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382)

作品数:12 被引量:53H指数:5
相关作者:蒋莉张晓萍李欣苑爱云胡越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青岛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惊厥
  • 7篇海马
  • 6篇神经元
  • 5篇惊厥持续状态
  • 4篇凋亡
  • 4篇年龄
  • 4篇细胞
  • 3篇膜电位
  • 3篇脑损伤
  • 3篇海马神经
  • 3篇海马神经元
  • 3篇后海
  • 3篇大鼠海马
  • 3篇BCL-2
  • 2篇凋亡调控
  • 2篇凋亡调控基因
  • 2篇凋亡调控基因...
  • 2篇调控基因
  • 2篇调控基因表达
  • 2篇营养因子

机构

  • 1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青岛市妇女儿...

作者

  • 12篇蒋莉
  • 6篇张晓萍
  • 5篇李欣
  • 5篇苑爱云
  • 4篇胡越
  • 2篇郭艺
  • 2篇张明
  • 1篇胡湛棋
  • 1篇何志慧
  • 1篇蔡方成
  • 1篇陈琼
  • 1篇侯梅
  • 1篇刘官信
  • 1篇李听松
  • 1篇王贞

传媒

  • 2篇中国康复理论...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细胞生物学杂...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血清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形态与膜电位被引量:6
2007年
分离新生Wistar鼠海马,采用添加B27的无血清培养液进行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动态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学变化;通过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检测神经纤丝(NF)的表达,进行神经元鉴定及纯度计算;采用电位敏感的荧光探针标记神经元,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上动态监测去极化剂KCl作用前后膜电位的变化,观察神经元电生理反应。结果表明:此方法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可在体外存活20天以上,9~14天为发育最成熟阶段,培养7天神经元纯度达90%。KCl作用于细胞后胞内荧光强度增强,细胞迅速去极化。本培养方法在体外获得高纯度的海马神经元并延长体外存活时间,且显示出神经元的电生理反应特性。
张明郭艺蒋莉刘官信
关键词: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膜电位
持续惊厥后海马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4
2006年
目的观察持续惊厥(statusconvulsion,SC)发作后海马神经细胞内BDNF、NGF表达的规律,探讨年龄、惊厥持续时间对BDNF、N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幼年和成年Wistar鼠诱发SC,分别于30minSC及3hSC后不同时间点处死实验动物。采用免疫组化观察海马表达BDNF、NGF的细胞类型与定位,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对海马BDNF、NGF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①Wistar鼠BDNF、NGF主要分布于齿状回颗粒细胞和锥体细胞。②SC后,幼年和成年鼠海马BDNF、NGF的表达均呈增加趋势。但NGF增加的水平和持续时间均较BDNF明显为低,呈现双相升高的特点。③海马BDNF的表达与惊厥时程呈正相关性;而NGF表达却并未随惊厥时间的延长而增加。④无论是短时或长程的SC发作,幼鼠海马内BDNF的表达速度和强度均快于、强于成年鼠;且随惊厥发作持续时间的延长,此种年龄差异性更为明显。结论①SC主要诱发大鼠海马神经细胞BDNF表达,对NGF表达的影响较小。②SC后大鼠海马神经细胞BDNF的表达受惊厥持续时间和年龄的影响。幼年鼠的表达速度和强度均优于成年鼠,其差异与惊厥持续时间呈正相关(P<0.05)。
胡越蒋莉张晓萍
关键词:惊厥持续状态海马神经营养因子年龄
年龄和惊厥持续时间对持续惊厥后大鼠海马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年龄和惊厥持续时间对惊厥持续状态(SC)后海马细胞线粒体膜电位(△Ψm)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ARs)和生后20d幼龄Wistar大鼠(IRs)各80只,经腹腔注射氯化锂-匹罗卡品分别诱发持续惊厥发作30min(30minSC)和3h(3hSC),在SC后3h~7d的6个不同时点上处死动物,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海马细胞△Ψm的变化。结果 30minSC后3h,两组大鼠海马细胞△Ψm均降低,6h达到最低点,分别为(6.08±0.43)和(5.70±0.6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12h后开始回升。SC后3h、3d、7d,IRs海马细胞△Ψm均高于ARs(P<0.05)。7d时,IRs海马细胞△Ψm已升至正常,而ARs仍低于对照组(P<0.05)。3hSC后3h、6h,两组海马细胞△Ψm均低于30minSC后的相同观察时点(P<0.05)。经偏相关参数分析,在排除年龄的影响后,不同惊厥持续时间与海马细胞△Ψm的变化程度呈正相关(r=0.71,P<0.05)。结论严重惊厥发作可导致海马细胞△Ψm降低。年龄和惊厥持续时间均是影响惊厥后海马细胞△Ψm降低的重要因素。幼年脑内可能存在主动抑制海马细胞△Ψm降低的保护性反应。
