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11A12)
- 作品数:27 被引量:471H指数:12
- 相关作者:应义斌李军会徐惠荣张小超张录达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红塔集团科研开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不同生态环境的烟叶特性被引量:4
- 2012年
- 以2010年云南、河南、福建、广东、江西等省份11个不同生态环境地点,三个部位烟叶共495份样品为试验对象,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不同生态环境烟叶的品质特性,结果表明:相同生态环境下,上部与中部烟叶的品质特性差异较小,而上部与下部、中部与下部烟叶的品质特性差异较为明显;不同生态环境下烟叶的品质特性间的相似性关系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其分析集与验证集特征投影值的相关系数达0.98以上。同时提出了一种相似度计算方法来表征不同生态环境下烟叶品质特性之间的相似关系,其结果可为烟叶的种植规划、质量管理以及烟叶配方等提供量化的参考数据。
- 张璐唐兴宏马翔钱颖颖王萝萍温亚东王毅张晔晖赵龙莲李军会
- 关键词:烟叶生态环境近红外
- 农产品近红外光谱分析系统综述被引量:9
- 2010年
- 近红外光谱分析系统是农产品品质检测的重要研究内容。为此,主要介绍了近红外光谱分析系统的研究现状,分析总结了建立数学模型、预处理方法、光学系统设计、光源控制系统设计和温度控制系统设计等近红外光谱系统的关键问题,旨在对近红外光谱分析系统的研究、设计提供新的思路与建议。
- 张银桥赵博王辉毛文华张小超
- 关键词:农产品近红外光谱
- 基于掩模及边缘灰度补偿算法的脐橙背景及表面缺陷分割被引量:28
- 2009年
- 缺陷检测一直是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进行水果自动分级的难点。为了解决带有缺陷的水果在图像分割时部分缺陷容易被误分割为背景这一问题,以脐橙为研究对象,首先提取B分量,利用B分量构建掩模图像,然后对R分量图像进行掩模,从而在不损伤缺陷的情况下实现了水果与背景100%分割。考虑到水果呈球状,检测时边缘灰度较低,在缺陷分割时容易出现误分割,提出快速水果图像边缘灰度补偿算法,利用此算法,对6种常见脐橙缺陷,共计220幅图像,设定分割阈值为165,使不同灰度等级的缺陷一次性分割成功,分割率最高为100%,最低为79.5%。试验结果表明由于单阈值的使用,提高了缺陷分割效率。
- 李江波饶秀勤应义斌马本学郭俊先
- 关键词:计算机视觉脐橙
- 可见/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鉴别转基因番茄叶被引量:17
- 2008年
- 用可见/近红外光谱(Vis-NIR spectrum)漫反射方式对转基因番茄叶和非转基因番茄叶进行了快速、无损的定性分析。实验共对68个样品(转基因38个,非转基因30个)进行分类,用TQ 6.2.1光谱分析软件中集成的判别分析(Discriminant analysis)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建立校正和预测模型。研究对比了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微分处理和多元散射校正(MSC))对分类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用判别分析较最小二乘法判别结果较好,用InGaAs检测器获得的光谱经MSC后的分类结果最好,分类正确率为89.7%(转基因番茄叶86.8%,非转基因番茄叶93.3%)。结果表明VIS-NIR可以作为一种快速的无损检测方法鉴别转基因和非转基因番茄叶。
- 谢丽娟应义斌应铁进田海清牛晓颖傅霞萍
- 关键词:无损检测
- 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在线近红外光谱检测被引量:59
- 2008年
- 应用近红外透射检测技术在线检测梨的可溶性固形物(SSC)。在实验台上以0.5 m.s-1的速度,300 W的光照强度,采用半透射方式检测梨的光谱。实验采用的梨样品为187个,其中147个样品为校正集,40个样品为预测集,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和主成分回归(PCR)建立梨可溶性固形物的在线预测模型。选取550~700 nm,700~850 nm,550~850 nm为建模波段范围,发现无论对于PLS还是PCR,都是550~850 nm波段的建模结果好。本实验还研究对比不同的光谱预处理方法(光谱平滑,一阶微分,二阶微分等)对预测模型性能的影响,其中5点S-G(Savitzky-Golay)光谱平滑能有效地提高光谱的信噪比,改善模型预测精度,而一阶微分、二阶微分对模型性能改善基本上没有影响;最好的预测模型相关系数r=0.948 8,校正标准差RMSEC=0.236,预测标准差RMSEP=0.548。结果表明:PLS模型预测性能较好,梨可溶性固形物的在线检测具有可行性。
- 孙通应义斌刘魁武胡雷秀
