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7AA10Z357)

作品数:29 被引量:185H指数:8
相关作者:潘道东顾瑞霞陆兆新吕凤霞别小妹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轻工技术与工...
  • 7篇生物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乳酸
  • 10篇乳酸菌
  • 8篇乳杆菌
  • 8篇发酵
  • 7篇酸乳
  • 4篇降胆固醇
  • 4篇胞外多糖
  • 3篇益生菌
  • 3篇乳球菌
  • 3篇乳酸乳球菌
  • 3篇嗜酸乳杆菌
  • 3篇细菌素
  • 3篇活性
  • 3篇发酵乳
  • 3篇Γ-氨基丁酸
  • 3篇氨基丁酸
  • 3篇纯化
  • 2篇蛋白
  • 2篇豆腐
  • 2篇体外

机构

  • 9篇南京师范大学
  • 8篇宁波大学
  • 8篇南京农业大学
  • 8篇扬州大学
  • 3篇内蒙古农业大...
  • 2篇韩山师范学院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统一企业(中...

作者

  • 10篇潘道东
  • 8篇吕凤霞
  • 8篇顾瑞霞
  • 8篇陆兆新
  • 6篇别小妹
  • 4篇杨振泉
  • 4篇梅秀明
  • 3篇邹晓葵
  • 3篇卢亚萍
  • 3篇乌云达来
  • 3篇陈霞
  • 3篇孙会刚
  • 3篇徐寅
  • 2篇杨胜远
  • 2篇曾小群
  • 2篇张宜凤
  • 2篇杨瑶
  • 2篇汪建敏
  • 2篇李远宏
  • 2篇焦阳

