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271028)

作品数:12 被引量:111H指数:7
相关作者:吴世华王淑荣郑修成景志红黄唯平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郑州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理学
  • 5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篇催化
  • 4篇一氧化碳
  • 4篇纳米
  • 3篇性能研究
  • 3篇气敏
  • 3篇气敏性
  • 3篇纳米粉
  • 3篇纳米粉体
  • 3篇粉体
  • 2篇氧化铈
  • 2篇气敏性能
  • 2篇负载型
  • 2篇Α-FE2O...
  • 2篇SNO
  • 2篇CO氧化
  • 2篇CUO
  • 2篇催化剂
  • 1篇氧化铜
  • 1篇氧化锡
  • 1篇乳液法

机构

  • 10篇南开大学
  • 3篇郑州大学
  • 3篇曲阜师范大学

作者

  • 10篇吴世华
  • 7篇王淑荣
  • 6篇郑修成
  • 4篇黄唯平
  • 4篇景志红
  • 3篇王向宇
  • 3篇张守民
  • 2篇于丽华
  • 2篇王燕
  • 1篇王淑萍
  • 1篇石娟
  • 1篇张晓丽

传媒

  • 3篇无机化学学报
  • 2篇物理化学学报
  • 2篇石油化工
  • 1篇应用化学
  • 1篇化学进展
  • 1篇Chines...
  • 1篇Journa...
  • 1篇Chemic...
  • 1篇第五届全国环...