-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可溶性固形物在线检测
- 皮棉中杂质检测技术与检出装备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5
- 2008年
- 皮棉杂质不仅影响棉花等级评定,对纺织品也有影响。在纺织清理过程中,杂质与棉花互相缠绕,使得检测有很大困难。国内外学者从棉花杂质几何、物理和成分官能团光谱特性入手,应用可见光机器视觉、红外波段光谱图像和断层X光摄影等检测技术,采用数字图像处理和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分类识别各种皮棉杂质。同时,已经研制出多种杂质检出机。为了有效检测复杂状态下的不同杂质,在线近红外、多光谱和高光谱图像等检测技术将是应用热点。
- 郭俊先应义斌
- 关键词:皮棉
- CCD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 设计了基于单片机技术的CCD温度控制系统,分析了系统设计时的关键技术环节,给出了硬件电路及相关程序框图。该系统具有性能高、功耗低、实时性好及工作稳定可靠等优点。
- 张银桥赵博王辉毛文华张小超
- 关键词:单片机CCD温度控制温度传感器
- 文献传递
- 电子鼻技术及其在小麦霉变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2
- 2009年
- 研制了一套能够快速对小麦霉变进行识别的电子鼻检测系统,该系统通过分析小麦的气味,从而判断所测小麦是否霉变。该电子鼻检测系统由5只TGS2600系列的气敏传感器组成,通过从每个传感器的响应曲线中提取4个特征值,采用RBF神经网络进行模式识别处理。该系统能够快速准确评判小麦的霉变情况,网络正确识别率为93.3%。实验表明,该系统对小麦霉变与否的检测是可行的、有效的。
- 伟利国张小超胡小安
- 关键词:电子鼻小麦特征提取神经网络
- THz技术在农产品/食品品质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8
- 2007年
- 农产品/食品的质量和品质问题越来越受人们关注。探索实际可行的农产品/食品的无损检测与品质评估技术正在成为研究热点。太赫兹(THz)辐射是位于中红外和微波波段之间的一段电磁波,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和应用价值。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可行的THz波产生方法与探测手段,该波段相关领域的研究滞缓。THz光谱传感和成像技术是THz波的两个主要应用技术。THz光谱检测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检测技术能够获得传统检测无法获得的信息。近十几年来,THz波用于来研究固、液、气相等各种物质的光电特性、分子内部振动和组成信息,在生物分析、医疗诊断、安全检测、环境控制等领域,THz技术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介绍了THz波的主要性质、THz波检测技术的特点,论述了THz技术在农产品、食品质量与品质检测中的最新进展及其应用的潜力。
- 闫战科张宏建应义斌
- 关键词:太赫兹辐射太赫兹光谱太赫兹成像食品检测
-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绿茶中儿茶素的含量被引量:29
- 2008年
- 提出了一种应用傅里叶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技术快速检测茶叶中主要儿茶素含量的新方法。首先获取茶叶在10000~4000cm-1范围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然后以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值作参考值,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茶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和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含量的定量分析模型,通过交互验证方法来优化模型的主成分数和所采用的光谱预处理方法。EGCG、ECG和EGC三个模型预测值和参考值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00、0.9763和0.9853,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3509、0.1147和0.1365。研究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可成功地检测茶叶中EGCG、ECG和EGC的含量。
- 赵杰文郭志明陈全胜吕强
- 关键词:光谱学近红外光谱法儿茶素偏最小二乘法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