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1128)

作品数:11 被引量:312H指数:9
相关作者:刘绍民徐自为王介民宫丽娟李小文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4篇孔径
  • 4篇大孔
  • 4篇大孔径
  • 3篇涡动
  • 3篇涡动相关仪
  • 2篇蒸散
  • 2篇蒸散量
  • 2篇通量
  • 2篇湍流通量
  • 2篇足迹
  • 1篇单窗算法
  • 1篇地表
  • 1篇地表温度
  • 1篇地表温度反演
  • 1篇典型植被
  • 1篇需水
  • 1篇需水量
  • 1篇遥感
  • 1篇遥感监测
  • 1篇遥感数据

机构

  • 11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北京市水利水...
  • 1篇北京市气象局
  • 1篇国家海洋信息...
  • 1篇北京宇视蓝图...
  • 1篇神华(北京)...

作者

  • 10篇刘绍民
  • 4篇徐自为
  • 3篇王介民
  • 2篇毛德发
  • 2篇卢俐
  • 2篇宫丽娟
  • 2篇李小文
  • 2篇白洁
  • 2篇徐同仁
  • 1篇奚歌
  • 1篇贾立
  • 1篇胡明罡
  • 1篇蔡旭辉
  • 1篇周会珍
  • 1篇双喜
  • 1篇彭谷亮
  • 1篇秦军
  • 1篇蔡旭晖
  • 1篇宫丽娟

传媒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高原气象
  • 1篇遥感学报
  • 1篇Advanc...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年份

