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07FJRC02)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3
相关作者:钱浩张莹雪林志勇王胜男余智军更多>>
相关机构:华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球蛋白
  • 3篇免疫球蛋白
  • 3篇免疫球蛋白G
  • 3篇
  • 2篇顺磁性
  • 2篇微球
  • 2篇磁性
  • 1篇血浆
  • 1篇乳液
  • 1篇乳液聚合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微悬浮聚合
  • 1篇细乳液
  • 1篇细乳液聚合
  • 1篇项目规划方案
  • 1篇纳米
  • 1篇纳米微球
  • 1篇教学效果
  • 1篇聚合物微球

机构

  • 4篇华侨大学

作者

  • 4篇钱浩
  • 3篇林志勇
  • 3篇张莹雪
  • 1篇吴慧丹
  • 1篇叶文虎
  • 1篇李春蛟
  • 1篇余智军
  • 1篇王胜男

传媒

  • 1篇高分子通报
  • 1篇高分子学报
  • 1篇材料导报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嗜硫类磁性聚合物微球高效分离抗体被引量:3
2010年
用微悬浮聚合技术制备微米级顺磁性的聚合物微球,并通过水解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丰富的羟基,进而通过二乙烯基砜活化,在其表面修饰2-巯基嘧啶,实现磁性微球对人体免疫球蛋白G(IgG)的特异性识别.进一步探讨了不同解吸附环境,如pH值、温度、离子种类、离子强度等条件,对这种特异性吸附行为的影响.采用此磁性分离技术后,分离抗体的纯度超过92%,抗体活性高于99%.通过连续分离工艺,IgG的分离效率达到86.8%.
吴慧丹钱浩余智军叶文虎
关键词:顺磁性免疫球蛋白G
利用项目规划方案提升《聚合物加工》课程的教学效果被引量:6
2009年
在《聚合物加工》课程中引入项目规划方案的形式,主动诱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有效提高了教学的互动性,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教学内容,加深了学生对聚合物加工机械、加工工艺、加工方法的认识,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和了解更多的现代聚合物加工手段和工艺。通过选题之间相互的比较与研讨,不但深化了教学内容,也极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启发学生对聚合物加工过程中产品配方的确定、加工机械的选择、加工工艺的分解和组合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
钱浩张莹雪林志勇
关键词:项目规划方案互动式教学
嗜硫性磁性微球技术特异性分离人免疫球蛋白G
2009年
利用微悬浮聚合技术,以二乙烯基苯、醋酸乙烯酯为单体,制备了微米级的顺磁性的聚合物微球,磁含量高于24%,饱和磁强度为16.7emu/g,平均粒径介于0.6~20μm,并在其表面修饰二乙烯基砜和2-巯基苯并噻唑。所制备的磁性聚合物微球,在低盐浓度下,依靠配基对抗体的电子-供电子(EDA)效应,可以实现磁性微球对人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G(IgG)的特异性吸附行为。在解吸附过程中,洗提液中的盐种类对分离过程产生重要影响。温度对其吸附行为的影响较小,整个分离过程可以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利用这种嗜硫性磁球分离技术,条件温和,效率较高,分离出的抗体纯度较高,且生物活性没有损失。
钱浩李春蛟张莹雪林志勇
关键词:顺磁性微悬浮聚合免疫球蛋白G
纳米磁性微球对人血浆抗体的特异性分离过程被引量:3
2011年
采用细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嗜硫磁性纳米微球,磁球粒径较小,具有灵敏的磁响应性。经嗜硫性配基(2-巯基噻唑啉)修饰后,在pH=4.0的低浓度柠檬酸缓冲液中可特异性吸附免疫球蛋白G,并实现了在较低盐浓度下被吸附抗体的有效脱附,在吸附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单分子层吸附过程。在分离过程中几乎不损伤抗体的生物活性,所分离抗体的生物活性高于99%。磁性微球的平衡吸附量为53.04mg/g,相比于微米级磁性微球的平衡吸附量(3.1mg/g),提高了17倍。
王胜男张莹雪林志勇钱浩
关键词:细乳液聚合免疫球蛋白G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