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90104)

作品数:22 被引量:900H指数:11
相关作者:文劲宇邓长虹彭晓涛袁小明何俊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电气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11篇风电
  • 7篇发电
  • 5篇并网
  • 5篇储能
  • 4篇电力
  • 4篇电力系统
  • 4篇风力
  • 4篇风力发电
  • 3篇功率
  • 3篇风电场
  • 3篇大规模风电
  • 2篇电价
  • 2篇运行稳定性
  • 2篇双馈
  • 2篇稳性
  • 2篇粒子群
  • 2篇联络线
  • 2篇鲁棒优化
  • 2篇功率波动
  • 2篇分布式电源

机构

  • 11篇武汉大学
  • 9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辽宁省电力有...
  • 1篇广东电网公司
  • 1篇安徽省电力科...
  • 1篇国网北京经济...
  • 1篇云南电网有限...
  • 1篇国网青海省电...
  • 1篇云南电力试验...
  • 1篇国网辽宁省电...
  • 1篇国家电网公司...
  • 1篇广东电网有限...

作者

  • 6篇文劲宇
  • 5篇邓长虹
  • 5篇彭晓涛
  • 4篇袁小明
  • 3篇李世春
  • 3篇何俊
  • 2篇艾小猛
  • 2篇罗卫华
  • 2篇徐秋实
  • 2篇程时杰
  • 2篇黄文涛
  • 2篇龙志君
  • 2篇袁田
  • 2篇姚伟
  • 2篇刘巨
  • 2篇舒征宇
  • 2篇郑峰
  • 2篇周沁
  • 2篇张彬
  • 2篇黎嘉明

