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重点科技项目(20080222)
- 作品数:8 被引量:55H指数:5
- 相关作者:冯文赵付竹吴春娃王凡陈德明更多>>
- 相关机构:海南省气象台海南省气象局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省重点科技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2002年海南一次非热带气旋暴雨成因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利用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和NCEP逐日每6 h水平分辨率为1°×1°的再分析资料,分析海南2002年9月18—21日暴雨天气过程的成因。结果表明:暴雨与南海辐合带活动密切相关,华南沿海的低空急流为暴雨提供有利的水汽条件;对流层中层差动涡度平流破坏海南及邻近地区的准地转平衡,该处的上升运动得到加强;暴雨产生在能量锋附近低层气旋性涡度发展、高层辐散显著的区域;较强的差动假相当位温平流促使大气层结向对流不稳定发展,导致局地暴雨增强。
- 吴春娃赵付竹王凡
- 关键词:能量锋
- 一次热带低压外围偏东气流引发的异常强降水过程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基于热带低压异常强降水对海南省造成的巨大影响,使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此次热带低压缓慢移动且长时间维持而引发的海南省强降水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中层热带低压倒槽的移速快于低层,在暴雨区形成了一支自下而上向西倾斜的上升气流,海南岛暴雨区上空恰好存在着对称不稳定,斜升气流引起了对称不稳定能量的释放使低层不稳定发展,有利于海南岛暴雨的发生.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北方大陆冷高压与南海热带低压冷暖系统相互作用,热带低压移动缓慢,对流层(副高西南侧)存在的这一支偏南风急流和850hPa的偏东或东南风气流含有丰富的水汽,使得热带低压强度较长时间维持存在.通过对各个物理量场分析表明:海南岛暴雨区域可以从水汽通量相对散度上看出来,且假相当位温的特征说明海南岛暴雨区域中、低层大气具有强不稳定性特征,垂直速度的分析发现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也有利于此次强降水产生.
- 赵付竹吴春娃杨昌贤陈红
- 关键词:热带低压强降水
- 东风急流影响下海南非热带气旋暴雨个例分析被引量:17
- 2010年
-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NCEP 0.5°×0.5°再分析资料、卫星云图和海南省自动站资料,对2007年10月12—14日海南岛秋季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物理过程及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股冷空气从中低层东移南下并在华南沿海堆积、变性,副高稳定加强西伸,850 hPa上在华南沿海地区与变性的大陆高压合并加强,热带地区赤道辐合带活跃,其共同作用促使低空东风急流形成、发展和加强;低空东风急流、弱冷空气南侵、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侧的东风波等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东风急流是此次暴雨所需水汽最大的提供者;θse面陡立造成对流系统斜压发展,激发位势不稳定能量释放,正差动假相当位温平流加强了层结对流不稳定发展,对流层中层正差动涡度平流破坏了海南岛的准地转平衡;动力强迫和热力强迫共同作用激发了次级环流,导致暴雨区上空垂直运动的发展,促使降水增强。
- 刘丽君冯文陈德明
- 关键词:大暴雨低空急流
