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33015)

作品数:32 被引量:461H指数:15
相关作者:陈添宇陈乾陈跃肖宏斌陈少勇更多>>
相关机构:甘肃省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天文地球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8篇降水
  • 11篇夏季
  • 7篇地形
  • 6篇地形云
  • 6篇气候
  • 5篇气溶胶
  • 4篇水汽
  • 4篇雷达
  • 3篇滴谱
  • 3篇雨滴谱
  • 3篇日变
  • 3篇日变化
  • 3篇气候变化
  • 3篇夏季降水
  • 3篇降水过程
  • 3篇降水量
  • 2篇多普勒雷达
  • 2篇多普勒雷达资...
  • 2篇多普勒雷达资...
  • 2篇雨滴谱特征

机构

  • 18篇甘肃省气象局
  • 10篇中国气象科学...
  • 8篇中国气象局兰...
  • 6篇青海省人工影...
  • 4篇南京信息工程...
  • 4篇青海省气象科...
  • 4篇白银市气象局
  • 3篇兰州中心气象...
  • 3篇青海省气象局
  • 2篇解放军理工大...
  • 2篇山东省气象局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气象局沈...
  • 2篇中国气象局
  • 1篇兰州大学
  • 1篇江西省气象局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河南省气象局
  • 1篇青海省气候中...

作者

  • 11篇陈添宇
  • 9篇陈乾
  • 5篇陈跃
  • 4篇董安祥
  • 4篇陈少勇
  • 4篇李仑格
  • 4篇李富刚
  • 4篇肖宏斌
  • 3篇孙安平
  • 3篇石光普
  • 3篇林春英
  • 3篇付双喜
  • 3篇李照荣
  • 2篇刘晶淼
  • 2篇夏权
  • 2篇郑国光
  • 2篇王宝鉴
  • 2篇李宝梓
  • 2篇王黎俊
  • 2篇汪晓滨

