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PJ1-1)
- 作品数:24 被引量:264H指数:11
- 相关作者:徐兆礼陈华沈新强高倩罗民波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介形类的分布与季节变化被引量:2
- 2009年
- 根据2002-2003年长江口29°00′-32°00′N、122°00′-123°30′E海域4个季节的调查,运用定量、定性方法,探讨了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介形类总丰度的平面分布、季节变化、丰度变化与水团的关系,以及优势种的环境适应和优势种丰度对介形类总丰度的贡献;并与东海外海的分布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海域浮游介形类总丰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季最高,夏季次之,秋季最低.四季多样性指数(H’)均低于2,其中冬季最高,夏季最低.共出现浮游介形类20种,春季最多(16种),秋季最少(3种).四季皆为优势种的仅有短棒真浮萤(Euconchoecia chierchiae),其它的主要有后圆真浮萤(E.maimai)和针刺真浮萤(E.aculeata)等.春季的后圆真浮萤和冬季的短棒真浮萤对总丰度的贡献最大(β〉O.90).短棒真浮萤的分布对总丰度的季节变化有重要影响,由此形成介形类特有的变化特征.
- 陈华徐兆礼
- 关键词:浮游动物介形类优势种长江口
- 机械卷载和余氯对渔业资源损失量评估初探被引量:26
- 2007年
- 火(核)电厂、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排放余氯水和取水机械卷载效应均对渔业资源带来影响。本文以LNG接收站工程为例,依据2004年5、8、11月和2005年5月评价水域渔业调查资料,采用渔业资源尾数密度(包括鱼卵、仔鱼生长形成的部分)、受影响的面积和鱼类商品体重的乘积作为计算模式,评估机械卷载和余氯对渔业资源的损失量。结果表明,LNG接收站余氯和机械卷载引起的渔业资源损失量为176.80 t/a。本文所采用的评估方法,有助于解决海洋工程影响渔业资源数量评估的实践问题,对渔业资源物损评价标准的制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徐兆礼张凤英陈渊泉
- 关键词:余氯渔业资源
- 洋山工程对杭州湾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评价被引量:10
- 2010年
- 分析了在洋山工程建设中对海洋生态系统不利影响的作业内容,包括围填造地、桥桩钻孔、疏浚、炸礁、爆破挤淤、管道排放.陆域吹填等环节。在此基础上,结合工艺分析,进一步筛选了影响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因子(主要是悬浮物、冲击波和填埋)。例如悬浮物、冲击波导致渔业资源数量明显下降,从而影响生态系统供给功能。然而随着施工范围缩小,影响压力降低,至2007年,渔业资源数量基本回升至工程前的水平。由此推测,工程对海域生态供给功能的影响主要来自其施工阶段。营运期的影响主要是港口区和航道区限制了渔民捕捞作业,使得该水域渔业产量有所下降。在生态系统调节功能方面,工程没有向环境注入大量废水和废弃物,实测结果显示,2002~2006年,洋山水域营养盐的含量未见明显增高趋势。在景观方面,洋山工程的实施,严重影响了原有景观,但也催生出东海大桥等新的景观,旅游收入有了明显的增长。在生态系统支持功能方面,施工阶段悬浮物、冲击波明显地影响海洋生物(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和底栖动物)数量,然而目前数量已经恢复,或者有明显恢复的趋势,这表明工程营运期对海洋生物数量影响不大。洋山工程实施对洋山水域产卵场和索饵场功能维持的影响是可接受的。
- 柏育材徐兆礼高倩
-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洋山工程影响海域生态系统恢复技术的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分析了洋山工程群对附近海洋和渔场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洋山工程群对近海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期。目前水质环境、沉积物环境、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潮间带生物、鱼卵仔鱼、渔业资源数量等基本恢复到工程前的水平。洋山工程建设将会使工程附近小范围海域的潮流发生改变,这种影响是不可逆的。但总体上对杭州湾潮流场影响不大。施工影响主要表现在管线铺设沿线,航道疏浚沿线,海底炸礁水域,大桥桩基沿线海域等,并使这些的底栖动物群落遭到破坏。建议启动人工鱼礁这样的生态恢复措施,首先恢复当地的渔业资源的饵料和底栖动物种群。还必须加强渔场管理。建议现有洋山渔场,除了秋季和冬季以外,一律禁止设立张网捕捞,并且从洋山工程对渔业的补偿费中拿出部分补偿渔民损失。建议发展上海特有的海洋旅游业,重点开发游玩、观光、游泳、垂钓等方面的综合功能的旅游场所,建立具有洋山特色的上海海洋公园。
