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19)

作品数:15 被引量:71H指数:6
相关作者:严良俊康波李建成陈永明朱焕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长江大学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地震
  • 3篇时移
  • 3篇时移地震
  • 3篇储层
  • 2篇叠前
  • 2篇油藏
  • 2篇钻井
  • 2篇控制压力钻井
  • 2篇稠油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学
  • 1篇地电
  • 1篇地球物理
  • 1篇地震反演
  • 1篇地震反演技术
  • 1篇地震分辨率
  • 1篇地震观测
  • 1篇地震勘探
  • 1篇地震预测
  • 1篇地质

机构

  • 5篇中国石油
  • 3篇长江大学
  • 2篇中国石油集团...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海油田服务...
  • 1篇中国船舶重工...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3篇严良俊
  • 1篇杨德京
  • 1篇曹强
  • 1篇朱焕刚
  • 1篇丁清香
  • 1篇崔京彬
  • 1篇朱维耀
  • 1篇张少华
  • 1篇曹小玲
  • 1篇谢兴兵
  • 1篇曹代勇
  • 1篇陈永明
  • 1篇宋强功
  • 1篇李建成
  • 1篇周磊
  • 1篇李鹏飞
  • 1篇白雪莲
  • 1篇宋建军
  • 1篇卓贤军
  • 1篇郝会民