  • 5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毛乌素沙地土壤水分的遥感监测被引量:9
2008年
利用毛乌素沙地腹地——乌审旗1982-1993年间的AVHRR遥感数据、常规气象数据和土壤水分观测资料,建立基于条件温度植被指数的0~50 cm土壤水分遥感估算模型,并计算出0~50 cm土体各层土壤水分。结果表明:乌审旗多年平均土壤水分的变化量约为-3.47mm,逐年土壤水分变化量Δw在-118~82 mm之间。乌审旗土壤水分的年际变化不大,基本在±50 mm之间变动。除1986、1987、1991以及1993年外,其余年份乌审旗土壤水分变化量Δw都为正。乌审旗土壤水分的年内波动也不大,基本在±10 mm之间。通过误差分析可知,遥感反演土壤水分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14.77%,均方差为77.54 mm。基于条件温度植被指数的土壤水分遥感估算模型是可行的。
周会珍刘绍民白洁毛德发
关键词:土壤水分遥感监测
密云通量观测的空间代表性
非均匀下垫面通量观测结果代表了发生在特定下垫面或某一部分下垫面的综合物理过程,由此必须考虑通量观测的空间代表性。本文通过对北京密云通量站2006年7月至2007年6月12个月的连续通量观测资料,应用解析通量足迹模型对涡动...
宫丽娟刘绍民
关键词:足迹
文献传递
空气动力学阻抗的测量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利用涡旋相关方法和蒸发皿方法分别测量了裸地和玉米田的空气动力学阻抗,分析了空气动力学阻抗的日变化特征,同时对两种测量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实测空气动力学阻抗的日变化比较明显,但变化幅度不大(0~200s/m)。两种方法得到的空气动力学阻抗具有可比性,但蒸发皿方法测量的空气动力学阻抗普遍小于涡旋相关方法的测量值。
刘绍民卢俐毛德发胡明罡
关键词:蒸发皿
黄河三角洲湿地蒸散量与典型植被的生态需水量被引量:28
2008年
蒸散量(ET)是黄河三角洲湿地水资源的主要消耗项,包括植被蒸腾、水面蒸发以及裸土蒸发等。植被生态需水是为了保证植被生态系统能够健康维持并确保其生态服务功能得到正常发挥而必须消耗的一部分水量。准确地估算湿地蒸散量、研究植被生态需水量对于保护湿地生态环境是十分必要的。应用MODIS的地表反射率、地表温度数据与常规气象数据以及土地利用/覆盖图,利用蒸散量的遥感估算模型SEBS模型估算了晴天条件下的黄河三角洲湿地日蒸散量,采用HANTS算法插补了非晴天条件下的日蒸散量,从而得到2001~2005年的该湿地年蒸散量的时间序列,并对蒸散量进行验证和分析。结合该地区典型植被生态需水量与植被蒸散耗水量,估算了2001~2005年的生态补水量。结果表明:与实测值相比,遥感估算月蒸散量的均方差RMSD为16.4mm,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D是11.9%,两者基本一致。黄河三角洲湿地的蒸散量在空间分布上以水体及周围地区、滨海滩涂、黄河故道以及黄河两岸沼泽湿地等的蒸散量较高,居民地蒸散量较低。蒸散量的年际变化不大,季节变化呈单峰型,以5、6、7月份蒸散量最大,月蒸散量在110~120mm之间。2001~2005年期间,每年至少有40%面积的芦苇沼泽和60%面积的芦苇草甸水分供应不足,植被的正常生长受到影响,尤其2002年较为严重,2004年以后情况有所改善。2002年芦苇的生态补水量最大,在9.9×107~3.19×108m3之间,而2004年的生态补水量最小,在3.0×107~2.39×108m3之间。
奚歌刘绍民贾立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湿地蒸散量生态需水
同化MODIS温度产品估算地表水热通量被引量:10
2009年
基于集合卡尔曼滤波和通用陆面模型(CLM1.0)发展了一个地表温度的同化系统。这个系统同化了MODIS温度产品,并将MODIS的叶面积指数引入CLM模型中,主要用于改进地表水热通量的估算精度。将CLM输出的地表温度与MODIS地表温度建立关系,并作为同化系统的观测算子。将MODIS地表温度与实测地表温度进行了比较,将其均方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作为观测误差。选取3个美国通量网站点(Blackhill、Bondville、Brookings)作为实验数据,结果表明:同化结果中地表温度、显热通量的估算精度均有提高。其中Blackhill站的估算精度改进最大,均方差由81.5W·m-2减小到58.4W·m-2,Bondville站均方差由47.0W·m-2减小到31.8W·m-2,Brookings站均方差由46.5W·m-2减小到45.1W·m-2。潜热通量估算精度在Bondville站均方差由88.6W·m-2减小到57.7W·m-2,Blackhill站均方差由53.4W·m-2减小到47.2W·m-2。总之,结合陆面过程模型同化MODIS温度产品估算地表水热通量是可行的。
徐同仁刘绍民秦军梁顺林
关键词:集合卡尔曼滤波
涡动相关仪观测数据的处理与质量评价研究被引量:97
2008年
涡动相关仪能够较准确地直接测量地表—大气间的湍流交换,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它的使用是有条件限制的,如果不进行必要的修正,得到的通量就可能有较大的误差。以密云观测站一年的涡动相关仪观测数据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野点值剔除、坐标旋转以及超声温度订正对地表感热、潜热等通量的测量结果影响均在±1%之内,但坐标旋转对动量通量影响较大,必须对潜热和CO2通量进行空气密度效应订正;湍流谱在惯性副区基本满足-2/3次方定律,协谱基本满足-4/3次方定律。经过对观测数据的筛选和处理后,约75%的观测数据质量较好,2%的数据需要剔除。通量贡献源区分析表明,全天和白天均有超过70%的通量源区落在感兴趣区域内,超过90%的通量贡献最大点落在感兴趣区域内。
