量指数膳食
膳食因素对青少年骨密度水平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明确膳食因素对青少年骨密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水平。方法选取河北省唐山市1 583名初、高中13~19岁学生,进行骨健康相关因素调查、膳食调查和骨密度测定。结果青少年超声骨密度的声波传导速度(SOS)均值男生为(1 542.7±19.6)m/s、女生为(1 539.8±20.2)m/s,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16岁开始男生SOS值高于女生;当每天饮用碳酸饮料〈300 mL、奶类摄入200~299或300~900 g、水产品摄入50~99或100~350 g、豆制品摄入25~49、99~200或50~99 g、蔬菜摄入150~299或100~149 g、钙摄入50%~99%适宜摄入量(AI)或100%~200%AI、磷摄入125%~149%AI或100%~124%AI时,SOS值达到或高于95%医学参考值范围。结论促进青少年骨密度增值的膳食因素为不经常饮用碳酸饮料,充足摄入奶类、水产品、豆制品和钙,适宜摄入蔬菜和磷。
唐咏梅王道刚刘海燕王茜杨猛
关键词:青少年膳食摄入量骨密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