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2CB412409)

作品数:42 被引量:928H指数:20
相关作者:翟世奎郑丙辉许淑梅张晓东张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天文地球
  • 1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8篇长江口
  • 14篇沉积物
  • 9篇海域
  • 7篇表层沉积物
  • 4篇地球化
  • 4篇地球化学
  • 4篇营养化
  • 4篇生态系统
  • 4篇重金
  • 4篇重金属
  • 4篇柱状沉积物
  • 4篇邻近海域
  • 4篇近海
  • 4篇近海域
  • 4篇富营养化
  • 3篇水生
  • 3篇粒度
  • 3篇长江口海域
  • 2篇地球化学特征
  • 2篇多环芳烃

机构

  • 2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3篇中国环境科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暨南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不来梅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中国水电工程...
  • 1篇国家地理频道
  • 1篇青岛市公安局

作者

  • 21篇翟世奎
  • 11篇郑丙辉
  • 8篇许淑梅
  • 7篇张晓东
  • 5篇孟伟
  • 5篇于增慧
  • 5篇张远
  • 5篇张爱滨
  • 5篇张怀静
  • 4篇吕晓霞
  • 4篇卢海建
  • 4篇孔海南
  • 3篇刘鸿亮
  • 3篇李春杰
  • 3篇陈雪初
  • 3篇富国
  • 3篇董爱国
  • 3篇田自强
  • 3篇郭志刚
  • 2篇刘莹

