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KZCX2-206) 作品数:10 被引量:252 H指数:10 相关作者: 周名江 颜天 谭志军 李钧 于仁诚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 香港科技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更多>>
塔玛亚历山大藻对海产双壳类生命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11 2004年 通过一种重要有毒赤潮藻———产麻痹性贝毒毒素PSP的塔玛亚历山大藻对几种海产双壳类主要发育阶段:受精卵、D形幼虫、眼点幼虫、稚贝、仔贝和成贝生命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该藻对双壳类孵化率、存活率、运动能力、滤食率和生长都有影响,毒性效应与藻密度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该藻对受精卵的抑制作用在100个/cm3的密度下最显著,36h后孵化率仅为对照组的30%.进一步的逐项毒性筛选实验表明此毒性来源于藻液、藻细胞和细胞碎片,而与去藻过滤液、藻细胞内容物、标准毒素STX无关,由此可以证实塔玛亚历山大藻确能产生一类非PSP毒素,并与细胞表面的未知毒素相关. 周名江 颜天 傅萌 王云峰 于仁诚 李钧关键词:麻痹性贝毒 PSP 双壳类 塔玛亚历山大藻 塔玛亚历山大藻对黑褐新糠虾存活、生长以及种群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32 2002年 通过塔玛亚历山大藻 ( Alexandrium tamarense)对黑褐新糠虾 ( N eomysis awatschensis)的急性和慢性毒性作用研究 ,发现塔玛亚历山大藻对黑褐新糠虾的存活、生殖、生长等有不利影响 ,影响程度随塔玛亚历山大藻藻细胞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在 96 h急性毒性实验中 ,塔玛亚历山大藻对黑褐新糠虾的半致死密度为 70 0 0 cells/ml,去藻过滤液中糠虾的死亡率为 2 5 %。在 6 2 d的慢性毒性实验中 ,密度为 90 0 cells/ml的塔玛亚历山大藻对黑褐新糠虾的繁殖有严重影响 ,在此影响下的实验组亲虾产幼虾总数只有 2 7尾 ,仅为对照组产幼虾数目的 1 6 .4 % ;其总产幼虾天数、日最高产幼数分别只有对照的 32 %、4 1 % ,其初次产虾日期也推迟了 3d,并出现了 3次生殖中断。塔玛亚历山大藻对黑褐新糠虾亲虾的存活、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 ,处在密度为 90 0 cells/ml塔玛亚历山大藻中的黑褐新糠虾亲虾的存活率只有对照的 6 3% ,糠虾亲虾的体长和体重分别为对照组亲虾的 95 .6 %和 81 .9% ,但差异尚不显著 ( P>0 .0 5 ) 谭志军 颜天 周名江 李钧 于仁诚 王云峰关键词:塔玛亚历山大藻 黑褐新糠虾 存活 赤潮甲藻 毒性 种群繁殖 近海赤潮发生与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64 2002年 根据近 2 0a来的有关资料 ,综述了近海赤潮发生与气象、水文、化学及生物等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赤潮发生与气象、水文、化学及生物条件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但目前对这些关系的研究多数只停留在定性分析上 ,而定量和半定量的研究则很少 ,有关环境条件对赤潮发生机理的影响尚不清楚 ,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黄小平 黄良民 谭烨辉 朱良生关键词:赤潮 气象 气候因素 塔玛亚历山大藻和东海原甲藻对褶皱臂尾轮虫种群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24 2003年 通过对 2 0 0 2年 5月东海赤潮原因种 -东海原甲藻和亚历山大藻的单一藻种和两种藻混合情况下对褶皱臂尾轮虫种群数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发现塔玛亚历山大藻 (ATHK )对轮虫有致死作用 ,其4 8hLC50 为 130 0cell·ml-1.藻的各组分毒性比较研究表明 ,只有藻液和藻细胞具有这种毒害作用 ,藻在早期生长阶段的毒害作用较强 ,毒性大小与藻细胞活性相关 .东海原甲藻在高密度 (4× 10 4、5× 10 4、10× 10 4cell·ml-1)时对轮虫种群数量在第 5d时开始有影响 ;东海原甲藻在低密度 (1× 10 4、2× 10 4、3× 10 4cell·ml-1)时 ,轮虫能够以其为食并进行生长繁殖 .两种藻混合情况下 ,东海原甲藻能够减轻塔玛亚历山大藻对轮虫的毒害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 ,此次赤潮对东海的微型浮游动物种群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 . 王丽平 颜天 谭志军 周名江关键词:塔玛亚历山大藻 东海原甲藻 褶皱臂尾轮虫 有机改性粘土去除有害赤潮藻的研究 被引量:29 2003年 本研究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改性材料 ,通过粘土颗粒的表面吸附及离子交换作用对粘土进行了表面改性 ,并以常见于我国沿海的有害赤潮生物种———东海原甲藻 (Prorocen trumdonghaiense)为目标生物 ,研究了有机粘土对该藻的去除效果 .结果表明 ,改性后的粘土具有极强的去除赤潮生物能力 ,当有机粘土的用量为 0 .0 1g·L-1时 ,在 2 4h内东海原甲藻的去除率大于 95 % ,而未经改性处理的原土在相同用量下没有表现出对东海原甲藻的有效去除作用 ,这表明通过有机改性能显著增强粘土的除藻能力 .