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甘肃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基金

作品数:123 被引量:578H指数:11
相关作者:宋玉民马书懿傅正生孙小菁王进贤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师范大学河南理工大学西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5篇理学
  • 11篇一般工业技术
  • 9篇化学工程
  • 5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6篇光致
  • 21篇配合物
  • 17篇光谱
  • 17篇发光
  • 15篇光致发光
  • 15篇催化
  • 14篇稀土
  • 12篇荧光
  • 12篇接枝
  • 11篇光致变色
  • 10篇接枝共聚
  • 10篇共聚
  • 9篇溅射
  • 9篇磁控
  • 9篇磁控溅射
  • 8篇人血清白
  • 8篇人血清白蛋白
  • 8篇偶氮
  • 8篇氨酸
  • 7篇抑菌

机构

  • 127篇西北师范大学
  • 5篇河南理工大学
  • 3篇西北民族大学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天津师范大学
  • 2篇甘肃省高分子...
  • 1篇巢湖学院
  • 1篇甘肃省医学科...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兰州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兰州城市学院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甘肃省肿瘤医...
  • 1篇陕西国防工业...

作者

  • 35篇宋玉民
  • 24篇马书懿
  • 18篇傅正生
  • 11篇王进贤
  • 11篇孙小菁
  • 10篇陈洁
  • 10篇常玥
  • 9篇徐小丽
  • 9篇魏晋军
  • 7篇辛丽
  • 7篇孟团结
  • 7篇刘彦
  • 6篇陈彦
  • 6篇王坤杰
  • 6篇张玉梅
  • 6篇张汉谋
  • 6篇张国恒
  • 6篇孙宾宾
  • 6篇栾尼娜
  • 6篇禹兴海

