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AZD092)
- 作品数:16 被引量:308H指数:10
- 相关作者:谢耘耕万旋傲刘锐刘丛王理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机遇与创新:大数据时代舆情分析和社会治理路径突围——大数据环境下舆情分析与社会治理创新研讨会综述
- 2019年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宣传推介活动"大数据环境下舆情分析与社会治理创新研讨会"聚焦当今前沿的大数据话题,深入探究其与社会舆情、网络舆论、社会治理之间的复杂关系,分析大数据时代社会舆情研究面临的挑战、社会舆情分析趋势、大数据在舆情决策支持过程中的应用等问题,研究大数据环境下综合舆情分析系统和舆情决策支持系统构建问题,探索大数据时代如何进行舆论引导和社会治理机制创新和变革的相关对策。
- 刘锐李丹珉
- 关键词:大数据舆情分析社会治理
- 公共事件中网络谣言传播实证分析——基于2010~2012年间网络谣言信息的研究被引量:34
- 2014年
- 本文基于2010~2012年间社会影响较大的公共事件及其中出现的网络谣言信息,对网络谣言传播现象中的谣言生成机制、传播机制、干预机制等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网络谣言对舆情持续时间的增长影响有限,但对提升媒体和网民关注度作用较大;某些特定类型的公共事件中谣言传播更易发生,应当提前做好预警与研判;现代网络谣言传播公式与传统经典模式略有差异;复杂传播环境下,网络中流通信息的真实性对管理部门公信力带来更大挑战,应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辟谣,增强辟谣传播效果。
- 王理谢耘耕
- 关键词:公共事件网络谣言舆情受众
- 网络社群对新闻媒体的议程设置力研究——基于2010~2013年1232起重大公共事件的实证分析被引量:9
- 2015年
- 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媒介生态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网络社群在舆论传播中的力量不断凸显,议程设置传统认知遭遇困境和挑战,亟待重新审视。本文从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传播出发,讨论了网络社群议程对新闻议程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网络社群议程与新闻议程具有高度融合性;网络社群对新闻媒体具有议程引导作用,不同社群在不同议题中的引导作用有所差别;网络社群议程对新闻议程的影响受到社群中谣言传播的显著影响,谣言传播阻碍了博客对新闻媒体的议程设置力,增强了微博对新闻媒体的议程设置力。
- 万旋傲谢耘耕
- 关键词:网络社群新闻媒体
- 大学生在社会热点事件中的社交媒体传播行为研究——基于上海十所高校的实证调查分析被引量:12
- 2018年
- 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公众拥有了更为广泛的言论发声渠道和平台,社交媒体成为大众舆论传播的主要途径。本研究通过上海十所高校1065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对其社会热点事件的传播现状、传播渠道、传播形式和传播目的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近八成的大学生参与过社会热点事件传播;(2)大学生主要通过微博、微信和知乎三大社交媒体参与社会热点事件的传播;(3)点赞、文字表达和转发是大学生主要的传播形式,极少的大学生选择制作或发布视频音频的形式传播;(4)大学生传播社会热点事件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更多信息和了解他人看法;(5)不同背景大学生的传播现状、传播渠道、传播形式和传播目的有显著差异;(6)大学生在微博、微信和知乎上的传播行为有显著差异。
- 李静谢耘耕
- 关键词:大学生社交媒体
- 突发公共事件中社会角色对网民信任及行为的影响——基于三个城市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突发公共事件引发民众对生存环境的担忧,在新媒体背景下,更多的民众选择上网查阅事件信息,网民对不同社会角色信息发布者的信任成为影响其认知、参与事件的重要因素。为此,本文基于信任理论,利用问卷调查数据,对网民的社会角色信任现状、影响因素及其与网民行为的关联展开研究。研究发现:(1)网民更信任发布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法律人士和专家学者;(2)不同背景网民对各社会角色的信任存在差异;(3)媒介接触与媒介信任会提升网民对社会角色的信任;(4)媒介信任因素对网民的角色信任评价的影响最为重要;(5)网民越信任普通网民,其网络攻击、人肉搜索意向越高;越信任法律人士,采取网络暴力行为的意向越低。
