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GL085)
- 作品数:8 被引量:54H指数:4
- 相关作者:吴开松李默然周薇李华胤胡新丽更多>>
- 相关机构:中南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社会公平感、愤怒情绪与群体性事件的关系探讨被引量:8
- 2016年
- 将社会公平细化为制度公平、权利公平、分配公平、互动公平、弱势公平五个维度,将愤怒情绪细化为特质愤怒(愤怒气质和愤怒反应)与愤怒表达(对内表达、对外表达、对外控制和对内控制)两个维度,并分析和探讨这些维度与群体性事件意愿的关系,研究发现:社会公平感与激烈型?温和型群体性事件意愿显著负相关,愤怒表达与这两种群体性事件意愿显著正相关,特质愤怒只与激烈型群体性事件意愿显著正相关;弱势公平可以很好地预测温和型群体性事件意愿;权利公平可以很好地预测激烈型群体性事件意愿。中介分析发现愤怒表达在社会公平感与激烈型群体性事件之间起中介作用。
- 李华胤
- 关键词:愤怒情绪群体性事件
- 论需求导向型的民族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被引量:13
- 2011年
- 大多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呈现非均衡状态。民族地区农村公共产品受经济落后、生态脆弱、政治敏感以及军事敏感的影响而具有特殊性。基于需求导向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是促进民族地区农村和谐发展与社会稳定,考验民族地区基层政府执政管理能力的关键。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和平乡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表明,亟需构建需求导向型的民族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 吴开松周薇
- 关键词:民族地区农村公共产品农民需求
- 信息技术对政府决策的影响研究综述被引量:3
- 2013年
- 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信息技术对不同层级组织(战略层、管理层和业务层)决策的影响,系统梳理了信息技术对政府决策信息、决策权分配、决策过程及决策参与等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展望和提出了未来信息技术对政府决策影响的研究方向:用实证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信息技术对政府决策信息、决策过程及决策参与的影响;进一步丰富公共管理学的政府治理模式理论,验证信息技术互补机制假说;将信息技术有效应用于政府决策中,促进信息技术在政府决策及公共组织中的最大化利用。
- 胡新丽
- 关键词:电子政务信息技术政府决策政府治理
- 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权变领导能力研究被引量:7
- 2011年
- 社会转型时期民族地区群体性突发事件频发,基层政府领导的应对能力直接关系到事件的处置成效。而其特殊性导致了僵化的应对方式,表现在:应对量度缺失化、处置目标刚性化、处理手段简单化。而民族地区的法律规定、行政特色和政治环境则为权变领导提供了现实依据。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应从制度建设、人本管理、学习积累三方面来提升权变领导能力。
- 李默然吴开松
- 关键词:民族地区基层政府群体性突发事件权变
- 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参与主体的心理学分析
- 2011年
- 当前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参与主体可分为四大类:直接利益相关者、报复社会者、跟风者和观望者,每一类别都具有独特的心理特征。群体动力学理论能有效诠释群体性突发事件,依据动力学路径,应把握不同力场形成时机,消除社会场形成条件、利用心理场中的瓦解力,减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
- 李默然吴开松
- 关键词:群体性突发事件群体心理
- 中国民族地区县级电子政务平台服务能力实证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民族地区县级政府电子政务平台建设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从形式和内容上正在逐步丰富和完善,在信息检索、在线办事、交流互动等服务功能发挥方面基本与当地人民群众的认知和需求相匹配,但是尚存在对电子政务建设认识与投资不足、缺乏统一规划、基础条件比较落后、电子政务人才缺乏等问题。民族地区县级电子政务建设应从转变观念入手,把它纳入行政改革和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总体规划中,整合多元主体参与共建,制定统一标准,实行政府流程再造,提高电子政务的服务绩效。
- 吴开松
- 关键词:民族地区县级政府电子政务
- 社会资本与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管理创新被引量:19
- 2012年
- 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管理创新作为国家社会管理创新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有其自身特点:基层政府社会管理创新能力的有限性与民众需求的无限性,社会资本的丰富性与物质资本的稀缺性,创新内容的现代性与方法手段的传统性。在当代的社会发展中,我们仍然需要重视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存与发展中积累起来的传统社会资本的价值,不能使传统社会资本存量降低甚至流失。通过社会资本的建设来增强各民族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解决国家公共产品供应不足的问题。尽管社会资本对一个社会的运行和发展有重要的价值,但社会资本也不是越大越好。
- 吴开松
- 关键词:社会资本社会管理社会管理创新民族地区
- 交通事故型群体性事件的演变路径与防治对策——基于安徽省潜山县黄柏镇9.16事件的分析
- 2015年
- 为分析交通事故型群体性事件的演变路径与防治效果,以2014年发生于潜山县黄柏镇境内的9.16恶性交通事故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为例展开分析。研究表明,本次事件既呈现了一般交通事故型群体性事件的演化路径,也诱发了独特的次生群体性事件。本次事件中政府采取警力前置的方式工具化处理受害者以及采取会催生群众产生政府包庇肇事者联想的行为是引发死者亲属及围观群众采取堵路、拦车及围攻警察等群体行动的重要原因。进一步分析表明,此次事件中政府在采取措施防范事件发生、督促肇事者出面并道歉、领导亲临现场安抚群众、预防次生事件发生、慎用警力抗击群众及有效回应网络舆情等方面都作为不够,值得政府反思。
- 方付建
- 关键词:交通事故群体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