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41083)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柳青山李团银侯爱斌董良利梁笃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雄性不育
  • 2篇雄性不育系
  • 2篇玉米
  • 2篇玉米细胞
  • 2篇玉米细胞质
  • 2篇细胞质
  • 2篇细胞质雄性不...
  • 2篇胞质雄性不育
  • 2篇不育
  • 2篇不育系

机构

  • 2篇山西省农业科...

作者

  • 2篇侯旭东
  • 2篇梁笃
  • 2篇董良利
  • 2篇侯爱斌
  • 2篇李团银
  • 2篇柳青山
  • 1篇段冰

传媒

  • 1篇玉米科学
  • 1篇华北农学报

年份

  • 2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JnA的分组鉴定及利用被引量:4
2006年
首先对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JnA进行小斑病菌接种鉴定,同时对其花药、花粉形态观察,通过恢保关系鉴定,F2育性分离观察及F1花粉碘液染色镜检,初步确定JnA属于S组细胞质雄性不育。从JnA×恢313的F2出现少量不育株和半恢株的情况看,JnA的不育性的恢复既受主基因控制,又受微效多基因作用。细胞学显微观察发现JnA的败育时期发生在单核晚期至二核花粉期,败育发生与绒毡层解体异常有关。同时对JnA在生产上利用的可行性作了初步研究。
侯爱斌柳青山董良利李团银侯旭东梁笃段冰
关键词: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
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JnA的育性遗传分析及分组鉴定
2006年
通过对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JnA的花药、花粉形态观察,恢保关系鉴定,F2代育性分离观察及F1代花粉碘液染色镜检,初步确定JnA应属于S组细胞质雄性不育。从JnA×恢313的F2出现少量不育株和半恢株的情况看,JnA不育性的恢复既受主效基因控制,又受微效多基因控制。细胞学观察发现,JnA的败育时期发生在单核晚期至二核花粉期,败育发生与绒毡层解体异常有关。
侯爱斌柳青山董良利李团银侯旭东梁笃
关键词: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