- 叶金清徐兆礼
- 关键词:生态环境
- 疏浚物海洋倾倒对海洋生物的毒害效应被引量:10
- 2007年
- 通过浙江某港口底泥疏浚物的水相和固相分别对不同鱼类、甲壳类、贝类的毒性实验,进而评价疏浚物海洋倾倒对海洋生物影响程度。结果显示,疏浚物水相对黑鲷(Sparus macrocephaius),鲻鱼(Mugil cephalus L.)和长额刺糠虾(Acanthomysis longirostris Ii)有不同的致死率,黑鲷和鲻鱼的96 h死亡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糠虾的96 h死亡率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其中耐污力由强到弱为鲻鱼>黑鲷>长额刺糠虾;疏浚物固相对泥蚶(Tegillarca granosa)和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的10 d致死率与对照组差异也不显著,泥蚶的耐污力大于缢蛏。由此可知,浙江某港口底泥疏浚物海洋倾倒会对海洋生物产生一定的毒害效应,其中疏浚物对鱼虾类的影响较大,对贝类的影响较小,表明疏浚物的影响程度因种类的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
- 蔡萌沈盎绿徐兆礼陈华
- 关键词:疏浚物海洋生物毒害效应
- 洋山岛周围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特征被引量:8
- 2006年
- 根据2004年2月、5月和8月对杭州湾附近水域(30°32′~30°50′N、121°53′~122°17′E)20个取样站3个航次的采泥样品和阿氏网样品,结合2001年和2003年的同步资料,对底内动物和底上动物的种类组成、生物量、栖息密度、重要种的优势度、群落多样性和结构及时间空间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底内动物共出现17种,种类组成贫乏,优势种变化明显,生物量较1982~1983年杭州湾调查资料有一定降低,物种多样性指数低并有下降趋势,群落结构极不稳定;底上动物底栖动物40种,组成有明显季节和年度变化,与2001年和2003年的同期资料相比,生物量有一定上升,优势种的种类及优势度有较大变化,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群落结构季节和年际演替现象明显。生物多样性研究发现洋山岛周围水域春季群落多样性较高。
- 罗民波沈新强朱江兴陆健健
-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
- 长江口海域浮游糠虾类生态特征被引量:2
- 2008年
- 利用2002—2003年长江口近海(122°00′—123°30′E,29°00′—32°00′N)四季调查资料,研究了长江口近海浮游糠虾类多样性、数量波动过程及其与渔场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江口近海共有浮游糠虾14种,秋季10种,春、秋季8种,冬季2种.种类组成季节更替明显,其中从秋季到冬季更替率最高(90.9%),春、夏和秋季多样性指数(H′)值均大于2,冬季为1.夏季丰度均值最高[234.70ind.(100m3)-1],秋季为103.34ind.(100m3)-1,春季80.36ind.(100m3)-1,冬季最低12.40ind.(100m3)-1,丰度变化与温度一致.因温、盐适应范围最广,漂浮囊糠虾是春、秋、冬3季的优势种;短额刺糠虾是夏、秋两季的优势种;长额刺糠虾是冬季的优势种.各季节优势种对总丰度贡献均较大.夏季短额刺糠虾的聚集强度最高.长江口近海浮游糠虾类对长江口渔场及舟山渔场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 顾孝连徐兆礼
- 关键词:长江口浮游动物生态学
- 长江口北港和北支浮游动物群落比较被引量:41
- 2008年
- 根据2004年5、8、11月和2005年2月在长江口4个航次的海洋综合调查,通过物种多样性、累积优势度曲线等群落水平指标和相似性检验分析(ANOSIM),对长江口北港和北支浮游动物群落及其主要优势种的差异,以及主要生态因子对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港主要由潮汐影响的淡水和低盐水组成,北支由中、高盐水组成.春季,北港浮游动物丰度和多样性均低于北支,主要优势种为中华华哲水蚤;北支浮游动物优势种数较多,主要优势种为真刺唇角水蚤.夏季,北港和北支的多样性较接近,但种类组成差别较大,北港以中华华哲水蚤为主;北支由火腿许水蚤、虫肢歪水蚤和太平洋纺锤水蚤等构成河口和近岸群落.秋季,北港的丰度和多样性均低于北支,且两个水域的浮游动物群落差异明显,北港以中华华哲水蚤为主,北支则由小拟哲水蚤、针刺拟哲水蚤、真刺唇角水蚤和中华哲水蚤等组成.冬季,两个水域种数和多样性均较低,群落差别在四季中最小,均以中华华哲水蚤占绝对优势.温度和盐度及其相互作用是决定长江口浮游动物群落特征的最主要因素.其中温度是研究水域浮游动物群落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而由径流和外海水之间的消长引起的盐度变化是北港和北支浮游动物群落区域变化的决定因素.
