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578020)
- 作品数:27 被引量:190H指数:9
- 相关作者:白敏菂依成武邱秀梅杨波谷建龙更多>>
- 相关机构:大连海事大学江苏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更多>>
- 高风速复合式电收尘器模拟烟气净化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为了探讨自制高风速复合式电收尘器(HVCESP)的收尘效果,对其进行了模拟烟气粉尘净化实验研究并探讨了其收尘机理。以收尘效率η作为收尘指标,以粉尘初始质量浓度0ρ、工作电压U、有效收尘面积S及烟气风速v作为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分别考查各因素对η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当烟气处理量qV=3780 m3/h,v=1.75 m/s,ρ0=5 g/m3,U=47 kV,有效收尘面积S=14.5m2,异极距H=0.17m,有效电场长度L=2.8 m时,η可达95%;当qV=1787 m3/h,v=0.81 m/s,而其它条件不变时,η可达99.54%。HVCESP除尘系统比传统电收尘器(ESP)体积缩小几倍,实现了除尘设备小型化,降低了其一次性投资。
- 依成武吴春笃陈志刚白敏菂蔡灏兢
- 关键词:粉尘驱进速度收尘效率
- DOC对燃用调合生物柴油发动机PM排放的影响被引量:7
- 2017年
- 为研究氧化催化转化器(DOC)对柴油机燃用不同调合生物柴油(BO、B10、B20)后排气颗粒物粒径分布及组分的影响规律,利用MOUDI对颗粒物进行分级采样,对分级颗粒称重得到质量浓度分布,利用热重分析仪分析颗粒物热重特性及组分变化.结果表明:未加装DOC时,随着生物柴油比例的增加,各粒径级颗粒物质量浓度均降低,B20降幅最大;颗粒物质量浓度峰值范围内的粒径大小处于0.18~0.32μm,SOF质量分数依次升高,无机盐和Soot质量分数依次降低.加装DOC后,颗粒物质量浓度降低,DOC对粒径大于1μm颗粒转化效果不明显,聚集态颗粒质量浓度转化效率明显高于粗粒子态颗粒,B20聚集态转化效率最高,可达61.6%.随着转速的升高,转化效率明显降低,颗粒中SOF质量分数降低,H_2O、Soot,无机盐质量分数均增大.
- 杜家益周仁双张登攀周小强夏群袁银男
- 关键词:DOC生物柴油颗粒物粒径分布
- 绿色友好条件下微流注放电固态玉米秸秆制糖技术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提供了一种可再生资源玉米秸秆粉转化制糖的新技术。固态玉米秸秆粉在微流注放电等离子体环境友好条件下,不经任何预处理和添加其他助剂,无氧化、无燃烧地降解为糖,在70℃、90kPa、无任何催化剂条件下,放电电压2.5kV,保护气、放电气体N2流量为0.3L/min,输入能量(SIE)为25.26kJ/g,放电功率为160W,放电反应180min后秸秆转化率为68.32%,选择性38.59%,糖产率26.36%,产糖速率3023.88μg/min。分析了反应机理和放电过程中产生的强酸性、清洁、环保、高效的酸催化剂层,提出了酸催化绿色化学法,直接用于固态物质的等离子体化学反应。
- 宋春莲张芝涛白敏冬古建龙兰少伟
- 关键词:玉米秸秆绿色化学制糖技术
- 药剂雾滴荷电定向驱进的理论基础研究
- 文中研究把输运药剂雾滴的气体电离成 O-、N-或 O+、N+等离子,并在气体输运过程与药剂雾滴碰撞使之荷电成为带电粒子。在空间电场作用下,荷电药剂雾滴定向与毒物、致病微生物碰撞,或者驱向被污染的武器、装备、车辆、船舰等物...
