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823)
- 作品数:6 被引量:42H指数:4
- 相关作者:段金菊郭阳张瑞琴赵生芳李晓霞更多>>
- 相关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医科大学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生物膜形成能力的研究
- 2014年
- 目的研究几种药物对临床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最低抑菌浓度(MIC)及其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为临床资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2年4月-2012年6月收集医院临床分离的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30株,用琼脂倍比稀释法定量分析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结果 30株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阿米卡星的耐药株数为29株,耐药率均为96.6%,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的耐药株数为26株,耐药率均为86.7%,对哌拉西林/舒巴坦的耐药株数为28株,耐药率为93.9%;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株数为19株,耐药率为63.6%;30株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均具有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且形成试验均为强阳性。结论该30株鲍氏不动杆菌均为多药耐药菌,且均具有较强的生物膜形成能力。
- 王姝云药飞张瑞琴赵生芳段金菊
- 关键词:鲍氏不动杆菌最低抑菌浓度生物膜耐药性
- 2007—2008年某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分析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对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07、2008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法分析各种抗菌药的用药频度(DDDs)。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所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属细菌进行药敏试验,用HONET5.3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07、2008年全年药物销售总金额(不含中药部分)及抗菌药物每年的销售总金额呈上升趋势,但抗菌药物比全年药物销售总金额上升的趋势明显。鲍曼不动杆菌2008年的总菌株比2007年增长了10%,亚胺培南2008年比2007年的耐药率上升幅度大,但仍对亚胺培南保持了比较高的敏感性,对其他11种常用抗菌药物敏感率均>50%,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率比2007年有不同程度的增高。结论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总体呈上升趋势。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仍保持了比较好的敏感性。加酶抑制剂类的药物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相对较低。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集中在重症监护病房、神经外科、骨科、血液科、呼吸科。
- 申俊芳段金菊
- 关键词:抗菌药耐药率
- 喹诺酮类药物与碳青霉烯类药物之间的交叉耐药性和泛耐药性的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研究由喹诺酮类和碳青霉烯类药物诱导的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之间的交叉耐药,以及与庆大霉素(CN)、头孢哌酮/舒巴坦(SCF)之间的交叉耐药情况。方法用左氧氟沙星(LEV)和亚胺培南(IPM)分别诱导3株铜绿假单胞菌菌株(1株为标准菌株,2株为野生菌株),使之耐药,通过检测LEV、IPM、CN、SCF对该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与未耐药菌株的MIC进行对比,观察药物间的交叉耐药情况。并通过对2005—2008年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的分析,进一步观察上述药物间的交叉耐药情况。结果LEV、IPM、CN、SCF对由LEV诱导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株的MIC值分别为32、16、16、32μg/ml,野生菌株的MIC值分别为16、8、8、64μg/ml和8、16、16、32μg/ml;LEV、IPM、CN、SCF对由LEV诱导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株的MIC值分别为16、16、128、64μg/ml,野生菌株的MIC值分别为8、8、8、64μg/ml;和4、16、8、64μg/ml。结论由LEV、IPM诱导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对LEV、IPM、CN、SCF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提示喹诺酮类与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滥用都可能导致广泛的细菌交叉耐药。
- 何志强段金菊赵生芳
- 关键词:喹诺酮类
-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与生物膜形成能力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8
- 2014年
-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与生物膜形成能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4-6月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42株,采用平板结合结晶紫染色法建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模型,定量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膜形成能力;采用琼脂倍比稀释法测定菌株的耐药性;概率法检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与耐药的相关性。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氨曲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高达40.5%、35.7%、28.6%,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为2.4%;41株具有生物膜形成能力,其中生物膜形成能力弱的18株占42.9%,生物膜形成能力强的23株占54.8%,1株无生物膜形成能力;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性随着生物膜形成能力增强而增强。结论绝大多数铜绿假单胞菌具有生物膜形成能力;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性与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呈正相关。
- 李晓霞郭阳张瑞琴段金菊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耐药性
- 2002—2011年某院四种革兰阳性球菌的耐药性监测被引量:2
- 2013年
- 在引起临床感染的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是一类重要的致病菌,该类细菌分布广、传播快、耐药率高,一经感染,将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因此,笔者对2002--2011年我院临床分离的4种主要革兰阳性球菌的耐药性进行监测与分析,为临床一线经验性初始治疗方案的建立提供理论指导。
- 郭阳康建邦尹冬虹宋艳段金菊
- 关键词: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性监测革兰阳性菌细菌分布
- 某院1998—2010年两种非发酵菌耐药率情况及与抗生素使用相关性分析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研究1998—2010年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两种非发酵菌耐药性水平变化情况,以及耐药率与抗生素使用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回顾性调查1998—2010年本院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两种非发酵菌分离及耐药情况,同时调查同期抗生素的使用消耗情况,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法分析抗生素的用药频度(DDDs),用SPSS13.0统计软件统计抗生素使用与细菌耐药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丁胺卡那、头孢他啶较敏感,耐药率在20%左右,对其他抗生素的耐药率都超过了30%。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耐药率上升较快,到2010年接近40%,耐药率较低的为头孢哌酮舒巴坦,但也超过了30%。统计结果显示亚胺培南、氨曲南的使用DDDs与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呈正相关;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使用DDDs与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呈正相关。铜绿假单胞菌与不同类抗生素累计DDDs之间相关性统计显示头孢类抗生素的使用与头孢哌酮、氨曲南及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之间,复方制剂的使用与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之间,碳青霉素类抗生素的使用与头孢哌酮、氨曲南及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与不同类抗生素累计DDDs之间相关性统计显示,头孢类抗生素的使用与亚胺培南、头孢噻肟及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之间,复方制剂的使用对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及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之间,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使用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头孢噻肟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之间呈正相关。结论抗菌药物的使用对两种非发酵菌造成了很大压力,耐药现象严重。
- 耿嘉阳段金菊
- 关键词:抗菌药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质类鲍曼不动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