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2010-g-14)

作品数:2 被引量:30H指数:2
相关作者:胡海风杜建国许卫陈芳王登红更多>>
相关机构:合肥工业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地质
  • 2篇地质意义
  • 2篇早白垩世
  • 2篇锆石
  • 2篇花岗岩
  • 2篇白垩世
  • 2篇LA-ICP...
  • 2篇LA-ICP...
  • 2篇测年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化学特征
  • 1篇二长花岗岩

机构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安徽省地质调...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作者

  • 2篇汤金来
  • 2篇余有林
  • 2篇王登红
  • 2篇陈芳
  • 2篇许卫
  • 2篇杜建国
  • 2篇胡海风
  • 1篇王克友

传媒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岩矿测试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安徽宁国刘村二长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7
2014年
刘村岩体位于浙江安吉和安徽广德两县交界处的皖南地区,该岩体主要为浅红略带肉红色中细—粗中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岩体沿由寒武系地层组成的背斜轴部侵入。刘村二长花岗岩为具高钾、富碱、Mg#小等特征的准铝质-过铝质A型花岗岩。稀土元素的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右倾斜明显、铕谷较深。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见明显的Ti、Sr谷,曲线整体右倾,岩体整体亏损HFSE,富集LILE。主、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均表明,形成刘村二长花岗岩的岩浆源于岩石圈地幔,并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岩体岩浆演化过程中发生有磷灰石、角闪石、辉石、榍石等矿物的结晶分异作用。通过LA-ICP-MS锆石U-Pb法确定刘村二长花岗岩年龄为132.84±0.57Ma,表明该岩体形成于早白垩世,为皖南地区燕山期第二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刘村二长花岗岩形成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中国东部构造活化和构造机制由挤压开始向拉张转折的转换阶段。该区金化探异常明显,是寻找金、银、钨(钼)多金属矿的有利地段。
陈芳王登红杜建国许卫胡海风王克友余有林汤金来
关键词:二长花岗岩地球化学LA-ICP-MS锆石U-PB测年早白垩世
安徽绩溪伏岭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的精确测定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6
2013年
伏岭岩体位于安徽省南部钦杭东段北部成矿带,周边已发现很多矿床(点)。为探讨岩体与成矿的关系,本次研究采集了伏岭岩体地表新鲜花岗岩样品两件,通过LA-ICP-MS锆石U-Pb测年技术,获得采于伏岭岩体小昌溪单元的过渡部位的粗粒钾长花岗岩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29.95±0.70)Ma(n=14),MSWD=1.7,可以代表小昌溪单元的主体成岩年龄;而采于伏岭岩体的饭蒸尖单元边缘的中细粒钾长花岗岩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33.9±1.1)Ma(n=8),MSWD=1.06,不能代表饭蒸尖单元主体成岩年龄。测试结果与前人野外填图事实相矛盾,这可用岩体由边部向中心逐步冷凝结晶的事实规律得到解释,亦可解释为二者分别代表了岩体的成岩年龄和侵位年龄。伏岭岩体为燕山晚期早阶段(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较前人所得结果老10 Ma左右。本次研究采用的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精度更高,因而更能代表岩体主体形成年龄,研究认为今后有必要开展伏岭岩体与周边矿床(点)成因联系的研究,这对于矿床成因和区域成矿规律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陈芳王登红杜建国许卫胡海风余有林汤金来
关键词:LA-ICP-MS锆石U-PB测年早白垩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