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2613)

作品数:33 被引量:343H指数:10
相关作者:孙备王刚姜洪池白雪巍陈华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5篇胰腺
  • 15篇胰腺炎
  • 15篇腺炎
  • 11篇急性胰腺炎
  • 8篇切除
  • 7篇切除术
  • 7篇肿瘤
  • 6篇胰腺癌
  • 6篇十二指肠
  • 6篇手术
  • 6篇术后
  • 5篇胰十二指肠
  • 5篇胰十二指肠切...
  • 5篇胰十二指肠切...
  • 5篇十二指肠切除
  • 5篇十二指肠切除...
  • 5篇重症
  • 5篇重症急性
  • 5篇重症急性胰腺
  • 5篇重症急性胰腺...

机构

  • 32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32篇孙备
  • 16篇王刚
  • 16篇姜洪池
  • 9篇陈华
  • 9篇白雪巍
  • 9篇李乐
  • 4篇武林枫
  • 3篇孔瑞
  • 3篇苏维宏
  • 3篇刘杰
  • 3篇白韬
  • 2篇冀亮
  • 2篇马原
  • 2篇曹成亮
  • 2篇张智佳
  • 1篇吴祥松
  • 1篇王拥卫
  • 1篇谭宏涛
  • 1篇乔娜
  • 1篇张广权

传媒

  • 9篇中华肝胆外科...
  • 7篇中华胰腺病杂...
  • 6篇中华消化外科...
  • 5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华内分泌外...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Hepato...