传媒

  • 32篇西北师范大学...
  • 8篇无机化学学报
  • 8篇化学学报
  • 8篇化学研究与应...
  • 8篇功能材料
  • 5篇应用化工
  • 5篇化学试剂
  • 4篇有机化学
  • 4篇合成化学
  • 3篇化学工程师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化学研究
  • 2篇化工时刊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应用化学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人工晶体学报
  • 2篇中国稀土学报
  • 2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分析化学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10篇2011
  • 11篇2010
  • 18篇2009
  • 25篇2008
  • 21篇2007
  • 25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1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分子负载氨基酸席夫碱三元金属络合物的制备及其催化氧化性能被引量:2
2008年
制备了氯甲基化聚苯乙烯负载丙氨酸-2,4-二羟基苯甲醛席夫-碱1,10-邻菲罗啉三元金属络合物PS[salaM(phen)](M=Cu,Co,Ni,Mn),采用IR,UV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了它们对异丙苯的催化氧化行为,其中PS[salaCu(phen)]的催化活性最大,氧化产物为2-苯基-2-丙醇(PP)和异丙苯过氧化氢(CHP).在常压、383 K、用氧气做氧化剂,PS[salaCu(phen)]催化氧化异丙苯,转化率达44%,产物2-苯基-2-丙醇(PP)选择性高达99%.
常玥石秀龙吕学谦王勇刚
关键词:异丙苯催化氧化分子氧
碱性藏花红和苯基芴酮与核酸作用的光谱学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利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圆二色谱法、凝胶电泳法对碱性藏花红及苯基芴酮与核酸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在ct-DNA存在时,碱性藏花红和苯基芴酮的荧光强度都有较大增加;碱性藏花红和苯基芴酮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随ct-DNA浓度的增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减色效应;二者都使ct-DNA的圆二色谱正峰的吸收强度有所增加,负峰的吸收强度有所减小;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表明,碱性藏花红-DNA体系受pH的影响较小且其发光强度高于苯基芴酮-DNA体系.将所得结果与溴化乙锭-DNA体系光谱性质进行了对比,得出碱性藏花红及苯基芴酮与DNA有发生类似于溴化乙锭的嵌插和插入作用的结论.
王海燕宋玉民
关键词:溴化乙锭荧光探针核酸
含呋喃丙烯酸酯结构螺噁嗪的合成及其光致变色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合成了3种含呋喃丙烯酸酯结构的螺噁嗪类光致变色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确认了其结构,并采用滴加Zn2+及掺杂高分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手段研究了其紫外吸收光谱性能.结果表明,9′-(α-呋喃丙烯酰氧基)螺噁嗪(化合物Ⅲ)具有良好的光致变色性能,动力学分析表明Ⅲc呈色体的光消色反应遵循一级动力学规律.
傅正生冯光华禹兴海袁莉
关键词:光致变色吸收光谱螺噁嗪
镁离子掺杂多孔硅的蓝光发射被引量:3
2007年
用电化学方法对多孔硅薄膜进行了镁离子的化学掺杂。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分析了样品的光致发光特性,发现镁掺杂增强了多孔硅的蓝光发射,当镁离子浓度增大到0.002mol/L时,可使蓝光强度达到多孔硅红光强度的一半。红外吸收谱表明,掺镁多孔硅的表面形成较完整的Si-O-Si网络结构,分析结果认为,多孔硅的蓝光光激发主要发生在多孔硅的纳米硅粒中,光发射主要发生在多孔硅中包裹纳米硅SiOx层中的发光中心上,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合理的解释。
孙小菁马书懿张汉谋徐小丽魏晋军
关键词:多孔硅电化学光致发光红外吸收
柱层析分离双偶氮苯类化合物
本文利用柱层析法分离纯化双偶氮苯类化合物,分离得到的产物经红外鉴定.
廖乐星郭宏仓傅正生
关键词:柱层析光致变色
文献传递
稀土钇掺杂多孔硅光致发光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采用电化学方法在多孔硅中掺杂了稀土钇(Y)元素。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分析了样品的光致发光特性。多孔硅样品在440nm波长激发下,光致发光谱上主发光峰位于620nm,认为其来源于Si-O复合物的发光中心;多孔硅样品在390nm波长激发下,光致发光谱上主发光峰分别位于527和576nm,并且用量子限制/发光中心模型加以解释。钇掺杂多孔硅样品的光致发光强度明显增强,并且在484nm附近出现新的发光峰。分析结果认为,这是由于钇的掺入,在多孔硅禁带中形成了新的表面能级,从而形成新的发光中心的结果。
李锡森马书懿孙小菁蔡利霞李勇
关键词:多孔硅光致发光
2,4-二氯苯氧乙酸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识别特性被引量:10
2006年
以2,4-二氯苯氧乙酸(2,4-D)为模板分子,α-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制备了有特异性识别2,4-D功能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印迹聚合物的选择性进行了考察.用Scatchard法分析表明,该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氢键作用力结合,对2,4-D的最大表观吸附量Qmax为69.7μmol.g-1,平衡离解常数Kd为9.96×10-3mol.L-1.HPLC实验表明,与2,4-D结构类似的分子相比,印迹聚合物对2,4-D显示了很好的选择性.
康敬万刘小育王志华马永钧
关键词:分子印迹聚合物2,4-二氯苯氧乙酸模板分子高效液相色谱
Au/(C/SiO_2)/p-Si结构中的电流输运机理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镶嵌纳米碳粒的SiO2薄膜,利用Au/(C/SiO2)/p-Si结构的I-V特性曲线,对其电流输运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正向偏压较小时,薄膜中的电流符合欧姆电流输运机制;正向偏压较大时,薄膜中的电流主要是Schottky发射和Frenkel-Poole发射2种电流输运机制的共同作用结果.这一结论与样品的EL(electroluminescence)是由SiO2中的发光中心引起的结论相一致.
张汉谋马书懿
关键词:射频磁控溅射I-V特性
坡缕石负载磷钨酸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被引量:18
2008年
为便于催化剂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利用回流蒸发吸附法制备了坡缕石负载的十二磷钨杂多酸,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粉末衍射表征并进行热重分析。将坡缕石负载的十二磷钨杂多酸作为催化剂用于柠檬酸三丁酯的合成,采用正交实验测定了影响酯化反应的工艺条件,在n(柠檬酸)∶n(正丁醇)=1∶4、反应时间3.0 h、催化剂用量为1.0 g和反应温度145℃时,酯化率可达86.4%,催化剂稳定性较好,可重复使用。
常玥刘彦谭丁萍
关键词:催化化学坡缕石柠檬酸三丁酯酯化
O-(硫杂蒽酮-[2]-基)-氧乙酸的合成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The compounds of O-(thiaxanthon-2-yl)-oxyacetate,was synthesized from 2,2’-Dithiosalicylic acid.The compound was identified by elemental analysis,IR,1H NMR,13CNMR spectrum.The effect of ratio of starting materias,temperature,time on yield were explored,and the synthetic condition was optimized by high efficiency liquid chromatography.This method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宋玉民张琼许军鹏栾尼娜卢小林
关键词:硫杂蒽酮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