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科技厅科技促进新农村建设计划项目(2009-N-503)
-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3
- 相关作者:郭连云赵恒和张东杰更多>>
- 相关机构:青海省海南州气象局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青海省科技厅科技促进新农村建设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水热因子对三江源高寒草地牧草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为了研究水热因子对三江源高寒草地牧草产量的影响,对青海省三江源区兴海县高寒草地1999—2009年的牧草产量与同期降水和温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牧草产量与生育期内6月份的积温在0.05水平上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79 3;与4月份降水量、生育期总降水量以及年降水量在0.05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65 8、0.649 30、.586 4;与8月降水量在0.10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04 2。对牧草产量与生育期间水分和热量各因子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降水因子对牧草产量起正向促进作用,热量因子对牧草产量起负向作用。
- 张东杰
- 关键词:高寒草地牧草产量
- 三江源区高寒草地牧草生长季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牧草生育期长度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1年
- 利用1999-2010年青海省三江源区西北针茅牧草生育期观测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分析了牧草生长季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牧草生育期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三江源区兴海高寒草地牧草生长季(4-9月)平均气温以0.36℃/10 a的速度升高,降水量以148.6 mm/10 a的速度极显著增多,日照时数以7.7 h/10 a的速度微弱增加,总的气候趋势呈现出"暖湿"特征,对高寒草地牧草的生长发育极为有利。(2)西北针茅牧草的各生育期长度,0℃-返青期日数、返青-抽穗期日数、开花-成熟期日数、成熟-黄枯期日数均表现逐年缩短的变化趋势,其中成熟-黄枯期日数显著缩短。抽穗-开花期日数则呈逐年延长的趋势。(3)对西北针茅牧草0℃-返青期日数,2月降水量、1月平均气温、累计日照时数的影响最大;对返青-抽穗期日数,累计降水量影响较大;对抽穗-开花期日数7月上旬降水量和累计日照时数影响大;对开花-成熟期日数影响较大的有7月中旬、下旬和8月上旬的平均气温以及累计温度;对成熟-黄枯期日数影响最大的气候因子是8月、9月中旬的平均气温、≥5℃日平均气温终日日数和累计降水量和累计日照时数。
- 魏占雄郭连云谢卫东
- 关键词:气候变暖生育期
- 气象要素对高寒针茅草原产草量的影响评价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对西北针茅(Stipa krylovii)生育期的温度、降水、日照、积温、地温等气象要素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各气象要素对牧草产量的影响。【方法】以西北针茅牧草生育期间的逐日气象资料和草原全部牧草的产量为基础资料,运用积分回归的差分形式,计算了影响西北针茅产量的旬平均气温、≥0℃积温、5cm地温、10cm地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的影响系数,构建了影响西北针茅产量的气象要素评价模型,并进一步计算了产量影响指数,用于衡量西北针茅生育期各气候因子对最终产量的影响。【结果】各气象因素中,对高寒草地西北针茅牧草产量影响最大的是降水量,6月中旬、7月上旬和8月中旬降水量对牧草产量的影响指数达1150.73~1470.66kg/hm2,5月中旬至6月上旬、6月下旬、7月中旬至8月上旬降水量对牧草产量的影响指数为491.72~819.01kg/hm2;其次是日照时数,4月上中旬、5月中下旬、8月各旬日照时数对牧草产量的影响指数为347.90~668.17kg/hm2;第3是≥0℃积温,4月中旬至6月上旬、8月下旬≥0℃积温对牧草产量的影响指数达207.32~486.40kg/hm2;第4是旬平均气温,4月中下旬和7月中旬的旬平均气温可以造成146.22~173.76kg/hm2的产量波动;第5是地温,5月中旬至6月中旬,5和10cm地温对牧草产量的影响指数分别为42.46~62.55kg/hm2和41.46~51.63kg/hm2。【结论】降水量对高寒草地西北针茅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日照时数,第3是≥0℃积温,第4是旬平均气温,5和10cm地温对西北针茅产量影响较小。
- 郭连云赵恒和蓟尚玛
- 关键词:气象要素积分回归产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