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XJJCZH004)
- 作品数:7 被引量:29H指数:3
- 相关作者:汪娟张新艳更多>>
- 相关机构:新疆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新疆职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生命、边缘、焦虑——周涛、刘亮程、李娟散文的共同言说方式被引量:3
- 2013年
- 周涛、刘亮程、李娟是新疆地区的当代散文作家,共同的文化背景使他们的散文创作呈现出一种共同的言说方式。对于生命的阐释是其散文创作中最本质的内蕴,三者的作品无不透彻地体现出对于生命意识的传达与感悟;在他们的散文书写中,"边缘"不仅是地理的边缘更是文化的边缘,边缘经验是他们对新疆文化地理在心灵层面的体会;"焦虑"是他们散文中蕴涵的普遍性情感。
- 汪娟
- 关键词:生命焦虑
- 荒野的恐惧与忧伤的漂泊——对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非诗意的解读被引量:8
- 2012年
- 解读刘亮程的代表作《一个人的村庄》,认为其笔下的村庄绝非是如表面所展现的诗意,在与世隔绝、荒僻落后的村庄意象中,隐约透露出作者对荒野所独有的的恐惧;在舒缓的文字叙述下,其实掩藏着作者一颗焦灼的灵魂;在刘亮程的家园空间结构中,作者为家园的终结而愁肠百结,起点是家园的失落,终点无一例外是漂泊,而漂泊恰是家园丧失的反映,其隐含的则是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拷问和对精神家园的追寻。
- 汪娟
- 文化地理学与中国文学研究概观被引量:13
- 2013年
- 从文化地理学角度研究文学,实际上是借用地理空间的形式,展现文学完整的风貌。中国文学经历了从相对静态和封闭的地域文学研究到动态的文化地理研究。空间是文化地理学的关键词,从文学空间的视境下重新阐释与领悟文学的内在意义,对于超越当前的文学研究,构建一种时空并置的新型文学范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 汪娟
- 关键词:文化地理学文学地理中国文学
- “底层文学”的症候式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底层文学"自创作始已经走过十年的历程,在众声喧哗下的"底层文学"的探讨中,关于如何界定"底层文学"、底层的表述身份问题成为其焦点问题。对底层文学进行症候式的分析,有两个方面的缺失不容忽视。第一,文学是有精神和灵魂的,而底层文学恰恰普遍存在一种缺失的文学精神价值,缺乏对正面精神价值的弘扬;第二,底层文学中超越现实生存的精神是缺席的,作家应当反映现实却又在精神层面上超越现实,不但能由现实达到揭露批判底层生活的缺陷和丑恶,而且能用审美理想观照和超越这种缺陷和丑恶,使读者达到反思和升华的境界。"底层"作为一种文学精神,更重要的是引导底层这个群体还坚信人性的终极关怀和真善美的生活境界,底层文学才能焕发出极其强大的艺术力量。
- 汪娟
- 迁徙的空间——论叶尔克西散文中的游牧文化因子被引量:1
- 2013年
- 游牧是新疆当代散文作家们言说的一种精神方式,在新疆当代散文中最为具有典型意义的游牧文化因子的作家是叶尔克西——以汉语写作的哈萨克族女作家。游牧文化的因子塑造了叶尔克西对游牧生活的感知与表达的方式,并成为叶尔克西生命中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这一文化资源的影响投映在其散文创作中则表现为作家以游牧的方式、游牧的心态、游牧的精神书写新疆区域哈萨克民族的生活与生命氛围,作为母体文化的游牧文化是叶尔克西无可回避的创作选择,它已经深深植入了她的血脉和心灵之中。
- 汪娟
- 关键词:叶尔克西游牧文化
- 论西部散文的混血文化特质被引量:1
- 2013年
- 西部多元的文化碰撞、融合,形成一种独有的文化形态——混血文化。西部散文所蕴含的混血文化因子体现在作家作品中,一方面是作家矛盾文化心理的纠结,另一方面又独显了西部散文特有的美学价值与文化底蕴。混血文化因子使西部散文作家葆有一种创作感觉的敏锐性与独特的视角,其作品呈现的是一种宏阔视野与纵深构筑的文化魅力。
- 汪娟
- 关键词:西部散文文化心理
- 新疆当代散文作家的行走写作被引量:2
- 2013年
- 新疆当代散文的形式是一种"行走"或"在路上"的文学,以散文的形式穿越、行走、探险、揭秘成为新疆当代散文作家的选择。从文学的地理空间、呈现方式、散文的深度思考方面展示了作家心灵中满怀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学情怀。新疆当代散文作家对于行走途中的自然景观的欣赏,不仅因为它意味着新疆自然自身的地理特征,还在于它与新疆文化具有异质同构性。
- 张新艳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