传媒

  • 7篇海洋地质与第...
  • 5篇海洋学报
  • 4篇生态学报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海洋科学
  • 2篇环境污染与防...
  • 2篇海洋地质动态
  • 2篇海洋通报
  • 2篇水资源保护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水利学报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地球化学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环境化学
  • 1篇生态科学
  • 1篇人民黄河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14篇2007
  • 4篇2006
  • 10篇2005
  • 3篇2004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22
2010年
根据三峡水库一期蓄水3 a后(2006年)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样品中元素(Cd,Cr,Cu,Pb,Zn,Al,As,Ca和Sr等)质量比和黏土组分百分含量,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分析了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Cd,Cr,Cu,Pb,Zn和As)的污染程度,评价了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的环境质量现状,定量分析了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的潜在生态风险程度,并结合2003年的资料,讨论了三峡水库一期蓄水3 a后长江口海域的环境变化。结果表明,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环境质量状况良好,6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程度排序为:As>Cr>Cd>Zn>Cu>Pb;表层沉积物的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为"轻度",6种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程度排序为:Cd>As>Cu>Cr>Pb>Zn。从区域差异来看,杭州湾口外泥质区和长江口外东北偏北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As,Cr,Zn,Cu和Pb)的污染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出现相对高值。从元素差异来看,Cd的污染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高值区的分布明显异于其他重金属元素,说明Cd存在与其他重金属元素不同的富集机制,很可能是因为Cd更易受悬浮体浓度、有机质含量以及水体盐度的影响。与2003年的资料相比,三峡水库一期蓄水3 a后(2006年)表层沉积物总体潜在生态风险程度和重金属元素(除Cd之外)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的高值区均未发生显著变化。
董爱国翟世奎于增慧韩东梅
关键词:沉积物长江口重金属元素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长江口及毗邻海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被引量:25
2011年
借鉴压力-状态-响应指标结构模型,构建了长江口及毗邻海域的由年径流量波动比、年泥沙量波动比、入海段面CODMn、DO超标率、COD超标率、DIN超标率、DIP超标率、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浮游动物桡足类密度比例、浮游植物甲藻种类比例、类大肠菌群超标率等22个敏感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5级评价标准,建立了基于最大熵的河口生态系统健康模糊评价模型。运用该模型对长江口生态系统健康的现状、变化趋势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目前长江口处于亚健康状态。本文可为长江口综合整治及其他河口同类生态建设工程提供参考。
周晓蔚王丽萍郑丙辉
关键词:长江口及毗邻海域
低光照度对源水中铜绿微囊藻增殖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5
2007年
研究了不同光照度条件下铜绿微囊藻在源水中的增殖趋势.结果表明,以灭活源水为培养基,培养周期13d,在23℃时,当光照度≤500lx,铜绿微囊藻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其比增值速率(μ)为负数,呈衰亡趋势;在28℃时,当光照度≤200lx,最大藻现存量较4300lx时削减70%以上.以未灭活源水为培养基,23℃时,发现铜绿微囊藻逐渐消亡,这与微型浮游动物的大量出现有关.
陈雪初孙扬才曾晓文李春杰孔海南
关键词:光照度源水铜绿微囊藻
三峡水库蓄水后氮、磷营养盐的特征分析被引量:72
2005年
根据2004年4月调查结果,对三峡库区二期蓄水后的氮、磷营养盐浓度及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期蓄水后水体总磷、总氮的质量浓度平均为0.083 mg/L、1.56mg/L,其中总溶解性磷比例介于32%~82%,总溶解性氮为72%~95%.总磷浓度受蓄水的影响较大,坝前区总磷浓度在蓄水后显著降低,ρ(N)/ρ(P)值提高.由于氮、磷营养盐浓度偏高,库区水体在二期蓄水后呈现富营养化趋势.营养盐浓度对不同类型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蓄水后长江干流为贫营养和中营养状态,而部分支流回水段已达到了富营养化程度,存在潜在的水华爆发现象.
张远郑丙辉刘鸿亮富国罗专溪
关键词:蓄水富营养化三峡水库
长江口外海域岩心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被引量:4
2009年
对长江口外海域Y16站岩心沉积物中元素含量和粒度组成进行了分析,并通过137Cs测定了年龄。结果表明,该岩心沉积物中元素含量在垂向上的变化与沉积物粒度组成的变化密切相关,根据元素含量的变化特征可将其分为3段:1966年之前、1967—1989年和1990—2006年。R型因子分析表明,影响该岩心沉积物中元素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为陆源物质供给。另外,生物沉积作用和人为污染对部分元素含量的变化有一定影响。元素含量的变化特征在前两个阶段主要与流域自然过程相联系,在后一阶段(1990—2006年)人为污染对沉积物中Pb和Zn元素含量的变化有所影响,但这种影响在长江大量输沙的背景下被明显减少。目前,由于长江输沙量的大幅下降(2006年长江输沙量仅为0.85亿t)以及人为污染影响程度的增强(煤、石油燃料消耗的持续增加以及工业的持续发展),未来长江口海域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情况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董爱国翟世奎Zabel Matthias于增慧褚忠信
关键词:重金属地球化学人为污染长江口
东海泥质区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分布被引量:29
2005年
以GC/ECD内标法定量测定了东海近岸泥质区、远岸济州岛西南泥质区和冲绳海槽共19个表层沉积物样中21种有机氯农药的含量.结果表明,有机氯农药在所有样品中均有检出,东海泥质区已有人类污染物的明显记录.研究区平均总有机氯农药分布特征为沿岸泥质区南部>沿岸泥质区北部>冲绳海槽>济州岛西南泥质区.冲绳海槽中HCHs含量高且其分布特征显著区别于陆架泥质区,显示该区域这一污染物源可能与陆架区有所不同.(DDD+DDE)/DDT比值显示东海泥质区DDT类农药的污染物还比较新.与国内其他地区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含量相比,东海泥质区有机氯农药污染属较低水平.
张宗雁郭志刚张干李军池继松
关键词:有机氯农药表层沉积物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度划分及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9
2007年
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30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粒度进行了粒级划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各粒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物最高含量粒级——粉砂(粒径4-63μm,含量大于50%)并非组成沉积物的主体粒级,<16μm的细粉砂及黏土粒级才是研究区的主体粒级,含量在50%-80%之间,能代表粒径频率分布的中心趋向和平均搬运动能情况。16μm是研究区沉积物粒度性质的一个分界点。通过对表层沉积物粒级的研究还发现研究区沉积物粒度粒级含量变化具有明显的规律性:4-8μm,8-16μm细粉砂粒级百分含量的变化规律与<1μm,1-2μm,2-4μm粒级(细分的黏土粒级)完全一致,与>16μm的各粒级之间不相关或呈强的负相关关系;16-32μm、32-63μm粗粉砂粒级含量的变化规律与63-125μm,125-250μm,>250μm粒级(细分的砂粒级)的变化规律呈弱相关或弱负相关关系,与<16μm的各粒级的变化规律不相关。对沉积物粒度的不同组分研究有助于对沉积动力环境和元素的“粒度效应”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许淑梅张晓东翟世奎卢海建
关键词:粒度表层沉积物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
渤海湾水环境氮、磷营养盐分布特点被引量:33
2005年
秦延文孟伟郑丙辉雷坤苏一兵张雷
关键词:水体柱状沉积物
荧蒽与铜对三角褐指藻的单一和联合毒性被引量:8
2007年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多环芳烃荧蒽和铜对三角褐指藻的单一和联合毒性。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所测试的浓度范围内,荧蒽(0-O.315μg/mL)和铜(0~1.262μg/mL)分别对该藻的生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且都呈现较好的剂量-效应关系;其中当荧蒽浓度升高至0.079μg/mL或铜离子浓度升至0.317μg/mL时,开始明显抑制藻种群的增殖。经回归分析求得荧蒽和铜对三角褐指藻的72hEC50分别为(0103±0.009)μg/mL和(0.531±0.037)μg/mL。在联合毒性实验中,定义0.5×EC50(荧蒽)+0.5×EC50(铜)=1个毒性单位(TU)。荧蒽和铜混合后,对三角褐指藻的72hEC50为(1.093±0.085)TU,其联合毒性效应方式表现为拮抗作用。
王丽平郑丙辉孟伟
关键词:多环芳烃荧蒽三角褐指藻联合毒性
“数字海底”数据库:海底多源综合数据的集成与管理方法研究被引量:12
2005年
回顾了近几年海底资料信息化的发展概况,在全面分析海底数据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先进的数据库管理系统ORACLE以及空间数据引擎SDE,对海底数据的存储组织结构、分布-集中式数据库体系、归一化空间库技术以及海底元数据管理结构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系统地提出了一套海底综合数据的整合方法,在物理上和逻辑上对其进行有效的集成和表达,统一组织管理这些海底数据资源。同时,应用该海底数据集成与管理方法,建设以渤海工程地质数据为主的渤海范围内的海底综合数据库,实现了来自不同单位、不同专业领域的海量海底数据的整合,满足渤海油田工程地质环境探测和海洋工程建设的实际应用需求。
苏天赟刘保华翟世奎梁瑞才郑彦鹏
关键词:数据库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