年份

  • 1篇2019
  • 5篇2018
  • 5篇2017
  • 7篇2016
  • 9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复发性胰腺炎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6年
复发性胰腺炎可分为复发性急性胰腺炎( RAP)和复发性慢性胰腺炎( RCP)。近年来,随着胰腺炎发病率的不断升高,复发性胰腺炎的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而在胰腺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复发性胰腺炎发挥了重要的过渡作用。本文对复发性胰腺炎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探讨其在胰腺相关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占的地位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并为复发性胰腺炎发作甚至癌变的预防和治疗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曲凤智曹成亮王刚孙备
关键词:复发性胰腺炎复发性急性胰腺炎胰腺癌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排空延迟预后预测系统的建立和应用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胃排空延迟(DGE)的预后因素,建立DGE预后预测模型并验证其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7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胰胆外科行PD手术的40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3:1的比例分为模型组(n=299)和验证组(n=102).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模型组患者PD术后发生DGE的预后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验证组用于验证预测模型的准确性.结果 模型组299例患者中,35例术后发生DGE,发生率为11.7%.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上腹部手术史(x2=6.533,P=0.011)、合并糖尿病(x2=17.872,P=0.000)、术前血红蛋白<90 g/L(x2=14.608,P=0.000)及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 (x2 =8.811,P=0.003)为发生DGE的独立预后因素.根据此结果建立PD术后发生DGE的预后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761(95% CI:0.666~0.856).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0(95% CI:0.577~0.923),提示预测准确性良好.结论 上腹部手术史、合并糖尿病、术前血红蛋白<90 g/L及PPPD为发生DGE的独立预后因素.PD术后DGE预后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准确性,可为术后DGE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临床参考.
谭宏涛宗岩赵战强武林枫刘杰孙备姜洪池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胃排空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2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 总结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14年7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1例AIP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5例,女性6例,年龄36 -64岁.综合临床症状、影像学特点、血清学检查结果、诊断性治疗、组织病理学特点等探讨AIP的诊治.结果 AIP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梗阻性黄疸和上腹痛;血清IgG4升高16例(76.2%),CA19-9升高6例(28.5%),癌胚抗原升高3例(14.2%);CT结果示胰腺弥漫性肿大9例,胰头局灶性肿大3例,胰腺局灶性占位9例.根据胰外病变表现、影像学、血清学及组织穿刺活检结果确诊11例(52.4%),糖皮质激素诊断性治疗确诊3例(14.3%),手术探查确诊7例(33.3%).行胆总管空肠吻合术3例,胆囊空肠吻合术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胰体尾联合脾切除术1例.病理检查显示胰腺导管周围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伴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除1例无症状的患者外,所有诊断明确的患者均接受正规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口服泼尼松)后痊愈.随访时间3 - 93个月,4例(19.0%)复发,经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 AIP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早期诊断困难,误诊率高.临床医师应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血清学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等进行确诊,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王刚丁乙轩孙备姜洪池陈华白雪巍白韬李泮泉刘杰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糖皮质激素类免疫球蛋白G
糖尿病与胰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5年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病情进展快、预后极差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明显增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糖尿病与胰腺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并可能是胰腺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就糖尿病和胰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李宗倍王刚孙备姜洪池
关键词:胰腺癌糖尿病
急性胰腺炎诊治的现状与进展被引量:29
2015年
21世纪以来,随着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的进步,急性胰腺炎( acute pancreatitis,AP)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大大提高,国内外AP诊治指南得到更新[1-4]。结合国际最新进展和我国国情,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对我国2007年《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进行增补和修订,颁布了《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5],以便于规范我国AP诊治过程。本文结合我国最新的临床指南及国内外相关研究,对AP的诊治现状与进展阐述如下。
孙备苏维宏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4年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是一类与自身免疫异常密切相关的慢性胰腺炎.该病与胰腺癌难以鉴别,容易误诊,治疗方法包括激素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本文结合自身经验总结归纳了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分型、发病机制,分析其临床特点,并总结出病理学、影像学和血清学上的典型特征.
丁乙轩白雪巍王刚孙备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影响胰腺囊性肿瘤良恶性及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影响胰腺囊性肿瘤(PCN)良恶性及预后的危险因素。 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1年2月至2011年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82例PC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182例患者中,良性(非浸润)患者病理学检查结果为腺瘤、交界性及原位癌的患者,共计 146例;恶性(浸润)患者均为浸润性癌,共计36例。采用电话随访,主要记录患者术后生存及复发等情况。生存时间为术后第1天到死亡或末次随访日期。随访频率每3个月1次,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2月 20日。分析指标:(1)影响患者肿瘤良恶性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指标:年龄、性别、BMI、糖尿病、吸烟、饮酒、胰腺炎病史、临床症状、肿瘤位置、肿瘤直径、肿瘤数目、血管受累、血清CA19-9及血清CEA。(2)影响恶性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指标。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情况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1)影响患者肿瘤良恶性的危险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肿瘤位置、血清CA19-9及血清CEA与恶性PCN的发病有关(χ2=7.79,6.83,20.55,16.55,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 龄≥60岁、血清CEA≥3.4 μg/L为术前预测恶性PCN的独立影响因素(OR=8.012,7.429,95%可信区间:1.965~32.678,1.403~39.331,P〈0.05)。检验血清CA19-9与血清CEA的关联性发现:两者之间存在共线性(χ2=12.66,P〈0.05)。(2)影响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36例恶性PCN患者术后随访 60个月。术前血清CEA≥3.4 μg/L和〈3.4 μg/L的恶性PCN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27.3%和54.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3,P〈0.05)。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发现:术前血清CEA≥3.4 μg/L是�
李乐孙备张广权陈华孔瑞白雪巍王刚姜洪池
关键词:胰腺囊性肿瘤CA19-9癌胚抗原预后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十二指肠瘘一例
2018年
患者女性,43岁,2016年10月11日因“腹痛3d,呼吸困难6h”入住我院ICU。患者3d前餐后出现持续性上腹痛,伴腹胀、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行抑酸、抑酶、抗炎、补液及对症治疗。6h前突发呼吸困难,遂转入我院ICU进一步治疗。
张智佳陈华李乐孙备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十二指肠瘘住院治疗胃内容物对症治疗上腹痛
Risk factors of infected pancreatic necrosis secondary to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被引量:39
2016年
BACKGROUND: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 remains a clinical challenge with considerabl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An early identification of infected pancreatic necrosis(IPN), a life-threatening evolution secondary to SAP, is obliged for a more preferable prognosis. Thus, the present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dentify the risk factors of IPN secondary to SAP.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with SAP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es were sequentially performed to assess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the variabl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PN secondary to SAP. A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 curve was created for each of the qualified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RESULTS: Of the 115 eligible patients, 39(33.9%) progressed to IPN, and the overall in-hospital mortality was 11.3%(13/115).The early enteral nutrition(EEN)(P=0.0092, OR=0.264), maximum 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P=0.0398, OR=1.131)and maximum D-dimer level(P=0.0001, OR=1.006) in the first three consecutive days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IPN secondary to SAP. The area under ROC curve(AUC) was 0.774 for the maximum D-dimer level in the first three consecutive days and the sensitivity was 90% and the specificity was 58% at a cut-off value of 933.5 μg/L; the AUC was 0.831 for the maximum IAP in the first three consecutive days and the sensitivity was 95% and specificity was 58%at a cut-off value of 13.5 mm Hg. CONCLUSIONS: The present study suggested that the maximum D-dimer level and/or maximum IAP in the first three consecutive days after admission were risk factors of IPN secondary to SAP; an EEN might be helpful to prevent the progression of IPN secondary to SAP.
Liang JiJia-Chen LvZeng-Fu SongMai-Tao JiangLe LiBei Sun
多元化微创技术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临床实践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始终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话题,纵观SAP的诊治发展史,其治疗观念呈现着曲折式前进的态势。随着微创理念的发展,SAP的外科治疗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在治疗晚期感染性胰腺坏死(IPN)时,传统的开腹清创引流术逐渐被经皮穿刺引流、内镜、腹腔镜等微创技术以及创伤递进式(step up approach)治疗策略取代,呈现多元化微创的治疗方式。故倡导微创理念是21世纪SAP外科干预的基本原则和必然趋势。
孙备隋宇航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