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1630022011013)

作品数:17 被引量:130H指数:8
相关作者:吴志祥谢贵水杨川兰国玉周兆德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南大学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天然橡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 4篇天文地球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3篇橡胶林
  • 5篇生态系统
  • 3篇碳通量
  • 2篇凋落
  • 2篇生态系统呼吸
  • 2篇水循环
  • 2篇涡度
  • 2篇涡度相关
  • 2篇橡胶
  • 2篇NEE
  • 2篇RE
  • 1篇凋落物
  • 1篇凋落叶
  • 1篇凋落叶分解
  • 1篇有机碳
  • 1篇幼龄
  • 1篇雨季
  • 1篇源区
  • 1篇整体性
  • 1篇植物

机构

  • 17篇中国热带农业...
  • 14篇海南大学
  • 2篇朝阳师范高等...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17篇吴志祥
  • 12篇谢贵水
  • 10篇杨川
  • 6篇周兆德
  • 6篇兰国玉
  • 5篇陈帮乾
  • 4篇陶忠良
  • 3篇刘珉
  • 3篇管利民
  • 3篇赖华英
  • 2篇陈俊明
  • 2篇王纪坤
  • 2篇金龙
  • 2篇张晓娟
  • 2篇杜莲英
  • 1篇黄华孙

传媒

  • 4篇西北林学院学...
  • 4篇热带作物学报
  • 2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热带地理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热带农业工程
  • 1篇热带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热带生物学报
  • 1篇森林与环境学...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南岛橡胶林群落种子植物区系组成成分分析被引量:15
2013年
橡胶林在海南岛分布较广,是海南岛重要的植被类型之一。分析海南岛橡胶林植物区系组成成分对于了解热带橡胶林群落性质十分必要。对海南岛不同地区橡胶林林下植物分布、种类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橡胶林群落内植物科的区系组成成分,结果表明:1)海南岛橡胶林群落共有种子植物91科296属450种。群落优势科(物种数>20的科)有5个,分别为大戟科、禾本科、茜草科、蝶形花科和菊科,其中最大的科为大戟科,包含有36个物种,占总物种数的8%;群落中优势属(物种数>5的属)仅有6个,占总属数的2.0%。2)海南岛橡胶林群落热带成分的科和属分别有58个和269个,占总科数和总属数的63.7%和90.9%,表明橡胶林群落的热带性质;群落中热带亚洲的属有35个,占总数的11.9%,表明海南岛橡胶林群落具有一定的热带亚洲成分。3)全球广布科的数量达24个,占总科数的26.4%,表现出橡胶林群落的过渡性的特点。
兰国玉王纪坤吴志祥谢贵水
关键词:橡胶林植物区系
海南儋州地区橡胶林碳通量特征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以位于海南省西北部儋州地区的橡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涡度相关技术进行长期CO2通量观测。结果表明:1)橡胶林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E)日动态为"U"型曲线,白天NEE为负值,是碳吸收,夜间NEE为正值,是碳排放;全年除2月份为较弱的碳排放外,其余月份均为碳吸收,雨季各月NEE值较大,旱季各月NEE值较小,橡胶林碳吸收最强月份为6月,碳排放最强(吸收最弱)的月份为2月;因研究样地橡胶林树正处于生长旺盛期,固碳能力强大,橡胶林年NEE总量超过11.0t·hm-2·a-1,碳汇能力高于其他亚热带和热带人工林,也高于纬度接近的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2)橡胶林生态系统呼吸(Re)日动态为单峰型曲线,全年Re均为正值,即为碳排放,白天Re量及变动幅度均明显大于夜间;全年Re日变化呈不规则曲线,全年雨季各月Re值均较大,旱季各月Re值相对较小,橡胶林生态系统呼吸最强月份为8月,呼吸最弱的月份为12月;海南岛橡胶林生态系统年呼吸总量巨大,年总量超过20.0t·hm-2·a-1,与同纬度的热带雨林接近。
吴志祥谢贵水杨川陈帮乾周兆德
关键词:橡胶林
幼龄胶园间种对土壤微生物作用的影响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对幼龄胶园间种香蕉、葛藤后胶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微生物作用进行对比研究,为充分利用幼龄胶园林下资源、科学管理胶园土壤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海南省儋州市橡胶主栽区两个相邻的幼龄橡胶林段,分别在其胶行中间种香蕉、葛藤,同时设无间种作对照。按季共分7次采集胶园土壤样品,对其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微生物作用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相比无间种处理,幼龄胶园间种处理均能明显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促进土壤硝化作用,间种葛藤能促进土壤微生物呼吸作用,间种香蕉促进土壤微生物氨化作用最明显,其他微生物作用各处理间差异不明显。【结论】幼龄胶园间种能改善胶园土壤微环境,可大力发展幼龄胶园间种农作物或其他经济作物。
吴志祥谢贵水杨川陈帮乾陈俊明赖华英
关键词:间种
森林生态系统水循环研究概述被引量:5
2012年
森林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森林水循环是陆地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来森林水文研究的热点。基于近几年有关森林水循环的研究成果,简要介绍森林水文的发展历史,概述森林在大气层、林冠层、地被层、土壤层等不同界面层的水文现象及蒸散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初步探析我国森林水文研究的发展趋势。
