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B0803)

作品数:9 被引量:37H指数:4
相关作者:鹿荣齐沪扬陈丽萍王光玲吴学花更多>>
相关机构:济南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语言文字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篇语义
  • 7篇可逆
  • 3篇句法
  • 3篇V
  • 2篇语义制约
  • 2篇施事
  • 2篇受事
  • 2篇处所
  • 1篇动因
  • 1篇研究概观
  • 1篇义类
  • 1篇语义解释
  • 1篇语义类型
  • 1篇语义特点
  • 1篇语义条件
  • 1篇语用限制
  • 1篇知识
  • 1篇知识传播
  • 1篇生命度
  • 1篇主语

机构

  • 7篇济南大学
  • 5篇山东大学
  • 2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东营职业学院

作者

  • 9篇鹿荣
  • 2篇齐沪扬
  • 1篇吴学花
  • 1篇王光玲
  • 1篇陈丽萍

传媒

  • 2篇汉语学习
  • 1篇世界汉语教学
  • 1篇学术交流
  • 1篇北方论丛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青岛大学师范...
  • 1篇山东省青年管...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年份

  • 2篇2012
  • 5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供用类可逆句式的认知语义表现被引量:6
2012年
供用类可逆句是可逆句式中一个具有较高典型意义的重要类别。这类可逆句中的动词一般具有[+动作性][+方式性][+自主性][+非动态性]的语义特征。供用类可逆句又包括十种下位语义类型,它们的句法表现形式一般有三种,即基础式、对举式和数量对应式,三种形式和句法可逆的自由度密切相关。另外,当主宾语位置上的名词性成分中只有一个含有数量成分时,由于供用句或其对应式益得句的语义自足性变差,其句法可逆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鹿荣
关键词:可逆
材料、结果主宾可逆的语义语用限制——供用——益得类可逆句式的选择性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文章主要讨论由材料格充当NP1、结果格充当NP2构成的供用句可逆的语义和语用限制。材料格充当NP1、结果格充当NP2构成的供用句是供用——益得类可逆句中的一个小类。这类句子除了具备所有供用——益得类可逆句的共性特点之外,其可逆要想成立,还要求动词必须具有[+制作]、[+具体动作]的语义特征,材料格必须具有指别性和未知性。另外,对举式和数量对应的加强式形式也有助于这种语义类型的句子可逆的实现。
鹿荣陈丽萍
关键词:可逆加强式
现代汉语可逆句式研究概观被引量:9
2008年
从建国初期到现在,现代汉语可逆句式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具体来讲,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草创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的发展阶段和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深入阶段。
鹿荣
关键词:主语宾语
可逆句式的范围及分类被引量:9
2008年
可逆句式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特殊句式。这类句子中的句首成分主语和句末的宾语互换位置后,句子的逻辑真值义不发生变化,但高层次语义关系却往往发生改变。可逆句式大体上又可以包括供用类、存现类、致使类、互动类、相对位置类、等值类等六种下位语义小类。
鹿荣
关键词:语义类型
基于学习视角的城市经济集聚探析被引量:1
2009年
城市是经济活动和生产要素的主要集聚地,高密度经济和要素集中使企业和劳动力之间的学习更为便捷,反过来城市提供的大量学习机会也为城市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学习包括技术创新与知识传播两方面,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创业时期面临最优生产技术的尝试性选择,选址在多元化城市会更加有利,对于生产技术已成型的企业,选址于专门化城市则更有利于生产与创新,企业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选址变化,导致了多元化与专门化城市经济集聚形态的共存。城市为劳动力和企业提供的大量学习机会,促进了技术知识的传播,吸引人力资本不断向城市集聚,城市经济密度不断提高,规模持续膨胀。技术创新、知识传播与城市经济集聚之间的关系对于中国城市发展具有重要启示,可以通过提供学习机会促进农村年轻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中小城市发展需重视专业化,发展多中心的卫星城有助于克服多元化城市因规模过大带来的一系列弊端。
吴学花王光玲
关键词:城市经济集聚知识传播
原型供用句句法可逆的语义制约
2010年
原型供用句"受事+V+与事"的可逆形式为益得句"与事+V+受事"。其句法可逆的实现,要求句中动词V必须具有"给予"义,而"V给"形式更佳;此外,益得句"与事+V+受事"的合法程度还跟与事成分生命度的高低反相关。
鹿荣
关键词:可逆生命度
“处所+V+施事”句法可逆的认知语义条件
2012年
A式"处所+V+施事"←→B式"施事+V+处所"是供用——益得类可逆句中的一个语义小类。其中,句中施事格[+受动性]语义特征的增强,使它可以合法身份出现于宾位;但它生命度的高低也同时会对它宾位的合法身份产生一定的影响。可以进入这类可逆句的动词都具有[+附着]的语义特征,并且所表动作往往是由人发出的;同时,这些动词进入可逆格式的自由度也并非完全一致。
鹿荣
关键词:处所施事可逆
供用句的语义特点及可逆动因被引量:19
2010年
供用句的可逆对应式是益得句,其中,供用者具有语义的隐含性,而句中动词则要求是自主的动作动词,且以非动态形式为其表现常态。它们的句法可逆是"供用者以某种方式给予供用对象某种供用物"这一客观场景站在不同角度进行主观认知的结果;"给予"和"得到"理想认知模型的参与者不同,导致供用句和益得句的句法映现形式不同。
鹿荣齐沪扬
关键词:可逆理想认知模型
“一锅饭吃十个人”合法性的认知语义解释——“受事+V+施事”格式供用句的可逆分析
<正>一、引言对于汉语这种语序特别重要的孤立语而言,主语和宾语的位置能够相互颠倒而不改变句子逻辑真值义的可逆句式显然是一种有标记程度特别高的句法语义现象。而提到可逆句,我们很容易想到下面这样的例子:(1)A一锅饭吃十个人...
鹿荣
文献传递
“处所+V+受事”句法可逆的语义制约被引量:2
2010年
A式“处所+V+受事“←→式“受事+V+处所”是供用——益得类可逆句式的一个语义小类。要想实现句法可逆.其中的处所格在语义上必须表示位移“终点”并能成为合格的供用物,其中的V必须是具有“附着”义的置放动词。另外,添加动态助词后,A式“处所+V着/了+受事’’既可以看作是供用句,也可以看作是存现句。
鹿荣齐沪扬
关键词:处所受事可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