- 2010年海南岛北部一次强对流天气的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利用1°×1°的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和常规气象要素、中尺度自动站、多普勒雷达等资料针对2010年6月1日海南岛北部一次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强对流天气发生在对流层中层南支槽与低层暖湿切变共同作用的天气尺度背景下,700600 hPa之间的干冷侵入是对流触发的主要机制之一,由于低层水汽偏少,不利强降水的发展,造成此过程风大雨小;(2)多普勒雷达产品可以清楚反映低层风场切变以及冷暖平流的发展演变,因此可弥补探空资料的不足,为临近预报提供一定的参考;(3)强对流天气一般在地面风场切变线出现之后3050 min后发生,这对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有指示作用;(4)近地层的东南暖湿气流以及850 hPa西南暖湿气流的输送为此次过程对流发展提供充足水汽条件。
- 翁小芳许向春冯文陈有龙
- 关键词:强对流天气海风锋多普勒雷达
- 2009年10月海南岛一次秋季强降水过程分析被引量:11
- 2010年
- 利用NCEP 1°×1°全球再分析资料和常规气象观测、多普勒雷达、中尺度数值模拟等资料,综合分析了2009年10月海南岛一次秋季暴雨过程,并对其物理量场进行诊断。结果表明,此次暴雨的发生、维持和消失主要与南海低压活动及其与冷空气相互作用密切相关。对流单体回波对降水量估测和降水落区有较好的指示意义,由于回波在海南岛东半部地区移动速度缓慢,产生"列车效应",导致海南岛东半部地区雨强增大,雨量增幅明显。暴雨带近地面流场中存在多个次级环流中心,为这次暴雨提供了增幅作用。暴雨过程中水汽通量、上升运动、不稳定能量和涡度等各物理量分布对暴雨落区均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 吴春娃赵付竹李勋
- 关键词:雷达回波次级环流强降水
- 2008年海南罕见长“低温阴雨”天气过程成因分析被引量:7
- 2009年
- 为了对今后"低温阴雨"灾害天气过程的预报和服务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单站要素资料对2008年1月下旬至2月中旬海南省出现的长"低温阴雨"灾害性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出:高空环流形势异常、以乌拉尔山阻塞高压为主体的两槽一脊环流形势长时间稳定是导致此次长"低温阴雨"天气过程出现的直接原因。另外,200hPa散度分布、850hPa水汽通量、气象要素在单站剖面图上的演变情况等,对分析和预报此次长"低温阴雨"天气过程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 林萍陈道松冯文
- 关键词:低温阴雨大气环流单站要素
- 海南岛北部地区酸雨的天气影晌因素及污染源分析
- 根据2005年7月—2006年12月海口市出的19个酸雨个例,对海南岛北部地区酸雨发生的天气背景、致酸污染物的源地及输送方式进行了天气学分析.结果表明:海南北部地区酸雨的发生无明显季节性;影响海南北部地区酸雨的天气系统主...
- 冯文李天富吴春娃谢东海
- 关键词:酸雨
- 文献传递
- 海南岛秋季暴雨天气的环流特征和形成机制初探被引量:19
- 2011年
- 对海南岛2000年和2008年两次秋季暴雨的特性和影响系统的分析发现:暴雨的发生、维持和消失主要与大陆冷高、南海低值系统、热带云团活动密切相关,暴雨一般与华南沿海的低空偏东风急流相伴。对流层中层正差动涡度平流和副高南侧的暖平流破坏了海南岛及邻近区域的准地转平衡,动力强迫和热力强迫共同作用激发了次级环流,导致暴雨区上空的垂直运动的发展,促使暴雨增强。对流层中层干冷空气的侵入,正的差动假相当位温平流加剧了大气层结的不稳定,强的风垂直切变更促使对流上升运动的发展,这对暴雨局地的再增强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综合提出海南岛秋季暴雨天气的预报着眼点,为海南岛秋季暴雨天气潜势预报和临近预报提供线索。
- 赵付竹王凡冯文
- 关键词:秋季暴雨能量锋湿有效位能差动
- 海南岛北部地区酸雨的天气影响因素及污染源分析被引量:7
- 2009年
- 根据2005年7月—2006年12月海口市发生的19个酸雨个例,对海南岛北部地区酸雨发生的天气背景、致酸物的源地及输送方式进行了天气学分析.结果表明:海南岛北部地区酸雨的发生无明显季节性;影响海南岛北部地区酸雨形成的天气系统主要有6种,其中冷空气偏东型及热带气旋型2类天气系统产生的酸雨次数最多;致酸物多属远距离输送所致,主要来源于华南地区,部分来源于越南,海南岛本地污染物导致酸雨的个例很少.海南岛北部地区酸雨的形成不仅与气象条件有关,而且与海南岛的地形地貌有关.
- 冯文李天富吴春娃谢东海
- 关键词:酸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