- 张旭阳
-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网民社会角色信任
- 关于中国舆论学知识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思考被引量:5
- 2017年
- 随着舆论的社会力量不断放大,重要性不断凸显,舆论学也被认为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一门显学。然而舆论学研究理论尚不成体系,研究方法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传统民意调查方法和大数据分析结果均难以准确预测舆情发展实际结果。本文尝试探讨了舆论学科知识体系的建设问题,认为在理论体系上应吸纳多学科理论并不断检验和发展原有理论,拓宽舆论学研究范畴;在方法体系上应重新审视现有研究方法的不足,引入多元研究方法反复论证问题,构建综合舆论研究框架;并加强舆论学在现实社会中的应用研究,发展舆论管理的实务教育。除此之外,舆论学学科发展和知识体系建设还需要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和组织资源的支撑。
- 谢耘耕万旋傲
- 关键词:舆论学学科建设知识体系
- 公共事件网络谣言的造谣者研究——基于影响较大的118条公共事件网络谣言的内容分析被引量:26
- 2015年
- 本研究主要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公共事件网络造谣者的社会身份特征、传播谣言情况、造谣心理特点和传播技巧选择的相关分析,探究我国公共事件网络谣言的传播者特点和谣言发生规律。研究发现,公共事件网络谣言的造谣者具有一定的聚合性身份特征;造谣行为一般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自我表现和提升自我成为网络造谣行为的主要心理动力;多媒体的佐证形态和新异性的话题塑造成为谣言信息制造的重要手段;谣言多传递恐惧和愤怒的负面情绪;信源的提供情况与谣言的热度和持续时间相关。
- 袁会谢耘耕
- 关键词:公共事件网络谣言信源
- 当前网络社会心态的新态势与引导研究被引量:23
- 2018年
- 随着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媒介技术与应用平台不断升级,在传播迅捷、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中,情绪与理念的共振与激荡推动着现实心态在网络中的充分表达与释放,传播新特性打破人们的认知惯性、重塑认知规则,推动心态的显现与分化,受网络传播规律影响,网络社会心态持续处于复杂嬗变之中并不断衍生新的表现形式与特点。研究发现,当前网络弱势心态与底层意识显著,并呈群体蔓延之势;群体性怨恨心态经历消长,仇官心态出现反转;信任焦虑衍生信任异化,网络负面解读过盛催生逆反心理;娱乐恶搞心态席卷网络,趋现侵蚀网络主流文化之势;中国式焦虑心态突出,社会安全感持续走低;网络群体相对剥夺感强烈,泛道德化心态显著,主观幸福感现状不乐观。
- 刘璐谢耘耕
- 关键词:网络社会心态
- 网络反腐舆情事件的形成与演变机制研究——基于2011—2013年重大公共网络反腐舆情事件的研究被引量:18
- 2014年
- 网络反腐舆情事件的形成和演变是一个复杂的发生过程。事件的主体、对象、载体在多元的开放式系统中互相作用,形成网络反腐的阶段引爆点、干预阈值等重要因素,从而促使政府等干预主体采取举措。本文对2011-2013年三年内282起影响较大的网络反腐事件进行实证分析,从网络反腐的发展历程、要素等层面进行深度考察,采取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描述了网络反腐事件发展的阶段、内在机理以及现实存在的问题,并对网络反腐的未来提出建议。
- 刘怡谢耘耕
- 关键词:网络反腐
-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传播与应对——基于2003~2014年150起中国重大环境群体事件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7
- 2015年
- 本文基于2003~2014年150起影响较大的环境群体性事件样本,对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传播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环境群体性事件频繁爆发,与经济发展、污染高度相关;区域性强,污染类议题占比最高,抗争诉求单一且城乡差异大,动员规模大;首曝媒介以论坛为主;20%出现过谣言传播;舆情持续时间集中在2周以内。
- 荣婷谢耘耕
- 关键词:环境群体性事件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