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07-A-024)
- 作品数:19 被引量:38H指数:4
- 相关作者:刘玮炜王建唐丽娟马卫兴史大华更多>>
- 相关机构:淮海工学院淮阴工学院南京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流动电势法对L-谷氨酸水溶液结晶过程的表征
- 2010年
- 以流动电势法研究L-谷氨酸饱和水溶液的降温结晶过程,考察了溶液起始温度和酸度对结晶过程中流动电势(ν)-结晶器温度(t)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起始温度为15℃的L-谷氨酸饱和溶液在较高酸度条件(pH<3.5)下成核明显,25℃下等电点附近有成核能力,30℃下在不同酸度下均显示一定的成核能力;pH=2.5、pH=3.5的L-谷氨酸饱和溶液,只在起始温度15℃下可形成晶核;pH=3.0的饱和溶液在起始温度25和30℃下可有效地形成晶核。运用生长基元理论对此结晶过程进行了分析。
- 王建马卫兴刘玮炜许兴友陆路德杨绪杰
- 关键词:L-谷氨酸成核
- 2,5-二(氨基)-1,4-苯醌类化合物的简易合成
- 2012年
- 报道了一种成本较低的一步合成标题化合物的方法。以对苯二酚为原料,分别与甲胺、二甲胺、乙胺、丙胺、丁胺、苄胺和吗啡啉反应,直接合成7种相应的胺基醌类化合物。目标产物结构经IR、UV、1HNMR、MS确证,并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2,5-二(二甲氨基)-1,4-苯醌、2,5-二(正丙氨基)-1,4-苯醌和2,5-二(正丁氨基)-1,4-苯醌的晶体结构。
- 王建刘玮炜周再伟秦玉杨昶
- 关键词:对苯二酚
- 2,5-二[(3-羟丙基)氨基]-1,4-苯醌的合成被引量:1
- 2009年
- 以对苯二酚和3-羟基丙胺为原料,甲醇为溶剂合成2,5-二[(3-羟丙基)氨基]-1,4-苯醌。对反应产物进行了红外、紫外和质谱等表征。通过实验,得出优化的反应条件:苯二酚和3-羟基丙胺的物质的量比为1∶5,反应时间为4 h,反应温度为50℃,产品的产率为54.26%。
- 王建刘玮炜马卫兴管童伟许兴友陆路德杨绪杰
- 关键词:对苯二酚
- 4-[1,2,4]三氮唑-1-基甲基苯腈的合成被引量:2
- 2009年
- 改进4-[1,2,4]三氮唑-1-基甲基苯腈的合成方法,以价廉易得的对氰基氯苄代替对氰基溴苄,研究对氰基氯苄与1H-[1,2,4]三氮唑的N-烃基化反应及合成4-[1,2,4]三氮唑-1-基甲基苯腈的工艺条件.实验所选用的最佳工艺条件:对氰基氯苄为0.03 mol,1H-[1,2,4]三氮唑用量为0.045 mol,乙腈溶剂为20 mL,混合碱(无水碳酸钾和氢氧化钾的量比为1∶1)的总用量为0.03 mol,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5 h,在此条件下,4-[1,2,4]三氮唑-1-基甲基苯腈的收率可达76%.
- 刘玮炜唐丽娟赵跃强曾艳霞
- 海螵蛸提取物对脲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初探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研究海螵蛸提取物对脲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系统分离法即有机溶剂提取海螵蛸粉末,残渣再以热水浸提得到海螵蛸中的水提多糖,水提后残渣以氢氧化钠碱溶液获得碱提多糖,采用pH增值法首次探索了海螵蛸多糖等提取物对脲酶活性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海螵蛸中多糖等有机物质对脲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水提多糖和碱提水溶性多糖对脲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较大,抑制率分别达到了70%以上,有机溶剂提取物中乙醚层和乙酸乙酯层提取物对脲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在60%以上。结论:传统海洋中药海螵蛸中含有多糖等有机物质,以期对脲酶活性抑制作用的探索性研究为海螵蛸的临床应用机制和中成药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唐丽娟刘玮炜史大华詹永成王建
- 关键词:海螵蛸脲酶
- 色氨酸配位聚合物的热重和差热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氨基酸类聚合物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通过生物降解来调控药物释放。研究其性质可为色氨酸配位聚合物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提供重要参考。对L-色氨酸和铁(Ⅱ)、钴(Ⅱ)、镍(Ⅱ)、锌(Ⅱ)、镉(Ⅱ)、锰(Ⅱ)等过渡金属离子制备的6种M(II)-DL-Trp混配型色氨酸配位聚合物进行了热稳定性研究。其热稳定性次序符合埃文-威廉斯(Irving-Williams)规律,且这些配位聚合物中二价金属离子半径均≥0.6。
- 王建马卫兴刘玮炜唐丽娟陈龙李超
- 关键词:色氨酸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热重分析差热分析
- N-对氟苯甲酰基-1,3,4,6-四-O-乙酰基-2-脱氧-β-D-氨基葡萄糖的合成被引量:2
- 2011年
- 以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和对氟苯甲酸为原料,先将氨基葡萄糖的羟基加以保护,然后以DCC为脱水剂,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产物N-对氟苯甲酰基-1,3,4,6-四-O-乙酰基-2-脱氧-β-D-氨基葡萄糖.探讨形成目标化合物最佳反应条件,该法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目标化合物结构经IR,1HNMR和13CNMR表征得以确认.
- 刘玮炜吴杨全龚峰陶传洲郭维维李光辉
- 关键词:D-氨基葡萄糖
- 2,5-二(2-羟乙氨基)-1,4-苯醌合成方法的改进被引量:2
- 2010年
- 以对苯二酚和乙醇胺为原料,直接合成2,5-二(2-羟乙氨基)-1,4-苯醌,并对产物进行红外、紫外、质谱及核磁表征.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乙醇为溶剂,对苯二酚和乙醇胺物质的量比为1∶5,在50℃下,反应2h,最高产率达到72.8%.产物为针状晶体,纯度较高.
- 王建刘玮炜陶传洲史大华马卫兴吴浩峰
- 关键词:对苯二酚乙醇胺
- 一锅法合成N-取代-N’-(1,3,4,6-四-O-乙酰基-2-脱氧-β-D-吡喃葡萄糖-2-基)脲
- 2013年
- 以1,3,4,6-四-O-乙酰基-2-脱氧-2氨基-β-D-吡喃葡萄糖盐酸盐,三光气,芳胺三组分一锅法,合成了一系列N-取代-N'-(1,3,4,6-四-O-乙酰基-2-脱氧-β-D-吡喃葡萄糖-2-基)脲类化合物,产物结构经IR,1 H NMR,HRMS(ESI)确认.
- 张强刘玮炜霍云峰方群曹志凌史大华陶传洲
- 关键词:三光气
- 薄层层析在植物黄酮类化合物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2
- 2009年
-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因其在医药、食品及化工方面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而得到了广泛关注。各种用于研究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分析技术也在迅速发展,薄层色谱技术仍以其快速、简便、准确度高等优点而成为鉴别黄酮类化合物的首选方法。文章综述了薄层层析技术在植物黄酮类化合物中的应用。
- 唐丽娟刘玮炜史大华赵跃强陶传洲
- 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薄层层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