传媒

  • 13篇食品科学
  • 3篇食品与发酵工...
  • 2篇中国酿造
  • 2篇乳业科学与技...
  • 1篇中国调味品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营养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核农学报
  • 1篇食品与生物技...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9篇2010
  • 8篇2009
  • 5篇2008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云南传统乳产品中乳酸菌的菌群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对采集于云南传统乳制品中乳酸菌的种类及优势菌群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从采集的8份样品中共分离获得73株乳酸菌,分属于5个属的13个种。对乳酸菌优势菌群分析,发现肠球菌、乳球菌和同型发酵乳杆菌为主要菌群,分别占乳酸菌总数的20%、27%和20%。
张宜凤杨洋李启明杨振泉汪家琦顾瑞霞
关键词:乳酸菌生态学
乳酸菌与臭豆腐品质特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对采集的8个不同地区的臭豆腐样品中的乳酸菌与臭豆腐品质特性的相关性研究表明,臭豆腐中总乳酸菌数量介于2.9×10^6-6.8×10^4cfu/g之间,不同样品总酸含量介于0.6%-1.2%之间,总乳酸菌数与样品总酸呈正相关,氨基酸态氮含量差异较大,介于0.1%-0.8%之间,与总乳酸菌数有一定的相关性。
徐寅陈霞顾瑞霞
关键词:臭豆腐乳酸菌
不同来源鼠李糖乳杆菌的随机扩增多态DNA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建立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Lr)菌株之间的分子鉴别方法并分析不同分离株之间的遗传多样性。【方法】从56份采集自中国新疆和田和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的长寿老人粪便样本中分离得到的乳酸菌中,经生理生化分析和API 50CHL试验条鉴定,获得10株Lr。对10株Lr分离株和1株Lr标准株ATCC7469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DNA分析,从5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到5条在菌株水平上具有鉴别力的引物P14、OPG28、OPG25、P7和P4并建立和优化了Lr菌株RAPD指纹图谱扩增方法。根据RAPD结果计算菌株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获得了清晰稳定的DNA指纹图谱,扩增产物大小在100~2000bp之间,菌株间呈现显著的DNA多态性,不同来源的Lr分离株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81-0.935之间,在相似系数0.80水平上可以将11株Lr菌株分为5个类群,其中分离自新疆和田的Lr菌株归在类群B和类群C,而分离自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的Lr菌株归在类群D和类群E。【结论】应用RAPD方法对Lr菌株进行分子鉴别是可行的,不同来源的Lr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种内遗传多态性和不同的亲缘关系。
顾瑞霞杨振泉蔡敬敬李正华陈顺利罗珍兰
关键词:鼠李糖乳杆菌指纹图谱多态性聚类分析
乳酸乳球菌胞外多糖的制备及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09年
乳酸菌胞外多糖(lactic acid bacteria exopolysaccharide,LABEPS)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已经受到广泛关注,中外一些学者对LAB EPS的大量研究表明,EPS在防癌、抗癌和增强机体免疫力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大量药理及临床研表明,EPS是一种免疫调节剂,能激活免疫受体,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在用于癌症的辅助治疗中,具有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抑瘤效果好等优点。本文对乳酸乳球菌乳亚种产胞外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将分离纯化出的胞外多糖进行动物实验,从脏器指数、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外周白细胞数等方面研究了胞外多糖对环磷酰胺致免疫损伤小鼠的拮抗作用。
梅秀明潘道东
关键词:乳酸乳球菌胞外多糖分离纯化免疫损伤
细胞转化液γ-氨基丁酸的精制被引量:1
2011年
对Streptococcus salivarius subsp.thermophilus Y-2细胞转化液GABA的纯化进行探讨,通过等电点沉淀和732强酸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结果表明:GABA的总回收率达到84.13%;纯化的GABA的外观为白色粉末状固体,GABA含量(97.81±0.67)%,灰分(0.449±0.002)%,干燥质量损失率(1.79±0.06)%,铅、砷和汞的含量分别为(0.4093±0.0001)、(0.0511±0.0001)、(0.0950±0.0000)mg/kg,纯化的GABA质量符合食品添加剂标准。该方法可高效纯化细胞转化液中的GABA。
杨胜远陆兆新别小妹吕凤霞
关键词:纯化Γ-氨基丁酸生物转化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
乳酸菌与免疫调节作用被引量:12
2008年
乳酸菌是人消化道区域主要的微生物菌群,并作为益生菌应用于发酵食品,特别是乳制品的生产中,膳食中提供活性乳酸菌可以防止多种疾病的发生。乳酸菌在免疫调节,保持消化道微生物菌群平衡,保护消化道感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简要介绍肠道免疫系统,乳酸菌免疫调节在抗炎、抗感染、抗肿瘤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及免疫调节功能特性评价方法。
顾瑞霞
关键词:乳酸菌免疫调节
降胆固醇活性发酵乳杆菌F1发酵酸乳制备条件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以发酵乳杆菌F1发酵制备酸乳,以接种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为考察因素,结合以感官评分为指标的响应面分析方法,确定发酵乳杆菌F1发酵酸乳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4%、发酵时间8h、发酵温度39℃。利用该条件发酵的酸乳,其胆固醇降解率达到49.16%,比优化前胆固醇的降解率提高了8.79%。
杨瑶曾小群潘道东
关键词:发酵乳杆菌降胆固醇响应曲面法
根霉产凝乳酶的固态发酵条件优化被引量:8
2010年
对根霉产凝乳酶固体发酵条件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响应面试验设计,确定根霉产凝乳酶的发酵条件及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组成为:24℃发酵7d;麸皮与江米质量比为0.96:1、培养基固液比(m/V)为0.99:1、奶粉添加质量分数为0.81%,所产的凝乳酶活力达到72.92SU/mL。
韩玲玲潘道东
关键词:根霉凝乳酶响应面法
一株高效降解胆固醇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其益生潜能初探被引量:16
2009年
从新鲜牛粪中分离出的5株乳酸菌中筛选得到一株具有高效降胆固醇能力的乳酸菌,其体外胆固醇脱除率达到50.83%。经API50CHL系统及16SrDNA基因序列比对鉴定为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命名为发酵乳杆菌DF-4。模拟胃液中的低pH值和小肠中的胆汁盐浓度进行了耐受性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具有较强的耐酸和耐胆盐的性能,对致病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显著抑制作用,是一株具有开发前景的高效降胆固醇的益生菌。
曾小群潘道东杨瑶郭宇星刘颖婷
关键词:降胆固醇益生菌
乳酸乳球菌胞外多糖的分离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12
2009年
本实验对乳酸乳球菌胞外多糖(EPS)的离心除菌、提取、粗胞外多糖中蛋白质的去除进行研究,同时探究胞外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6000r/min离心15min;温度15℃;旋转蒸发浓缩到原体积的1/4:醇沉最佳条件为3倍糖溶液体积的90%乙醇沉淀12h;选择TCA沉淀蛋白,TCA的最佳浓度为10%:胞外多糖有显著的体外抗氧化性。
梅秀明潘道东
关键词:乳酸乳球菌胞外多糖抗氧化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