苑爱云蒋莉王贞李欣
关键词:惊厥持续状态线粒体膜电位年龄惊厥时间
长程惊厥发作后不同龄期大鼠神经元坏死与血清NSE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长程惊厥发作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神经元死亡的相关性.比较其在不同年龄期大鼠神经元死亡的差异。方法:分别在30只成年鼠和30只幼龄鼠中采用美解眠全身注射,建立长时程惊厥大发作模型。分别于惊厥发作停止后4、12、24、48、72h和7d共6个时间点处死5只动物,采用HE染色观察海马及皮层神经元病变。ELISA法测定血清NSE浓度变化。结果:经15—20min惊厥发作后:(1)成年组和幼年组大鼠均出现选择性海马神经元死亡,两组均于惊厥后24—72h达高峰,但成年组死亡神经元数峰值[(190±29)个]是对照组[(38±8)个]的5倍,幼龄组[(98±48)个]与对照组[(33±7)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两组大鼠血清NSE浓度均增高,于惊厥后48h达高峰,成年组血清NSE峰值(5.13±0.77)nmol/L明显高于惊厥前(3.58±0.87)nmol/L,幼龄组(4.41±0.93)nmol/L与惊厥前(3.90±0.09)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NSE浓度与神经元坏死间存在正相关性。无论脑组织病理学检查与血清NSE浓度监刹均提示长程惊厥发作能产生海马神经元损伤。与成年鼠相比.未成年组对惊厥后脑损伤的耐受性较强。
胡湛棋蒋莉陈琼张晓萍
关键词:脑损伤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大鼠惊厥持续状态及培养海马神经元惊厥样放电后的BDNF表达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结合在体和体外实验,探索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在惊厥发作后表达的变化。方法:建立生后20天幼年(IRs)及2~3月健康成年(ARs)Wistar大鼠惊厥持续状态(Status convulsion,SC)模型、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惊厥样放电模型,采用免疫组化、ELISA对SC后6个时点大鼠海马、惊厥样放电后海马神经元BDNF的表达变化进行观察分析。结果:(1)SC后大鼠海马各区BDNF阳性着色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以齿状回更为明显;幼年鼠海马BDNF含量在SC后3h即显著增加(从惊厥前的6.65±1.60pg/μg升至11.22±2.44pg/μg)(P<0.05),至惊厥后1天达到高峰,继之逐渐回落,SC后3天仍显著高于发作前水平,7天接近正常;成年鼠海马BDNF在SC后1天显著增加(从惊厥前的5.91±1.63pg/μg升至13.37±5.61pg/μg)(P<0.05),至惊厥后3天达到高峰并高于同时点幼年鼠(P<0.05),之后逐渐下降,持续7天左右。(2)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惊厥样放电后24h细胞样本BDNF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惊厥发作在动物和细胞模型均引起了自身BDNF的高表达,可能是海马神经元对惊厥损伤的内源性保护反应。幼年与成年大鼠海马惊厥后的BDNF表达在反应速度、维持程度上的差异性可能与未成熟脑对自身的保护性反应有关。
何志慧蒋莉张明胡越张晓萍
关键词:WISTAR大鼠海马神经元惊厥BDNF
神经系统相关蛋白质标志物与脑损伤的关系被引量:11
2005年
血清或脑脊液中神经系统相关蛋白质标志物在不同类型的脑损伤中有不同的临床意义,本文总结S-100B、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髓鞘碱性蛋白的特点及应用价值,对协助判断脑损伤及预后有重要指导作用。
李听松蒋莉
关键词:脑损伤S-100B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髓鞘碱性蛋白
持续惊厥后影响海马神经元凋亡的相关因素被引量:14
2006年
目的探讨年龄、惊厥持续时间对持续惊厥(status convulsion,SC)后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制作幼年和成年Wistar鼠SC模型,于SC持续30min及3h后不同时间点处死,TUNEL染色观察凋亡细胞的类型和分布;Annexin-V染色,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凋亡过程。结果(1)SC持续50min后5h,幼年和成年鼠海马凋亡细胞[分别为(0.55%±0.21%)和(0.55%±0.06%)]较惊厥前均有显著增加。凋亡过程持续3~7d。(2)除SC持续30min后3h以外,在其他各观察时点上,幼年组海马凋亡细胞数量均低于成年组。(3)sc持续3h后,海马凋亡细胞均高于SC持续30min实验组,以成年组更为明显。结论惊厥后海马神经元凋亡与年龄和惊厥持续时间呈明显正相关。
