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CTQ029)

作品数:13 被引量:154H指数:7
相关作者:赵丽梅张庆普孙艳华王亮王磊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文化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主题

  • 8篇知识
  • 6篇高校
  • 5篇团队
  • 5篇高校科研
  • 4篇科研团队
  • 4篇高校科研团队
  • 3篇社会网络分析
  • 2篇引文
  • 2篇引文网络
  • 2篇知识创新
  • 2篇知识整合
  • 2篇创新团队
  • 1篇档案
  • 1篇档案学
  • 1篇信息融合
  • 1篇信息融合模型
  • 1篇性知识
  • 1篇学科
  • 1篇学科知识
  • 1篇学科知识结构

机构

  • 8篇黑龙江大学
  • 6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哈尔滨师范大...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作者

  • 6篇赵丽梅
  • 4篇张庆普
  • 3篇孙艳华
  • 2篇刘岩芳
  • 2篇王亮
  • 2篇王磊
  • 1篇庞海燕
  • 1篇郭峰
  • 1篇于光
  • 1篇李翠霞
  • 1篇于婷
  • 1篇邹波
  • 1篇马海群
  • 1篇姜鑫
  • 1篇张晓飞
  • 1篇张滨楠
  • 1篇张伟

传媒

  • 2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档案学研究
  • 1篇情报科学
  • 1篇软科学
  • 1篇图书情报工作
  • 1篇科技管理研究
  • 1篇科学学与科学...
  • 1篇情报学报
  • 1篇科学学研究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出版科学
  • 1篇黑龙江教育(...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成员知识创新的激励机制研究被引量:43
2013年
结合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经费支持和科研管理的实践,系统研究了高校科研创新团队成员知识创新的激励机制。通过模型分析发现,团队成员知识创新的内在动机(成果的未来收益)应该成为知识创新激励机制设计的核心,团队的经费支持应该成为机制设计的补充措施。采用动态分析的视角将高校科研创新团队成员知识创新的动机分为声誉建立和声誉获利两个阶段。在声誉建立阶段,团队成员对知识创新成果未来收益进行预期而选择相应的努力水平,而声誉获利阶段是成果收益的实现阶段,同时又对未来的知识创新提供了新的预期。最后,结合当前中国科研资助的实践,提出"当期资助与未来奖励"并存的知识创新激励机制,以强化知识创新的内在动机。
赵丽梅张庆普
关键词: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创新激励机制
组织内部个体知识整合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提高个体知识整合能力能够有效的提高组织对于知识的利用效率。根据社会交换理论和组织行为理论,将知识整合行为的知识共享与知识融合与动机、态度、技术和环境等四个行为要素相结合,构建出个体知识整合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型,并提出了相应假设。通过对211名高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17.0软件和结构方程模型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和检验,最终得出信任、沟通和共享意愿对个体知识分享有正向影响作用,知识分类、知识储备和成员异质性正向影响知识融合,知识分享和知识融合之间为正相关关系。
刘岩芳于婷
关键词:知识整合知识分享知识融合结构方程模型
面向知识创新的高校科研团队内部知识整合的特征与内涵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从知识创新与知识整合的关系入手论述知识整合是实现知识创新的关键环节,揭示知识整合是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创新集体理性态势体现的内涵,并从团队成员的知识结构、团队的组织结构和团队的知识创新运行模式等方面剖析高校科研团队的特征。在上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知识整合任务、知识整合所需知识、知识整合参与人角色和知识整合模式等方面论述面向知识创新的高校科研团队内部知识整合的特征,最终从知识整合目标、知识整合过程、主体之间的知识整合关系、主体参与团队知识整合的意愿等方面论述面向知识创新的高校科研团队内部知识整合的内涵。
赵丽梅孙艳华
关键词:高校科研团队知识整合
高校科研团队创造力整合机制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团队创造力已经成为科技领域主要发展动力和创新模式,是组织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驱动因素。在较系统地分析高校科研团队创造力的内涵、构成要素、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高校科研团队创造力特征的基础上,从适应融合机制、涌现机制和协同互补机制3个方面,对高校科研团队创造力形成的整合机制进行了综合分析,最后指出,在高校科研团队创造力的形成过程中应综合运用这3种机制,充分实现个体层面和团队层面创造力的有效整合。
王磊张伟张滨楠