徐自为刘绍民宫丽娟王介民李小文
关键词:涡动相关仪湍流通量
涡动相关仪和大孔径闪烁仪观测通量的空间代表性被引量:37
2009年
在对涡动相关仪和大孔径闪烁仪足迹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北京密云站2006年8月至2007年12月期间的观测资料,应用足迹模型对观测通量的空间代表性做了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涡动相关仪和大孔径闪烁仪的源区对风向、Monin-Obukhov长度,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和观测高度/有效高度等因子比较敏感。密云站涡动相关仪的源区白天主要分布在仪器的西南与南面,而夜间则在东北与北面。大孔径闪烁仪的源区为西南—东北向分布。涡动相关仪各月源区形状不同,但大致分布在南北长1000 m、东西宽850 m的范围内,而LAS各月源区为西南—东北向分布,长约2060 m,最宽处约为620 m。对涡动相关仪通量有贡献的下垫面主要为园地(67%)和耕地(19%)。其中园地的通量贡献比例在夏、秋季比较大,冬、春季稍小,而耕地则相反。大孔径闪烁仪的主要通量贡献源区为园地、耕地和居民地,通量贡献比例分别为49%,28%和11%。其中园地和耕地通量贡献率的变化趋势与涡动相关仪的观测结果一致,但没有涡动相关仪的变化明显。
宫丽娟刘绍民双喜蔡旭辉徐自为
关键词:涡动相关仪源区足迹
涡动相关仪观测蒸散量的插补方法比较被引量:45
2009年
涡动相关仪在长时间连续观测中,观测数据会有不同程度的缺失。应用6种不同的插补方法(平均昼夜变化法MDV,非线性回归方法NLR,动态线性回归方法DLR,查表法LUT,FAO.PM方法,HANTS方法)对北京密云站2007年涡动相关仪观测蒸散量数据进行了插补。结果表明:LUT方法在不同数据缺失时均得到较好结果(均方差小于8W/m^2);MDV和NLR方法更适合于短时间数据缺失的插补;DLR和FAO—PM方法在观测数据出现连续波动时插补结果较差。由LUT、DLR、NLR、HANTS、FAO—PM方法得到的年蒸散量分别为395.8mm、409.9mm、393.5mm、390.7mm、399.4mm,差异在2.3~19.2mm之间变化。对比分析了LUT方法得到的年蒸散量(潜热通量)与净辐射、降水量以及LAS观测潜热通量间的变化规律,表明插补结果合理。
徐自为刘绍民徐同仁王介民
关键词:涡动相关仪蒸散量缺失数据插补方法
针对TM/ETM^+遥感数据的地表温度反演与验证被引量:70
2008年
利用2001、2004、2005年水体、裸地、农田、草地上红外辐射计的观测数据,结合大气下行辐射与比辐射率数据,通过多种方法分别获取了像元尺度的地表温度实测值,并对基于TM/ETM+数据的3种遥感反演算法得到的地表温度进行地面验证。结果表明:3种遥感反演算法得到北京地区地表温度的空间分布趋势一致。与地面实测数据相比,辐射传输方程算法的结果略高于地面实测值,单窗算法的结果与地面实测值一致性最好,而普适性单通道算法的结果明显低于地面实测值。从单窗算法反演的北京市地表温度分布图中可以看出,北京城市热岛效应显著,总体上城区地表温度高于郊区,水体温度最低,而且不同下垫面的地表温度差异明显。
白洁刘绍民扈光
关键词:遥感反演辐射温度地表温度单窗算法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arameterization of Aerodynamic Roughness Length over Heterogeneous Surfaces被引量:12
2009年
Aerodynamic roughness length (Z0m) is a key factor in surface flux estimations with remote sensing algorithms and/or land surface models. This paper calculates ZOrn over several land surfaces, with 3 years of experimental data from Xiaotangshan. The results show that Z0m is direction-dependent, mainly due to the heterogeneity of the size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roughness elements inside the source area along different wind directions. Furthermore, a heuristic parameterization of the aerodynamic roughness length for heterogeneous surfaces is proposed. Individual Z0m over each surface component (patch) is calculated firstly with th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the roughness elements (vegetation height, leaf area index, etc.), then Z0m over the whole experimental field is aggregated, using the footprint weighting method.
卢俐刘绍民徐自为阳坤蔡旭辉贾立王介民
关键词:FOOTPRINT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