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70840)
-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4
- 相关作者:曾庆仁言敢威张祖萍龚燕飞章洁更多>>
-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天津农学院南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寄生虫病细胞工程学免疫防治研究被引量:3
- 2002年
- 寄生虫病细胞工程学免疫防治研究,经历了20余a,首先在中国获得成功。在国家 九五"两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支持下,建立了猪囊尾蚴CC-97细胞系,研制成功了猪囊尾蚴细胞疫苗;2000年以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基金支持下,日本血吸虫幼虫———毛蚴、尾蚴和成虫细胞体外培养相继获得成功,开创了血吸虫病细胞工程学免疫防治的新局面。
- 张中庸李靓如张京曾宪芳易新元言敢威曾庆仁马春艳吴莲英章洁
- 关键词:免疫防治寄生虫病细胞疫苗日本血吸虫
- 日本血吸虫成虫体外传代培养细胞的生物学鉴定被引量:13
- 2006年
- 本研究结果显示:血吸虫成虫细胞在体外培养中呈半悬浮聚集生长状态,4代内的培养细胞及冻存复苏细胞存活率达90%,并在各代培养中均可见细胞分裂相;传5代细胞的染色体核型为8对16条。超微结构既观察到形态正常细胞,也可见形态异常细胞。表明1640-40特定培养基对血吸虫成虫中的部分细胞体外传代培养获得成功。
- 刘伟曾铁兵曾庆仁蔡春张祖萍龚燕飞蔡力汀张顺科徐锡萍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细胞传代培养染色体核型
- 日本血吸虫尾蚴细胞体外培养研究
- <正> 目的:为了利用细胞工程学技术研究日本血吸虫的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问题,我们致力于建立一个无限增殖的日本血吸虫尾蚴细胞系。寄生虫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是进行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以及发育生物学、药理学、免疫学和其他...
- 张中庸曾宪芳李靓如易新元张京言敢威曾庆仁章洁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日本血吸虫尾蚴细胞培养
- 文献传递
- 日本血吸虫毛蚴细胞体外培养研究
- <正> 目的:为了利用细胞工程学技术研究日本血吸虫的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问题,我们致力于建立一个无限增殖的日本血吸虫毛蚴细胞系。寄生虫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是进行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以及发育生物学、药理学、免疫学和其他...
- 张中庸曾宪芳李靓如易新元张京言敢威曾庆仁章洁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日本血吸虫毛蚴细胞培养
- 文献传递
- 日本血吸虫童虫细胞体外培养条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0
- 2005年
-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童虫细胞体外培养条件。方法选取转铁蛋白、核苷酸、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黄体酮以及非必需氨基酸与维生素组合等5种促进细胞增殖的因子作为考察因素,每种因素选取添加与不添加两个水平,采用正交设计,以RPMI-1640为基础培养液,配制16种条件培养基对日本血吸虫童虫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通过动态观察和AKP组化染色法及直观法分析法获得不同培养条件影响细胞增殖和细胞活力的结果。结果第2,4,9,13,14孔中的组织出现明显的细胞增殖现象,其细胞AKP检测值也相应较高,各孔中培养细胞的AKP值经直观分析表明促进细胞增殖最佳因素组合为C1B1A1,即转铁蛋白、核苷酸、bFGF。结论转铁蛋白、核苷酸、bFGF对日本血吸虫童虫细胞增殖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 龚燕飞曾庆仁张祖萍林雪迟蔡力汀言敢威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童虫B-FGF细胞体外培养AKP种条
- 日本血吸虫成虫细胞体外培养研究
- <正> 目的:为了利用细胞工程学技术研究日本血吸虫的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问题,我们致力于建立一个无限增殖的日本血吸虫成虫细胞系。寄生虫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是进行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以及发育生物学、药理学、免疫学和其他...
- 李靓如易新元张中庸曾宪芳张京言敢威曾庆仁章洁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日本血吸虫成虫细胞培养
- 文献传递
- 日本血吸虫幼虫——毛蚴、尾蚴和成虫细胞体外培养获得成功被引量:1
- 2002年
- 张中庸曾宪芳李靓如易新元张京言敢威曾庆仁章洁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幼虫毛蚴尾蚴体外培养
- 日本血吸虫尾蚴细胞的传代培养及抗原性检测被引量:5
- 2002年
- 目的 探索体外培养日本血吸虫尾蚴细胞的增殖与传代技术。 方法 无菌收集日本血吸虫活尾蚴5 000~10 000条,置于含有10%胎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基中,用组织刀快速割切尾蚴使成组织碎裂物,加入250 U蟹胶原酶在26℃下孵育30 min,然后离心去酶,加入含有青霉素(100 U/ml)、链霉素(O.1 mg/ml)、两性霉素B(0.25μg/ml)和适量促细胞生长物的RPMI 1640改良培养基中作原代培养,当贴壁细胞增殖长满瓶底时,以1:2的接种率进行传代培养;获取第5代培养细胞作ELISA检测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中抗体。 结果 在原代培养的第3天可见尾蚴组织的周围有呈单个存在或索状排列的发亮细胞,第10天可见单层细胞形成,第14天贴壁细胞长满瓶底并作传代培养;在传代培养中可见细胞呈均匀生长,每7~14 d传代一次;用第5代培养细胞作抗原,检测31例患者的阳性率为90.3%,检测30名正常人血清的假阳性率为6.7%。 结论 日本血吸虫尾蚴细胞体外传代培养至第5代,可用于免疫学研究。
- 张中庸李靓如曾宪芳易新元曾庆仁言敢威章洁张京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传代培养
- 日本血吸虫染色体核型及其G带带型分析被引量:8
- 2004年
- 目的 探索日本血吸虫染色体的制作及其G带显带方法 ,进一步分析其染色体核型和G带带型特征。 方法日本血吸虫 18d童虫 ,经 2 0 μg/ml的秋水仙素溶液培养后剪碎 ,经消化、低渗和固定等处理 ,然后作滴片、烤片、胰酶消化和Giemsa染色显G带 ,最后在光镜下观察并测量染色体大小 ,显微摄像 ,分析染色体核型及其G带显示的特征。 结果 日本血吸虫染色体数 2n =16,按大小顺序排列分为 3组 :大型 1~ 2号为A组 ,其中 2号为性染色体 ,中型 3~ 5号为B组 ,小型 6~ 8号为C组 ,其核型公式为 2n =6st +8sm +2m ;各对染色体均显示出各自特征性的G带。 结论 本研究采用 2 0 μg/ml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日本血吸虫童虫 ,能获取较理想的染色体图像 ,进一步证明血吸虫核型为 2n =16,n =8,多倍体亦可见。此外 ,对日本血吸虫染色体G带显示特征作了初步分析。
- 龚燕飞曾庆仁张祖萍刘艳平
- 关键词:染色体核型G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