对有机粘土高效去除机理分析表明 ,有机粘土表面静电作用、季铵盐离子亲脂性长脂肪链的“网捕”作用及粘土颗粒表面局部高浓度季铵盐离子的灭杀作用是有机粘土具有强去除藻细胞能力的主要原因 . 曹西华 俞志明关键词:有机粘土 东海原甲藻 赤潮 有害赤潮藻对鱼类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002年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effects of harmful algae on fish based on the studies in recent yea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armful algae can affect the survival, enzyme, cell, tissue and behavior of fish directly or indirectly, also the phycotoxin can be accumulated in the tissue and organ of fish, and influence the organisms of higher level. At last, we have discussed the elements that affect the toxicity of harmful algae. 谭志军 颜天 周名江关键词:有害赤潮藻 藻毒素 鱼类 不同氮源对微小亚历山大藻生长和毒素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24 2005年 通过尿素、氯化铵、酵母浸出粉和硝酸钠等氮源对微小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minutum)生长及毒素产生的影响研究,分析了微小亚历山大藻对不同氮源利用状况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氮饥饿条件下,加入硝酸钠和酵母浸出粉能显著促进微小亚历山大藻的生长;高浓度的氯化铵在加入后对微小亚历山大藻有一定的毒性效应,表现为生长停滞,但毒性效应在5d后消失,并得到与添加硝酸钠及酵母浸出粉相似的增长速率0.21d^-1;添加尿素对微小亚历山大藻的生长没有显著促进作用.在四种氮源中,尿素对微小亚历山大藻毒素产生的刺激作用也最弱,在稳定期每个细胞藻细胞毒素含量维持在6.00~8.00fmol;添加硝酸钠、氯化铵和酵母浸出粉的藻细胞在稳定期毒素含量分别达到11.85,12.86和14.64fmol.硝酸钠和氯化铵刺激藻毒素产生的效果比酵母浸出粉更为直接.四种含氮营养盐对微小亚历山大藻毒素组成的影响都很小. 张清春 于仁诚 周名江 王云峰 颜天 李钧关键词:微小亚历山大藻 麻痹性贝毒 尿素 氯化铵 硝酸钠 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弯藻对黑褐新糠虾和卤虫的急性毒性作用 被引量:19 2004年 以黑褐新糠虾和卤虫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两种典型有毒有害赤潮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弯藻的毒性.结果表明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弯藻都能影响糠虾的存活,在96h内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弯藻对糠虾的半致死浓度分别约为7000和450000个/cm3;在24h内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弯藻对卤虫存活没有显著影响,而赤潮异弯藻能对卤虫的活力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0 1,1 5,5和24h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15000,7500,4500,3000个/cm3,但在赤潮异弯藻较低浓度为3000个/cm3时,经过48h卤虫的运动能力能够恢复到正常水平.结果表明,这两种有害藻对同一种生物的毒性大小存在差异,而这两种甲壳类生物对同一种有害藻的反应也不相同. 颜天 谭志军 李钧 于仁诚 王云峰 周名江关键词:塔玛亚历山大藻 赤潮异弯藻 黑褐新糠虾 卤虫 急性毒性 香港及珠江口海域有害赤潮发生机制初步探讨 被引量:38 2001年 回顾了香港及珠江口海域赤潮发生和藻毒素污染的历史及研究状况 ,结合 3种代表赤潮藻种最适光温盐生长实验 ,4种不同形态氮营养盐对几种常见赤潮藻种生长影响实验 ,以及不同营养盐、温度、盐度条件下赤潮藻群落变化过程实验 ,初步探讨了物理、化学、生物等环境因子在香港和珠江口海域赤潮发生中的作用机制。 颜天 周名江 邹景忠 钱培元关键词:赤潮 藻毒素 环境因子 珠江口海域 河口最大浑浊带浮游植物生态动力过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2002年 通过对近十几年来河口最大浑浊带浮游植物生态动力过程研究的报道进行综述 ,阐明该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研究结果表明 ,河口最大浑浊带的湍流混合过程增大了浮游植物细胞光合作用的机会 ;重力环流致使浮游植物及其光合作用所需的物质能较长时间的停留 ;再悬浮过程使微型底栖藻类对最大浑浊带水体中叶绿素产生明显贡献 ;锋面强烈的辐合聚集作用则可使浮游植物在锋面附近出现高值现象。最后对河口最大浑浊带浮游植物生态动力过程的继续研究提出了几点看法。 黄小平 黄良民关键词:浮游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