关键词:高校科研团队团队创造力
企业广度与深度吸收能力的形成机理与效用——基于264家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由于不同类型的知识具有不同的属性,企业只有发展出与不同类型知识特征相匹配的吸收能力,才能够提高知识吸收的绩效。本文根据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广度和深度知识特征,提出了广度和深度吸收能力的概念,基于弱连接和强连接理论,构建了广度和深度吸收能力形机理及其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运用264家企业的数据对概念模型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揭示:企业弱连接和强连接知识网络正向影响广度和深度吸收能力的形成,企业先验知识的广度正向调节弱连接知识网络与广度吸收能力的关系。企业广度和深度吸收能力都正向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其中深度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更为显著。实证结果同时揭示了影响企业弱连接和强连接知识网络形成的关键因素。
邹波郭峰熊新张晓飞
关键词:创新绩效
基于引文网络的知识扩散速度测度研究被引量:21
2014年
知识扩散速度对于知识创新效率有重要影响,在科技领域更是如此。本文分析了知识扩散的过程及知识扩散速度的内涵,以引文网络作为描述知识扩散的机理模型,结合引文自身特性,对引文网络的拓扑参数进行了定义,将引用延时赋值为边权,从而使引文网络变为了时序网络。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引文网络的拓扑结构出发,从整体和个体两个角度构建了知识扩散速度的测度指标,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整体知识扩散速度测度指标可以反映研究主题的发展速度和趋势,个体知识扩散速度测度指标可以反映某篇论文对该研究主题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本文为客观合理地评价研究主题演化过程以及科学论文的价值提供了新的思路。
王亮张庆普于光赵丽梅
关键词:引文网络
基于行为知识信息融合模型的高校科研团队内部知识整合流程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以高校科研团队成员角色及团队内部知识整合的内涵剖析为理论基础,以基于行为知识的信息融合过程模型为基本分析框架,论述了以知识创新为导向的高校科研团队内部知识整合流程,包括知识整合过程与规则。提出知识整合流程应包括知识整合目标设定、知识资源获取、知识资源识别、知识资源筛选、知识资源配置、知识重构等阶段,并对每一阶段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最后从参与约束、激励约束、保密约束、知识创新成果产权配置等方面揭示了高校科研团队内部知识整合中的行为规则。
赵丽梅孙艳华刘岩芳
关键词:高校科研团队
基于作者共被引分析的我国档案学学科知识结构探析被引量:13
2015年
作者共被引分析(ACA)是目前识别与分析学科领域知识结构的主流方法之一。本文构建了1998~2012年我国档案学领域45位核心作者的共被引关系矩阵,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了这一时期我国档案学学科知识结构。研究表明,1998~2012年这15年间我国档案学研究主要集中于8个主题领域:档案学基础理论、电子文件管理、档案工作、档案管理、档案学教育与研究、档案资源利用、档案开放与立法、档案保护技术,并进一步分析了每一主题领域的核心作者、研究范围和研究进展。
姜鑫马海群
关键词:档案学作者共被引分析社会网络分析
基于SNA的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运营中的“利益”分配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根据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成员馆之间可能存在的知识资源交互贡献关系,对成员馆在知识资源服务中的角色(知识资源寻求者和知识资源贡献者)进行定义,构建联盟内部知识资源流动的网络模型;然后从知识资源利用的角度探讨成员馆在联盟知识资源共建中的成本分摊机制。为充分发挥成员馆在知识资源服务中的积极性,提出将成员馆的优质个性化知识资源纳入联盟共性知识资源建设的范畴,并论述个性知识资源建设中的资助机制。
赵丽梅张庆普庞海燕
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利益分配机制
基于引文网络的知识流动过程与机制研究被引量:21
2014年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而知识流动对于知识创新有重要作用。从引文网络视角对知识流动相关概念进行剖析,可以总结出知识流动的类型、要素、动因;利用引文网络(P-P网络)及其对引文属性映射而形成的期刊互引网络(J-J网络)和作者互引网络(A-A网络),可以描述显性知识流动和隐性知识流动过程,并建立多层面知识流动网络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揭示知识流动的过程和复杂机制,包括选择机制、互惠机制及演化机制以及上述机制在不同的网络中所反映出来的特征,对丰富知识流动理论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王亮张庆普
关键词:引文网络知识流动显性知识隐性知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