传媒

  • 5篇中国电机工程...
  • 4篇电力系统自动...
  • 3篇电网技术
  • 2篇广东电力
  • 2篇电力科学与技...
  • 2篇Journa...
  • 1篇电力自动化设...
  • 1篇电力建设
  • 1篇陕西电力
  • 1篇电网与清洁能...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适应于电网高风电渗透率下的双馈风电机组惯性控制方法被引量:24
2016年
为解决风电渗透率增加带来的电网频率安全稳定问题,在揭示传统微分惯性控制方法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应于高风电渗透率、大功率缺额条件下的双馈风电机组惯性控制方法,即模式转换法。通过设置系统频率微分、频率偏差逻辑判断条件启动惯性响应,设置转速限制判断条件闭锁惯性响应,实现风电机组在最大功率跟踪工作模式与惯性响应工作模式间自主转换。该方法设置恒定附加电磁转矩步长,惯性响应作用强度不随转速降低而减弱。当系统频率事故发生时,较微分惯性控制方法,模式转换法可使风电机组在稳定运行约束范围内更加有效地抑制系统频率跌落。仿真结果验证了模式转换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李世春邓长虹龙志君郑峰丁文周沁
关键词:双馈感应发电机
新能源电站集电馈线对多变流器并网运行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1
2016年
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电站中集电系统馈线的分布参数对各个基于LCL滤波器的发电单元变流器谐振特性影响较大,这给变流器控制系统设计带来挑战。为了分析集电系统馈线对多变流器并联运行稳定性的影响,在复频域中采用运算电路的节点导纳矩阵建立了多机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了模型频率函数特性。分析结果表明,集电系统中不同馈线类型下拓扑形式与馈线长度对变流器的稳定性影响存在较大区别,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的仿真分析验证了相关结论。
严亚兵苗淼袁小明
关键词:拓扑新能源
风电场等效虚拟惯性时间常数计算被引量:62
2016年
随着风电渗透率不断提高,应用虚拟惯性控制技术解决频率事故下的频率安全问题是未来电网发展的必然需求,含风电虚拟惯性控制的动态频率特性研究也将是电力系统要面临的新问题。文中研究了双馈型风电场等效虚拟惯性时间常数HeqWF的定量表征方法。定义HeqWF并阐明了其物理意义,分析了求解HeqWF与研究电网动态频率特性的关系;建立了含虚拟惯性控制的双馈风电机组简化模型和风电场模型,计算求得了HeqWF频域和时域解析解。通过计算值与仿真值比较验证了HeqWF的正确性和精确性,并探明了HeqWF的时变特性和形成机理。
李世春邓长虹龙志君周沁郑峰
考虑随机性的风电布局优化模型
2015年
风电功率的随机性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出挑战,同时,系统网架条件、电源结构和负荷特性制约着风电的接入与消纳。为此,建立了风电布局优化模型,以系统风电装机容量最大化为目标,计及网架传输容量限制,采用典型负荷水平反映系统的负荷需求,并考虑常规机组应对风电功率波动的能力。模型应用鲁棒线性优化理论考虑风电随机性,采用盒式集合描述风电功率偏离均值的程度,引入可调节的鲁棒性参数,实现不确定性优化模型向确定性优化模型的转化,进而对风机布点及相应的装机容量进行优化决策。最后,以修正的Graver 6算例系统为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黎舒婷刘岩韩杏宁黎嘉明文劲宇易海琼宋卓然
关键词:随机性
超导磁储能装置的功率控制被引量:4
2013年
以电流源型和电压源型变流器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可对电流源型变流器和电压源型变流器交流侧电流的幅值和相位进行有效控制的SPWM开关策略。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能够按照系统要求对2种超导磁储能装置进行有功和无功功率调节的功率控制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研究的功率调节方法能够在四象限内进行超导磁储能装置输入输出有功和无功功率的快速解耦控制,仿真同时验证了所研究的功率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袁田彭晓涛王丹王达达宋萌
关键词:超导磁储能装置储能功率控制变流器
并网模式下的微电网电源优化配置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通过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对并网模式下的微电网电源优化配置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具体的微电网模型与相关数据,从节能环保角度,以分布式电源安装容量最大为目标函数,以公共连接点的相关电压运行要求、考虑故障转孤网时满足最小负荷需求为约束条件,将微电网电源的优化配置问题转化为一个多约束条件的非线性整数规划问题。仿真研究了不同的风-光接入比、资源参数以及置信水平的微网电源优化配置问题,研究结果对并网模式下微电网电源优化配置提供参考。
潘华刘翠琳王树朋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改进粒子群算法
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多尺度电压功角动态稳定问题被引量:261
2016年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远距离输电及无功补偿和交流传动等应用的快速发展,电力电子变换装备以其在电能变换方面的灵活性在电力系统中的渗透水平不断提高,深刻地改变着电力系统的动态行为。近年来,国内外电力系统持续出现各种不明机理的动态问题,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和运行构成重大威胁。该文从主要发电、输电和负荷装备的控制方式、动态特性及其对电力系统动态行为的影响角度出发,分析一次调频时间尺度以下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电压功角动态稳定问题的多尺度特征,并初步提出基于幅相运动方程、自稳性致稳性及广义稳定器等3个方面的系统建模、分析和控制的一般化概念和方法,即幅相动力学方法。
袁小明程时杰胡家兵
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的可信容量及互补效益评估被引量:35
2013年
可信容量在衡量间歇性电源接入电力系统的价值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可信容量的研究仅限于单种电源,对不同类型间歇电源的联合发电系统可信容量缺乏研究。建立了包含风电、光伏发电的联合出力概率模型,考虑储能装置的运行特性,提出一种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的可信容量计算方法。采用基于序贯蒙特卡洛的评估框架,实现了计及风电机组、光伏发电机组2种间歇性电源的随机生产模拟,在所提储能控制策略的基础上,评估了储能容量配比、风光装机容量配比对联合发电系统可信容量的影响以及风光联合发电时的互补效益。采用加入了风电和光伏发电后的RTS-79可靠性算例测试了评估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用于评估含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的电源容量规划方案中。
何俊邓长虹徐秋实黄文涛舒征宇
关键词:电源规划
考虑联络线功率波动的分割多目标输电风险分析
2014年
区域联络线上产生的不规则的随机功率波动给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风险。从考虑联络线随机功率波动对联络线传输容量裕度影响的角度出发,研究分析联络线输电功率越限风险严重度的评价模型和指标。同时针对常规无条件风险分析方法的不足,采用分割多目标风险分析方法,进行功率波动对联络线输电风险影响的研究,建立基于分割多目标风险分析方法的联络线输电功率越限风险评估框架,并通过仿真验证了其有效性。
代仕勇彭晓涛
关键词:联络线
Interaction analysis between induction motor loads and STATCOM in weak grid using induction machine model被引量:2
2018年
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s(STATCOM)can be used as a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for induction motor(IM)loads due to its effective control and good compensation.Terminal voltage control(TVC)in a STATCOM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voltage dynamics which is a significant concern in a system with many IM loads.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M loads and TVC in a STATCOM under weak grid conditions from the viewpoint of active and reactive power flow.A corresponding induction machine model is proposed,based on which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IM loads and TVC in a STATCOM can be intuitively understood.It is shown that the negative damping component provided by TVC in a STATCOM can lead to system oscillation instability.Grid strength and the inertia constant of the induction machine affect the extent of such interaction.Time-domain simulation results of IM loads connected to an infinite system through a long transmission line,with STATCOM compensation implemented in MATLAB/Simulink,validate the correctness of the analyses.
Ding WANGXiaoming YUAN
关键词:INDUCTIONSYNCHRONOUSWEAKGRID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