年份

  • 2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uO/CeO2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
2004年
采用浸渍法制备CuO/CeO2,运用微反-色谱装置以及HRTEM、XRD、TPR等手段对试样进行了催化活性及结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单纯的CuO几乎没有催化活性,单纯的CeO2的催化活性也很低.而CuO/CeO2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则大大提高.
郑修成王淑萍王淑荣张守民黄唯平吴世华
关键词:CEO2CO氧化
纳米晶γ-Fe_2O_3的微乳液法制备及其气敏性被引量:3
2007年
采用NaOH/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甲苯/水和NaOH/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三氯甲烷/正丙醇/水2种微乳液体系制备了γ-Fe_2O_3纳米粉体,并对其气敏性能进行了研究和讨论。用FT-IR、XRD和TEM测试技术对纳米粉体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选用DBS和CTAB作为表面活性剂,在W/O分别为10.77和10.56的条件下均可获得粒径为4~5 nm的球形γ-Fe_2O_3纳米颗粒。由于获得的γ-Fe_2O_3纳米颗粒表面均有残余的表面活性剂存在,导致产物颗粒之间不易团聚,粒径较小。由2种微乳液体系制备的γ-Fe_2O_3纳米粉体制作的气敏元件,对体积分数为0.1%的乙醇的灵敏度分别为12.5和23.8,并测得元件DBS的响应-恢复时间分别为20和30s;元件CTAB的响应.恢复时间分别为15和47 s。元件的灵敏度与所测气体的浓度呈线性关系。
景志红吴世华
关键词:Γ-FE2O3纳米粉体微乳液法气敏性
CO oxidation over various ceria supported copper oxide nano-catalysts
Ceria particles prepared via different processes and commercial ceria were used as supports to prepare CuO/CeO...
Xiucheng Zhenga, Chengyuan Yuana, Chunyan Yanga, Wenhao Yea, Xiangyu Wanga, Shihua Wub a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Catalysis,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52, China b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China
关键词:CERIA
文献传递
不同CuO/CeO_2催化剂上CO低温氧化反应被引量:27
2005年
分别用热解硝酸铈法和浸渍法制备了不同物性的CeO2粉体和相应的CuO/CeO2催化剂,并用XRD,HRTEM和TPR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利用微反-色谱装置考察了其催化CO低温氧化的活性.结果表明,热解温度影响CeO2的物性(形貌、粒度大小及分布等).相同条件下,不同物性的CeO2载体上CuO的负载情况不同,500℃热解获得的CeO2载体上非晶态CuO负载量最高,相应的CuO/CeO2催化剂活性也较高.非晶态CuO一部分进入CeO2晶格,另一部分高度分散于CeO2表面上.焙烧温度较低时(≤600℃),催化剂活性受焙烧温度的影响较小,而高温(800℃)焙烧后,催化剂则因载体粒度增大和CuO烧结团聚等因素导致催化活性明显降低.
郑修成张晓丽王淑荣于丽华王向宇吴世华
关键词:氧化铈氧化铜负载型催化剂物性一氧化碳
负载型金属CO氧化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3年
本文结合近年来我们的研究工作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了负载型金属CO氧化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展望了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以及应用前景。
郑修成黄唯平张守民王淑荣吴世华
关键词:负载型一氧化碳
不同形态的α-Fe_2O_3纳米粉体的水热合成、表征及其磁性研究被引量:21
2005年
Four different hematite (-Fe2O3) nanopowders with various morphologi 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in the presence of surfactant (HPC) via hydrothermal ro ute at 180 ℃, using four kinds of iron salts, Fe2(SO4)3, FeC2O4, FeSO4 and (NH4 )3Fe(C2O4)3, as precursor materials. The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X-ray diffraction (XR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graph (TEM), Fourier transf 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and magnetization measurements. The hysteresis measurements show that the products exhibit weak ferromagnetic property at room temperature.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different precursor materials and the pres ence of the surfactant ar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exert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 he morphologies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products.
景志红王燕吴世华
关键词:Α-FE2O3水热合成纳米粉体FESO4HPC
Cu/CeO2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分别采用热解法和浸渍、还原法制备了CeO2纳米粉体和Cu/CeO2催化剂,运用HRTEM,XRD等分析手段对制备的试样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利用微反-色谱装置考察了其催化低温CO氧化活性.结果表明,Cu/CeO2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远远高于单纯的CuO和CeO2粉体.较高的催化剂预处理温度对提高Cu在CeO2上的分散度有利,进而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但是过高的预处理温度致使粒度增大、Cu-CeO2相分离,催化活性反而降低.
郑修成王向宇王淑荣吴世华
关键词:二氧化铈一氧化碳
Au/SnO_2的制备及其低温CO氧化催化性能被引量:13
2004年
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不同金含量的Au/SnO2催化剂.采用XRD和UV—Vis等手段对催化剂样品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沉积溶液的pH值、金的负载量、焙烧温度和气氛等对Au/snO2催化CO氧化活性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沉积溶液的pH=9~10时,所制得的金属金的平均粒径最小;随着金的负载量的增大,金属金的粒径增大,Au/SnO2的催化活性降低;在所研究的条件下,Au/snO2前驱体在空气中473K下焙烧4h,得到的催化剂活性最高;在氢气中373 K下处理2h的Au/SnO2的催化活性在所有样品中是最高的.
王淑荣吴世华石娟郑修成黄唯平
关键词:一氧化碳催化活性
非贵金属催化剂上CO氧化的研究与进展被引量:17
2006年
非贵金属催化剂催化CO氧化反应研究,不仅拓展了非贵金属的应用,而且为探求可替代贵金属催化CO氧化反应的催化剂提供了新机遇,成为当前催化研究中的热点课题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铜、钴等非贵金属催化剂体系催化CO氧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郑修成王向宇于丽华王淑荣吴世华
关键词:非贵金属CO氧化
不同方法掺杂Au对纳米α-Fe_2O_3气敏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06年
分别采用共沉淀法、浸渍法、紫外辐照法制备了掺杂不同Au含量的α-Fe2O3纳米粉体,并制作了旁热式厚膜型气敏元件.用XRD、TG-DTA和TEM技术对纳米晶的晶型、晶粒大小及形貌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掺杂方法、Au含量及焙烧温度对α-Fe2O3气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三种方法掺杂适量Au后,都使α-Fe2O3的气敏性有了显著提高,其中采用共沉淀法,在400℃焙烧的Au质量分数为1.5%的α-Fe2O3的气敏性最佳.
王燕景志红吴世华黄唯平张守民王淑荣
关键词:Α-FE2O3掺杂气敏性能共沉淀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