- 高倩徐兆礼庄平
- 关键词:盐度温度浮游动物群落优势种
- 长江口北支水域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研究被引量:18
- 2006年
- 2003年7月(丰水期)和2004年1月(枯水期)在长江口崇明北沿滩涂潮间带,共设置3个断面,按《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程》进行底栖动物调查。结果表明,丰水期底栖无脊椎动物17种,种类组成以甲壳动物最高(占41.18%),枯水期7种,种类组成以多毛类最高(占57.14%);丰水期的优势种(优势度≥0.02)为伍氏厚蟹(Helice japonica)、豆形短眼蟹(Xenophthalmus pinnotheroides)、弹涂鱼(Perlophthalmus cantonensis)和无齿相手蟹(Sesarma hacmatocheir)。枯水期的优势种为豆形短眼蟹、小头虫(Capitella capitata)、日本刺沙蚕(Neanthss japonica)和纽虫(Nemertini spp.)。丰水期的生物量为枯水期的20.65倍;枯水期生物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无齿相手蟹、伍氏厚蟹、弹涂鱼的生物量出现大幅度下降,生物量、栖息密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呈现随离口门距离减小而呈增加的趋势,丰、枯水期底栖动物均分为3个群落。丰、枯水期群落演替现象明显。
- 罗民波沈新强徐兆礼王云龙朱江兴
- 关键词:长江口北支大型底栖动物潮间带
- 瓯江口海域夏、秋季口足目和十足目虾类分布特征被引量:27
- 2009年
- 采用2007年6月和9月瓯江口海域2个航次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研究瓯江口海域甲壳动物口足目(Hoplocarida)和十足目(Decapoda)中虾类的资源密度、种类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等分布,探讨优势种、地形地貌、水团、温度和盐度等因素变化对这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次拖网调查中,共鉴定口足目2种和虾类17种。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和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是6月的关键种,口虾蛄是9月的关键种。6月和9月2类优势甲壳动物平均质量密度分别为41.14kg/km2和32.36kg/km2,尾数密度为18.41×103ind/km2和10.66×103ind/km2。质量密度与尾数密度分布趋势一致,即调查水域东部高于西部,南部高于北部。6月,种间分布较均匀,物种数多,多样性指数值(H′)较高;9月,在群岛外侧,由于口虾蛄在质量密度上形成单一优势种,导致质量多样性指数下降;但在尾数密度上,种间分布较均匀,尾数多样性指数值明显高于质量多样性指数值。无论是在6月还是9月,高密度区均出现在瓯江口洞头群岛外侧,特别是东南部受台湾暖流影响的海域。瓯江北口外的冲淡水水团是形成瓯江口北侧口足目和十足目虾类密度、种数和多样性低的重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瓯江冲淡水势力的季节变化是影响瓯江口海域口足目和虾类种类和多样性分布的主要水文因素。
- 徐兆礼沈盎绿李新正
- 关键词:口足目虾类渔场优势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