胡越蒋莉李欣张晓萍
关键词:神经元细胞凋亡
年龄和惊厥持续时间对持续惊厥发作后海马细胞色素C释放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年龄和惊厥持续时间对惊厥持续状态(SC)后海马细胞色素C(cytC)释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ARs)和生后20d幼龄Wistar鼠(IRs)各80只,经腹腔注射氯化锂匹罗卡品分别诱发持续惊厥发作30min的SC(30minSC)和3hSC,在SC后3h至7d的6个不同时点上处死动物,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海马细胞cytC含量,比较两组间的动态变化.结果:①30minSC后3h,两组大鼠海马细胞cytC含量均升高,6h达到高峰,12h后开始回落.两组cytC含量峰值分别为32.47±6.28,33.23±8.6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②30minSC后7d时,IRs组cytC含量已降至正常,而ARs组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SC后1,3,7d,IRs组海马细胞cytC含量均显著低于ARs组.③3hSC后3,6h,两组海马细胞cytC含量均显著高于30minSC后的相同观察时点(P<0.05).经偏相关参数分析,在排除年龄的影响后,不同惊厥持续时间与海马细胞cyt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66,P<0.05).结论:①严重惊厥发作可导致海马细胞cytC的释放.②年龄和惊厥持续时间均是影响惊厥后海马细胞cytC释放的重要因素.③惊厥持续时间越长,海马细胞cytC释放越明显.④与成年鼠不同,幼年鼠海马细胞cytC释放启动后不久即迅速回落,提示幼年脑内可能存在一个主动抑制海马细胞cytC释放的保护性反应.
苑爱云蒋莉李欣
关键词:惊厥细胞色素C年龄海马
惊厥持续时间对惊厥后海马神经元凋亡及其对早期事件变化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持续惊厥(SC)后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及线粒体膜电位(Δψm)、细胞色素C(cytC)含量变化及惊厥持续时间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法诱发幼年Wistar大鼠SC发作,分别制备惊厥持续发作30min和3h的SC模型。于SC30min后3、6和12h及1d,SC3h后3h、6h及1d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及线粒体Δψm、cytC含量的变化,比较惊厥持续时间与三者的相关性。结果SC30min后凋亡细胞及线粒体Δψm、cytC含量分别较正常对照组显著改变,6h时线粒体Δψm、cytC含量变化达峰值,凋亡则于12h时达峰值。SC3h后凋亡细胞及线粒体Δψm、cytC含量均显著高于SC30min后相同观察时间点。经偏相关参数分析,不同惊厥持续时间与海马神经元凋亡及线粒体Δψm、cytC含量变化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严重惊厥可引起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及线粒体Δψm、cytC含量的变化;惊厥持续时间越长,凋亡及其凋亡早期事件的变化越明显。
郭艺蒋莉苑爱云胡越李欣
关键词:惊厥神经元凋亡线粒体膜电位细胞色素C
持续惊厥后不同年龄大鼠海马凋亡调控基因表达的变化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比较惊厥持续状态(SC)后不同年龄大鼠海马凋亡调控基因bcl-2和c-Jun表达的变化,探索未成熟脑耐受惊厥性脑损伤的分子基础。方法制作幼年和成年Wistar大鼠SC模型,同时设置正常对照组和实验对照组,每组8只。于SC后3 h,6 h,12 h,1 d,3 d和7 d分别处死动物,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和RT-PCR测定海马bcl-2和c-Jun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 SC后幼年组和成年组海马c-Jun蛋白表达均升高,SC后6 h达高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12 h后开始回落。幼年SC组c-Jun蛋白表达于SC后1 d已降至幼年正常对照组水平,而成年SC组直至SC后7 d仍显著高于成年正常对照组(P<0.05)。SC后6 h,12 h,1 d,3 d和7 d成年SC组c-Jun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幼年SC组(P<0.05)。SC后幼年组和成年组海马c-Jun mRNA的表达与其蛋白表达规律类似。SC后幼年组和成年组海马bcl-2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不明显。结论 SC诱导海马凋亡促进基因c-Jun表达增高,幼年鼠较成年鼠表达明显为弱,且持续时间短,这可能是未成熟脑抵抗惊厥性脑损伤的机制之一。SC未能明显诱发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强表达,其表达受年龄影响小。
苑爱云蒋莉张晓萍
关键词:惊厥持续状态C-JUNBCL-2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