传媒

  • 6篇石油地球物理...
  • 2篇石油钻采工艺
  • 2篇工程地球物理...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石油科技论坛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中外能源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6
  • 2篇2015
  • 7篇2014
  • 3篇201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裂缝储层的地震预测技术与应用实例被引量:11
2015年
裂缝性储层是油气勘探的重要储层类型之一,也是页岩气勘探的重点目标。本文针对中国深部陆相河流相碎屑岩裂缝储层,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包括VSP和三维地面地震采集设计、VSP处理与储层参数求取、VSP驱动的全方位地面地震数据处理、储层构造和储层沉积解释以及纵波地震属性、VSP信息和测井信息的综合解释,并最终获得了裂缝性储层的预测结果。通过研究认为,裂缝储层预测要以储层的构造、沉积解释为基础,对于陆相碎屑岩裂缝储层,需要储层沉积相解释才能正确预测裂缝性储层发育带。在此基础上,仍需进行油气成藏模式的研究,才能更有效地预测裂缝油气藏目标。
凌云高军孙德胜林吉祥
关键词:陆相碎屑岩裂缝储层地震预测VSP各向异性
齐成伟带纵公式在带状高含硫气藏中的推广被引量:1
2014年
齐成伟带纵公式不适用于带状高含硫气藏,根据气相渗流与液相渗流的相似原理和Roberts气体相对渗透率与含硫饱和度的关系,将齐成伟带纵公式的适用条件推广为高含硫气藏,推导出了带状高含硫气藏中纵向双分支水平井的拟三维产能预测公式,即齐成伟带纵公式的高含硫气藏推广公式。根据齐成伟带纵公式的高含硫气藏推广公式,分析了硫沉积量、渗透率各向异性系数、带状气藏长度、生产段井筒位置和生产段长度对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产能随着含硫饱和度或渗透率各向异性系数的增大而减小;相同井境下,含硫饱和度对产能的影响要明显大于渗透率各向异性系数;产能随着带状气藏长度的增大而减小;产能随着生产段井筒位置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且当生产段井筒处于气藏中央高度时,产能最大;产能随着生产段长度的增大而增大。
李瑞伟郑路同登科周欢朱维耀
关键词:分支水平井产能硫沉积
大地电磁磁场数据子库被引量:1
2015年
极低频/超低频电磁法从信号的发射、传播到接收的过程,由于天线辐射效率低以及传输过程的损耗,导致接收信号十分微弱,该频段的大气噪声将严重影响其信噪比,大地电磁探测方法中这种干扰却是有用信号.因此建立大地电磁磁场数据子库,并统计分析全国各地的大气磁噪声场值的时空分布规律及特征有着重要意义.这将提高WEM(Wire Less Electro-Magnetic method)法的信噪比,对WEM法在相关领域的推广应用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介绍大地电磁磁场数据子库的需求分析、系统结构、功能设计及其应用.最终将实现的目标是逐步建立我国极低频频段(0.1~300Hz)大气磁噪声分布模型图.
聂松严良俊卓贤军曹小玲
关键词:数据库大气噪声
海上拖缆时移地震采集设计实例被引量:9
2016年
两期海上拖缆地震数据采集时海况等因素的不同,会导致时移地震数据中激发点、接收点和拖缆羽角的差异。特别是在拖缆地震方位角较窄和海上钻井平台位置变化时,这些差异会严重影响时移地震的可重复性。在实施南海M油田时移地震项目过程中,对于前期较差地震观测数据(缆数少、激发航线复杂、拖缆羽角大),二期时移地震采集应采用更多的缆数、较密和较直的激发航线、较小拖缆羽角进行观测;时移地震数据处理中,在满足激发点误差与接收点误差之和不超过100m的条件下,通过时移地震数据重构、相对保持拼接处理和适当的互均衡处理可获得高于99%可重复的时移地震数据,能满足储层沉积解释和剩余油气预测的要求。
吴意明凌云张永江郭向宇
关键词:时移地震
控制压力钻井用节流阀的研制被引量:9
2013年
随着控制压力钻井技术不断推广,对控制压力钻井用节流阀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文中分析了控制压力钻井用节流阀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了常规节流阀应用于控制压力钻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控制压力钻井用节流阀,并对新型节流阀进行了流体特性分析,得到了新型节流阀的流场分布和流量系数曲线。通过对比分析,指出了节流阀的发展方向以及新型控制压力钻井用节流阀的广阔应用前景。
朱焕刚杨德京陈永明康波曹强李建成
关键词:控制压力钻井节流阀蜗轮蜗杆
无基础地震观测的时移地震油藏监测技术被引量:12
2013年
20世纪90年代前,中国主要油田均无基础地震观测数据。如何解决老油田面临的油藏监测和剩余油气预测问题成为了地震油藏监测技术的难点。为此,本次研究选择中国辽河拗陷稠油热采油田,开展无基础观测条件下的时移地震油藏监测技术研究。该油田开发始于1997年,第一次三维地震观测是在2009年,尔后在2011年进行了第二次地震观测。通过两期时移地震数据的处理获得了较好的2009~2011年间的油藏监测结果,但无法获得2009年以前的油藏监测结果。针对这一问题,基于2009年地震数据的储层构造和沉积解释、地震与测井的储层静态建模和油藏模拟,通过综合3.5维地震解释获得了2009年以前油藏监测结果,在此基础上,结合2009~2011年的时移地震监测结果,最终给出了无基础地震观测条件下的油藏监测和剩余油气预测结果。该研究成果得到了油田实际温度监测和油藏开发等信息的验证。
凌云郭向宇蔡银涛郭建明
关键词:油藏监测时移地震稠油热采油藏模拟
控制压力钻井气体溢流处理方法分析与改进被引量:3
2014年
控制压力钻井(MPD)发生气体溢流后,如果处理不当有可能会造成进一步的溢流或者井漏,甚至会发展成为井喷。为解决以上问题,分析了控制压力钻井过程中影响井底压力稳定和井控安全的主要因素,给出了控制压力钻井最大允许气体溢流量的计算公式,并提出了一种控制压力钻井补液、排气新方法。通过数值模拟以及全尺寸井筒实验,证明了补液排气新方法的可行性,完善了控制压力钻井气体溢流的处理方法。
燕修良朱焕刚李宗清陈永明王树江
关键词:控制压力钻井
基于储层构造和沉积等时格架的储层静态建模实例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储层静态建模不仅是油藏工程师认识储层和提高采收率的关键环节,也是地球物理工程师努力追求的目标。由于地质成因的复杂性和不同地球物理数据间的差异性,储层静态建模在实际应用中面临较大的挑战,其中最主要的难题是如何联合应用地震空间分辨率和测井垂向分辨率进行储层静态建模。为此,本文提出基于储层构造和沉积等时格架的储层静态建模方法,其要点有:基于地震和测井分辨率相同部分的储层构造等时格架解释、基于层序地层学的地震和测井储层沉积等时格架解释,以及基于储层构造和沉积等时格架的测井插值建模和基于建模结果的等时切片单砂体解释等。该方法在中国西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逆掩断层下盘薄互储层研究中进行了应用,得到了开发信息的验证,从而解决了该油田面临的开发非均质高含水问题。
凌云郭向宇夏竹张枫
关键词:地震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储层电各向异性模型的瞬变电磁响应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数字滤波算法对储层电各向异性模型的瞬变电磁响应进行数值模拟,首先在频率域计算出各向异性模型的电场响应,然后利用正弦变换将计算结果转换到时间域。通过对电偶极子源激发下的层状各向异性模型的瞬变电磁场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对薄互层模型而言,当中间薄层为高阻时,视电阻率曲线在晚期随各向异性系数的增大而抬升,且各向异性的影响大于厚度的影响。当中间薄层为低阻时,各向异性系数对视电阻率曲线无影响。这对指导瞬变电磁对油藏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严良俊周磊谢兴兵王志刚
关键词:瞬变电磁场正演
基于富有机碳页岩的复电阻率特性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总有机碳质量分数w(TOC)是页岩储层评价的重要参数之一。地质沉积理论研究表明,深水沉积环境下的海相沉积物中控制黄铁矿形成的基本因素是有机质的含量,这种环境中有机碳和黄铁矿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利用Solartron-1260A阻抗分析仪在室温常压下对南方页岩气探区中某井多块富w(TOC)的页岩岩心进行多次复电阻率扫频测量,最终选择一组数据分别使用单Cole-Cole模型,双Cole-Cole模型,Cole-Cole乘Brown模型以及Dias模型对其复电阻率幅值以及相位进行频谱参数联合反演。反演结果表明,双Cole-Cole模型和Cole-Cole乘Brown模型相对于其他模型具有较小的拟合误差,能够很好地描述页岩岩心的复电阻率以及相位曲线,且能从反演结果中较准确地得到各频谱参数。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高w(TOC)的页岩岩样的宽频复电阻率参数表现为低频时的高极化率异常,并总结出了高w(TOC)页岩储层具有低电阻率、高极化率的异常特征。研究结果对使用时频电磁勘探技术和频谱激电法寻找富有机碳的优质页岩储层,以及页岩储层复电阻率测井方法的实现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李鹏飞严良俊余刚王志刚
关键词:复电阻率相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