传媒

  • 8篇干旱气象
  • 5篇高原气象
  • 3篇中国沙漠
  • 3篇干旱区研究
  • 2篇气象科技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气象科学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冰川冻土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气象学报
  • 1篇Scienc...
  • 1篇气象与环境科...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0篇2010
  • 5篇2009
  • 12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1—2005年西北中东部水汽及其输送特征被引量:17
2008年
利用西北地区中东部2001-2005年近5 a的40个站点逐日探空资料,分析了该区域的水汽及其输送特征.结果表明:整层水汽含量分布不均,季节变化明显,除冬季外,沿祁连山存在一条"湿舌".水汽主要来源于以西风为主的纬向输送和西南气流的径向输送.高原上的水汽输送,北部来源于西北气流,南部为西南气流,但北部的水汽通量仅有高原东侧西南气流输送的一半左右,高层水汽输送更加重要.占主导的西风和西北风的水汽干输送是西北干旱的原因之一,而特殊的地形作用是该区域降水形成及分布不均的重要因素.在水汽输送能力最强的夏季,纬向水汽输送最强的高度出现在600hPa左右高度上,而径向强输送集中于600 hPa以下103°E以东的高原东侧.
李照荣陈添宇陈乾庞朝云
关键词:水汽水汽输送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影响评价
石羊河流域的年平均气温(最高、最低气温)自1951年以来呈持续上升趋势,增温速率为0.22℃/10a,增幅达1.2℃。1992年是年平均气温显著变暖的年份,与显著变暖前相比,年平均气温上升了0.85℃,低于近51年1.1...
黄玉霞王宝鉴张强王劲松杨选雄
关键词:石羊河流域气候变化水资源
文献传递
2006年夏季祁连山北坡雨滴谱特征被引量:30
2008年
利用2006年夏季在祁连山北坡进行人工影响天气综合科学试验期问的激光雨滴谱仪观测资料,对该地区夏季不同云系降水的雨滴谱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按照降水云系的结构,分别对对流云系、层状云系和混合云系降水情况下降水雨滴的直径分布进行比较,雨滴各种平均粒径由大到小排序依次是对流云系、混合云系和层状云系.降雨强度和雨滴粒子数密度变化趋势一致.雨滴粒径和降落速度之间有很好的对数关系.3类云系的降水强度和雷达回波强度之间也满足对数关系.通过这些分析为祁连山实施人工增雨(雪)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史晋森张武陈添宇闭建荣何敏
关键词:雨滴谱雷达回波强度
祁连山区2006年夏季降水过程的天气分析被引量:16
2008年
以500hPa盛行气流为主,将2006年7月17日~8月24日祁连山区的31次降水过程作天气分型。取30~45°N范围500hPa、110°E的格点平均位势高度减90°E平均位势高度的值为分类标准。分成3个主型:西南气流型、西北气流型和平直西风气流型。西南气流型又分移动型和阻塞型2个副型。西北气流型分西北气流冷平流型和冷涡2个副型。用试验区中尺度自动站网的降水资料,分析产生降水过程各天气类型的环流特征及其降水强度。发现2006年夏季祁连山南坡的总降水量比北坡同高度约多44%,而气候平均状况和2007年则北坡大于南坡。2006年祁连山区500hPa盛行西南风,而2007年盛行西北风。
陈乾张久林陈添宇
河西走廊中部一次强降水过程的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被引量:20
2009年
利用张掖C INRAD/CC多普勒雷达资料,结合自动站逐时雨量、DEM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05年6月30日~7月2日发生在河西走廊的一次地形强降水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强降水是一次积层混合云降水,具有典型地形影响降水的回波特征;积状云主要由祁连山地形影响产生对流泡发展而成,降水主要集中在祁连山北坡和龙首山脉的西南侧;速度场上反映出低层冷平流、中高层暖平流的流场,致使这次降水持续发展,回波处于稳定;中低层负速度区面积增大,正速度区面积缩小,气流场为大尺度的辐合与暖平流叠加而成,为后期降水的水汽输送和加强提供了动力和热力条件;风廓线产品(VWP)上可以确定垂直风切变、冷暖平流及回波高度,进而推断降水的强度及生消;特殊的口袋状地形是造成局地强降水机理的主要原因。
付双喜张鸿发楚荣忠
关键词:多普勒雷达降水过程气流场水汽输送
祁连山区夏季降水过程天气分析被引量:12
2010年
以500hPa盛行气流为主,参考FY-2D卫星云图云型特征,将2007年7~8月祁连山区的31次降水过程作天气分型。取30°~45°N范围500hPa110°E的格点平均位势高度与90°E平均位势高度之差值为分类标准。分成3个主型,西南气流型、西北气流型和平直西风气流型。西南气流型又分移动型和阻塞型两个副型。西北气流型分西北气流冷平流型和河套冷涡两个副型。用试验区中尺度自动站网的降水资料,探讨降水量与海拔高度和坡向的关系,分析产生降水过程各天气类型的环流特征及其降水强度,发现在不同的大尺度流型下,地形的动力和热力作用会造成迥然不同的地形强迫中尺度系统。
陈乾陈添宇肖宏斌
关键词:夏季降水
青海门源雨滴谱特征及降水机制的初步分析被引量:15
2009年
利用青海省门源地区2个测站观测的雨滴谱资料,分析了降水雨滴谱微结构参量平均值随降水过程的变化和3种常见降水类型中雨滴谱微结构参量随时间的变化特征,以及雨滴谱型随降水的变化。根据微结构参量和雨滴谱型的变化,结合卫星资料和其他观测资料对三种降水类型降水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
张国庆孙安平周万福王立俊肖宏斌
关键词:雨滴谱降水机制
祁连山夏季地形云综合探测试验被引量:29
2011年
2006年和2007年夏季在祁连山冷龙岭西段开展了地形云云量、云状、大气水汽、风场、雨滴谱和雨强等的综合探测试验,以分析祁连山地形云的特征。结果表明:①祁连山区夏季云量丰富,平均云量在6成以上。西南气流天气背景下总云量多达8成;②祁连山夏季无降水日大气水汽非常少,700 hPa以上层大气相对湿度大多在20%以下;③西南气流背景下祁连山南北侧山谷风的共同作用,气流昼间向山顶辐合,夜间向山谷辐散,当水汽条件充足时,极易抬升形成可以产生降水的地形云;④祁连山降水主要由小于1 mm的雨滴组成。
郑国光陈跃陈添宇陈乾朱君鉴李照荣
关键词:地形云
近45年青海省夏季降水异常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利用青海省41个测站,1961-2005年6-8月降水量资料,采用REOF、小波分析及突变分析等方法,对青海省夏季降水量的空间异常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进行了诊断研究。结果表明:旋转后的前3个载荷向量可较好地代表青海夏季降水的3个主要异常敏感区:青海东部区、西部区和南部区。近45 a来,各区夏季降水趋势分别表现为无显著变化(东部区)、增加(西部区)和减少(南部区)。除具有4 a和10-12 a左右的振荡周期外,各异常区还具有各自不同的振荡周期。青海省夏季降水突变的时间约发生在1970和1999年。
王黎俊刘彩红孙安平伏洋朱西德
关键词:夏季降水小波分析
地基微波辐射仪监测的张掖大气水汽含量与雨强的关系被引量:16
2007年
地基微波遥感具有反演大气水汽的能力,其具有的高时间分辨率,为分析降水过程的水汽含量变化提供了新的手段。用2005年6~7月的微波反演的水汽含量,分析了张掖降水过程的大气水汽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张掖甘州降水发生的前提是大气水汽含量需达到某一阈值(夏季为27 mm),而且雨强与大气水汽含量在时间上呈同步分布,这种分布结构与中国东部季风气候区的情况存在差异,后者雨强的峰值滞后于大气水汽含量几小时。
陈添宇陈乾丁瑞津
关键词:大气水汽含量雨强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