刘珉吴志祥
关键词:水文循环
海南岛橡胶林雨季林冠截留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海南岛橡胶林雨季林冠截留特征,为橡胶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经营和水资源的合理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在降雨过程定位监测中提供的降雨量、降雨强度、截留量、截留率等数据,对橡胶林林冠相关水因子量进行统计,探讨穿透雨、树干茎流、林冠截留量、截留率与降雨特征的关系。【结果】橡胶林林冠截留量随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截留率随降雨量的增加而减少;橡胶林穿透雨、树干茎流均随着林外降雨量的增大而增大,并具有明显的线性相关性;各相关因素对橡胶林林冠截留的影响程度为:降雨量>降雨强度>林冠光合有效辐射>降雨期相对湿度>叶面积指数。【结论】林冠截留是林木与环境进行能量与物质交换的第一作用层,它对降水的影响是研究森林水分平衡的重要内容,相关气象及林地性状特征是影响橡胶林林冠截留量的主要因子。
刘珉吴志祥杨川陶忠良谢贵水
关键词:林冠截留穿透雨树干茎流橡胶林
海南岛橡胶林水分循环过程特征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为了研究橡胶林生态系统中降雨在林冠层、土壤层等不同界面层的水分转换机制及各项水因子量之间的关系,利用野外观测试验站,针对橡胶林水分循环动态变化过程中各项相关因子进行持续1年的观测。结果表明:穿透雨量、树干茎流量、林冠截留量分别占年降水量的71.63%、11.54%、16.30%;净降水中以地表径流、渗漏形式损耗的水分分别占年降雨量的4.71%、26.23%;橡胶林林冠和土壤以蒸散形式返回大气系统的水分分别占总降雨量的52.65%、16.30%。分析比较橡胶林水分循环过程中各水因子量的分配特征,从理论基础和量化指标的角度上阐明了橡胶林生态建设的水文效应评价问题。
刘珉吴志祥杨川陶忠良谢贵水
关键词:橡胶林水循环
海南岛橡胶林生态系统碳通量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被引量:17
2014年
以位于海南岛西北部儋州地区的橡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涡度相关技术进行长期CO2通量观测,获得海南岛橡胶林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动态特征,并分析其对各影响因子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1)橡胶林生态系统净碳交换量(NEE)日动态均为“U”型曲线,白天均为碳吸收(NEE为负值),夜间均为碳排放(NEE为正值);全年各月除2月外,NEE月总值均为负值,吸收碳,雨季4~10月各月NEE值均较大,旱季1~3月、11~12月,各月NEE值均较小;橡胶林年固碳能力强大,超过11.0 t C/(hm2·a).(2)橡胶林生态系统NEE与光合有效辐射(PAR)、冠层内大气平均温度(Ta)、地下5 cm土壤温度(T_-5 cm)和饱和水汽压差(VPD)及地下5 cm土壤含水量(VWC-5 cm)等均负相关,但影响强度不同,其中PAR影响最为显著;另外NEE还与橡胶林本身林分状况及周围大气环境CO2浓度等相关.
吴志祥陶忠良兰国玉王纪坤谢贵水周兆德
关键词:碳通量
橡胶人工林碳通量特征研究
为研究橡胶人工林生态系统碳通量特征,以位于海南省西北部儋州地区的橡胶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涡度相关技术进行长期CO通量观测,获得结果如下:(1)橡胶人工林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E日动态为"U"型曲线,白天NEE为负值,是碳...
吴志祥谢贵水杨川陈帮乾周兆德
关键词:橡胶人工林
文献传递
间作作物收获后胶园土壤肥力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通过对比法研究收获幼龄胶园间作作物香蕉和葛藤后土壤肥力的变化。结果显示,除速效N含量上升外,收获香蕉、葛藤后,胶园土壤全K、全P、全N、有机质、速效K和速效P年平均含量相比空白对照均出现下降,尤以速效磷、速效钾下降最为明显。收获香蕉后土壤p H值和含水量变化不明显,而收获葛藤后,土壤含水量和p H值均出现下降。这说明,间作作物香蕉和葛藤被收获后易导致土壤N、P、K等养分流失,土壤肥力明显下降,为防止土壤肥力退化,应做好胶园水土保持、保留地表植被、收获间作作物后及时施加有机肥和氮磷钾等无机肥料。
金龙吴志祥杨川赖华英
关键词:香蕉土壤肥力
海南岛橡胶林通量足迹与源区分布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为分析影响橡胶林通量观测数据质量的因素,利用农业部儋州热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野外试验站50 m高通量观测塔2010年12个月连续的通量观测资料,应用Schmid的FSAM(Flux-Source AreaModel)模式,分析不同大气条件下橡胶林通量足迹与源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在大气不稳定状态时,通量各传感器测得的信息源区比大气稳定状态时源区面积相对较小;在相同贡献率水平下,大气稳定状态生长季节观测到的通量信息源区面积比非生长季节的信息源区面积大,大气不稳定状态非生长季节的通量信息源区面积比生长季节的信息源区面积大。(2)盛行风方向在110°~250°时,生长季大气不稳定情况下,通量测量的信息源区(P=80%)迎风方向范围在100~758 m之间,垂直于迎风方向范围在-251~251 m之间,非生长季大气不稳定情况下,迎风方向和垂直迎风方向的范围较均值略大些;生长季稳定条件下,迎风方向和垂直迎风方向的范围分别为173~1 858 m和-534~534 m,非生长季稳定条件下,迎风方向和垂直迎风方向的范围较均值略小些。(3)风向在0°~110°,250°~360°时,与盛行风方向上的通量信息源区面积相比,橡胶林大气处于稳定状态,其通量信息源区面积范围明显要高,但在非稳定大气状态时,二者相差不大。
吴志祥陈帮乾杨川陶忠良谢贵水周兆德
关键词:源区橡胶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