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00139)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2
相关作者:董颖陈思宇陈丽娟王振义张龙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上海市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维甲酸
  • 3篇PLZF
  • 2篇蛋白
  • 2篇阳性
  • 2篇乙酰化
  • 2篇乙酰化酶
  • 2篇曲古菌素A
  • 2篇去乙酰化
  • 2篇去乙酰化酶
  • 2篇转基因
  • 2篇组蛋白
  • 2篇组蛋白去乙酰...
  • 2篇组蛋白去乙酰...
  • 2篇酰化
  • 2篇细胞
  • 2篇菌素
  • 2篇基因
  • 2篇急性
  • 2篇急性早幼粒
  • 2篇白血

机构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4篇陈思宇
  • 4篇董颖
  • 3篇王振义
  • 3篇陈丽娟
  • 2篇马立恒
  • 2篇王龙
  • 2篇张龙
  • 1篇郑磊贞
  • 1篇陈强
  • 1篇陈竺
  • 1篇陈赛娟
  • 1篇贾培敏
  • 1篇郭伟剑
  • 1篇周光飚
  • 1篇陈冰

传媒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07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Recent Advances in the Molecular Basis of Anti-Neoplastic Mechanisms of Oridonin被引量:13
2013年
Oridonin, a diterpenoid isolated from Rabdosia rubescens, has been proven to possess various pharmac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effects such as anti-inflammation, anti-bacterial, and anti-neoplastic, although in recent years,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its anti-neoplastic effects. For example, oridonin can trigger cell cycle arrest, apoptosis, and autophagy in different neoplastic cell lines.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considerable knowledge about the action mechanisms of oridonin that has been studied in recent years. The present observations reveal the novel anti-neoplastic effects of oridonin, suggesting that it may be effective as a potent alternative or adjunct drug to conventional chemotherapy.
田玮陈思宇
关键词:ORIDONINAUTOPHAGY
PLZF-RARα/RARα-PLZF双阳性转基因小鼠发生白血病模型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本研究目的是从生物整体水平上研究PLZFRARα/RARαPLZF双融合基因的表达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发病中的作用及发病机制。通过交配建立PLZFRARα/RARαPLZF双阳性转基因小鼠(TM)模型;采用PCR、RTPCR方法检测融合基因的整合和表达;应用血象、骨髓象、病理和流式细胞术等对疾病表型进行检测分析;并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或ATRA与tricostatinA(TSA)联合用药对PLZFRARα/RARαPLZF双阳性转基因小鼠骨髓细胞的作用。结果表明,在近18个月的时间观察到51只PLZFRARα/RARαPLZF双阳性转基因小鼠中有5只小鼠发病,发病率约10%,与我所同期的仅PLZFRARα转基因阳性小鼠11.3%的发病率相似。发病时间均在6月龄以后,与PLZFRARα转基因阳性发病小鼠相比示提前,但疾病表型不同,2只(40%)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改变,3只(60%)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改变。ATRA处理组的骨髓细胞形态无改变,而ATRA+TSA组骨髓原始细胞核浆比例降低,染色质固缩,呈现粒细胞分化趋势。结论PLZFRARα/RARαPLZFTM小鼠发病存在异质性,其骨髓细胞对ATRA无反应,而ATRA与TSA联合用药可诱导骨髓原始早幼粒细胞分化。
陈丽娟董颖陈思宇张龙周光飚陈冰王龙陈竺陈赛娟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转基因小鼠
氧化砷和维甲酸对PLZF-RARa阳性U937细胞的作用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研究氧化砷(As2O3)和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PLZF-RARα阳性细胞的作用。方法:稳定转染PLZF-RARα基因的U937细胞(U937/PLZF)经As2O3、ATRA处理后,Wright-Giemsa染色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生长增殖状态,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1b、CD64、CD14等的表达变化,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融合蛋白表达,细胞化学染色和硝基蓝四氮唑(NBT)还原试验观察细胞功能分化情况。结果:U937/PLZF细胞在去除四环素条件培养后,PLZF-RARα表达明显增加。As2O3(0.5μmol/L)联合ATRA(1μmol/L)使U937/PLZF细胞核质比缩小,核仁减少但未消失;生长增殖受抑;S期细胞减少;CD11b表达增高;PLZF-RARα蛋白表达减弱,分布以胞核弥漫细小颗粒为主。细胞化学染色和NBT反应变化不明显。结论:0.5μmol/L As2O3联合1μmol/L ATRA可使PLZF-RARα阳性U937细胞产生轻微的形态学分化趋势,尚不足以引起其发生功能分化。
陈思宇马立恒董颖郭伟剑王振义
关键词:PLZF维甲酸氧化砷急性早幼粒白血病
曲古菌素A和ATRA合用对PLZF-RARα转基因阳性发病鼠骨髓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
2007年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菌素A(trichostatin A,TSA)和ATRA对PLZF-RARα转基因发病鼠骨髓细胞的作用.方法:分子克隆技术构建hCG-PLZF-RARα转基因构件.显微注射建立仅在髓系细胞中表达PLZF-RARα的转基因小鼠模型.DNA-PCR,Southern blot,RT-PCR,免疫荧光,血象,骨髓象,脾细胞形态,病理等检测分析基因整合表达及发病情况.取PLZF-RARα转基因发病鼠骨髓细胞体外培养,经TSA和ATRA作用一段时间后,Wright-Giemsa染色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1b和CD117等的表达,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融合蛋白表达,硝基蓝四氮唑(NBT)还原试验观察细胞功能分化情况.结果:TSA(30μg/L)联合ATRA(1μmol/L)使发病鼠骨髓细胞核质比缩小,幼稚细胞比例减少,细胞生长增殖受抑,S期细胞减少,PLZF蛋白的表达呈局部聚集的趋势,但NBF还原试验变化尚不明显.结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TSA联合ATRA可使PLZF-RARα转基因发病鼠骨髓细胞发生部分分化.
陈思宇董颖陈丽娟张龙王龙陈强王振义
关键词:PLZF维甲酸转基因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分化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菌素A联合全反式维甲酸诱导PLZF-RARα阳性U937细胞分化
2007年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菌素A(TSA)和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PLZF-RARα阳性细胞的作用.方法:稳定转染PLZF-RARα基因的U937细胞(U937/PLZF)经TSA,ATRA作用一段时间后,Wright-Giemsa染色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生长和增殖状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1b,CD64,CD14等的表达,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融合蛋白表达,细胞化学染色和硝基蓝四氮唑(NBT)还原试验观察细胞功能分化情况.结果:U937/PLZF细胞在去除四环素条件培养后,PLZF-RARα表达明显增加.TSA(30μg/L)联合ATRA(1μmol/L)使U937/PLZF细胞核质比缩小,生长增殖受抑,S期细胞减少,CD11b表达增高,PLZF-RARα蛋白表达减弱,分布以胞核弥漫细小颗粒为主,细胞功能上的分化可能尚不成熟.结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TSA联合ATRA可使U937/PLZF细胞发生部分分化.
陈思宇马立恒董颖贾培敏陈丽娟郑磊贞王振义
关键词:PLZF维甲酸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