- 白敏菂依成武杨波白希尧
- 关键词:电离放电荷电电场驱进速度
- 文献传递
- 注入功率及耗能密度对离子输运率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的输运特性直接制约着工业电收尘和飞行器等离子体隐身的进一步发展,影响该输运特性的因素较多,包括放电区的压力、气体流速、电场强度、注入功率密度及其耗能密度等。为提高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输运效率,以线板形式电晕放电为手段进行电离流经放电区气体的实验,运用DLY-3型大气离子测量仪测量脱离电场约束的正负离子浓度,研究了注入功率密度及耗能密度对离子浓度输运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程度上随着注入功率密度、耗能密度的增加,离子浓度输运率越高.但当注入功率密度和耗能密度达到一定值时,离子输运率变化趋于平缓;同时,高风速比低风速的等离子体输运率要高出几个数量级。
- 谷建龙张芝涛宋春莲
- 关键词:大气压电晕放电风速
- 碘代X射线造影剂的污染现状及去除工艺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22年
- 总结了新兴污染物ICM在污水、地表水和饮用水等各种水环境中的污染现状及相应的生态风险;介绍了现有的ICM的去除工艺,包括高级氧化技术、辐射技术及生物降解转化技术等;讨论了ICM自身及其转化产物消毒副产物对环境的生态风险。认为目前对于各种水体中ICM含量、准确测定、有效去除及毒性评估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后续应着重研究污水、饮用水消毒过程中ICM形成I-DBP的机理,研究有效的去除ICM的工艺技术,尤其是去除惰性离子型ICM的处理工艺,从源头控制ICM,避免ICM形成I-DBP的危害。
- 杨鹤云李晓良李晓琳郑兴
- 关键词:污染现状生态风险去除工艺
- 烟道中同极性荷电粉尘的凝并研究被引量:13
- 2009年
- 针对目前电除尘器对微小颗粒粉尘捕集效率低、本体体积庞大的问题,突破传统预荷电装置的应用模式,将预荷电装置安装于电除尘器模拟烟道中,进行了高压电场荷电凝并研究,考察了凝并电场频率、电场强度以及电场类型对粉尘凝并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可以大幅度降低粒径在0.3~0.5舯的粉尘百分比;有效增加粒径〉1μm的粉尘百分比;可以有效提高模拟电除尘器对细小颗粒粉尘的捕集效率,有望减少电除尘器的本体体积。
- 周建刚刘栋白敏菂邱秀梅
- 关键词:预荷电电除尘器
- 不同方法提取和测定粪肠球菌生物膜总蛋白含量的比较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以标准菌株ATCC33186为例,用超声破碎法提取粪肠球菌生物膜中总蛋白,结合3种不同方法测定总蛋白的含量,确定一种简单快速有效的检测细菌生物膜中总蛋白含量的方法。方法:将培养24h的生物膜加入PBS缓冲液清洗后,使用超声破碎法提取生物膜中总蛋白,选择作用时间、振幅Amp、超声和间隔时间等参数进行超声破碎,结合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蛋白电泳图谱确定最佳超声条件后,确定最佳超声条件后,使用BCA法、考马斯亮蓝Bradford法和Lowry法测定生物膜中总蛋白含量,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最佳超声破碎条件参数:作用时间2min,振幅Amp20%,超声2s间隔2s。用BCA法测得总蛋白含量每皿为2299.1μg,考马斯亮蓝Bradford法测得含量为每皿3793.8μg,Lowry法测定含量为每皿1858.0μg。结论:确定超声破碎提取粪肠球菌生物膜蛋白的最优化条件,是一种简单可行测定细菌生物膜中总蛋白含量的方法。
- 何智妍梁景平黄正蔚姜云涛姜葳
- 关键词:粪肠球菌生物膜超声蛋白
- 模拟烟道中粉尘粒子的荷电凝并实验研究被引量:8
- 2007年
- 基于电凝并理论,在模拟电除尘器烟道中增设预荷电装置,进行了高压电场荷电凝并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将预荷电装置安装于烟道中,离子浓度比除尘电场中高约1个数量级,有利于提高粉尘的荷电量,增强带电粒子的凝并作用;交变电场比直流电场更利于带电粒子凝并,最佳电场频率为40Hz;电凝并作用可以使粒子粒径增大21%左右,总除尘效率提高2.6%~3.5%,有利于实现电除尘器的小型化.
- 白敏菂邱秀梅杨波毛程奇
- 关键词:电除尘器预荷电电晕放电
- 生物炭对离子型稀土矿山尾水中氨氮的吸附特性研究被引量:10
- 2021年
- 针对多级渗滤技术处理离子型稀土矿山水环境氨氮污染的需求,本研究以生物质废弃物稻壳、木屑、花生壳及沼渣为原料,在300和500℃热解制备生物炭材料,考察吸附稀土矿山尾水中氨氮的效果及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500℃下,稻壳和花生壳制备的生物炭吸附氨氮效果最佳,稻壳生物炭(RHBC)最大吸附量为36.76 mg·g^(-1),花生壳生物炭(PHBC)最大吸附量为31.29 mg·g^(-1),两种生物炭对氨氮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R^(2)>0.9878),吸附氨氮在75 min内达到平衡。稀土尾水呈酸性,实验结果显示生物炭吸附氨氮效果随着pH降低显著下降,尾水中的Fe^(3+),Al^(3+)存在降低生物炭吸附氨氮的效果。生物炭自身的碱性及其表面带负电的官能团是影响生物炭吸附氨氮能力的关键性质。
- 沈州罗仙平周丹周丹谭启海黄璐
- 关键词:生物炭氨氮离子型稀土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