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农村领域(2012BAD14B04)
- 作品数:5 被引量:43H指数:5
- 相关作者:张鑫娄春荣隋世江刘慧颖安景文更多>>
- 相关机构: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农村领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不同施氮方式对玉米田土壤无机氮动态变化的影响被引量:5
- 2015年
- 研究不同施氮方式对玉米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和土壤无机氮变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生育期不同施氮方式下,0-100cm土壤水分变化趋势相似,非雨季0-20cm土壤含水量施肥处理比不施肥(CK)低2-4个百分点,雨季由于降雨的补给各处理各层土壤水分无明显变化。施氮显著增加了0-100cm土层无机氮含量。习惯施肥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受降雨影响较大,表现出向土壤深层迁移的趋势;缓控释肥、优化施肥和优化施肥+秸秆还田处理可降低土壤硝态氮的残留。0-40cm土壤铵态氮含量受基肥和追肥影响较大,41-100cm土壤铵态氮含量为3-5mg/kg,变化幅度较小,趋于稳定。合理的氮肥用量及施氮方式,可有效减少土壤硝态氮的残留,减轻浅层地下水硝态氮污染的风险。
- 张鑫安景文娄春荣
- 关键词:玉米硝态氮铵态氮缓控释肥
- 不同玉米/花生间作模式对土壤微生物量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9
- 2013年
- 为了探究不同玉米/花生间作条件下地下部土壤微生态环境,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玉米/花生间作条件下作物根区土壤微生物量和产量状况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一定程度上,间作可以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整体代谢活性和群落结构多样性,其中玉米/花生间作12垄,细菌高出对照62.5%、真菌是对照6倍、放线菌是对照8倍。不同的间作模式对经济效益的影响也是相当大,其中间作玉米/花生间作12垄高出玉米/花生间作4垄23.6%,玉米/花生间作8垄高出玉米/花生间作4垄22.5%。综合评价认为,玉米与花生间作最佳比例为4:12或12:12。辽宁省花生产区多为风沙土,土壤易风蚀,而且花生又忌连作,采用玉米花生间作对防风蚀、防重茬具有重要的作用。
- 何志刚汪仁王秀娟娄春荣李波牛世伟
- 关键词:玉米花生间作微生物量
- 不同量秸秆还田对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8
- 2014年
- 研究同一施肥水平下,秸秆4种不同还田量对0-1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水分利用效率、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玉米生育期0-1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较CK提高了4.25%、7.25%和4.49%;株高较CK增加了6.88、14.12和8.21 cm;百粒重较CK增加了4.74%、11.05%和5.72%;玉米产量较CK提高了4.21%、7.50%和4.73%(P〈0.05);水分利用效率较CK提高了4.46%、9.27%和5.84%。当秸秆还田量为9 000 kg/hm^2时,能够显著提高该地区的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率。
- 张鑫隋世江于涛刘慧颖
- 关键词:玉米秸秆还田水分利用效率
- 不同磷肥利用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及磷肥效率的影响被引量:8
- 2013年
- 研究了不同磷肥利用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及磷肥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的施肥方式相比,在农民习惯的施肥方式基础上加入磷活化剂处理、磷肥用量减少25%的处理、磷肥用量减少25%的基础上加入磷活化剂处理这3种磷肥利用方式均可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吸磷量,其中在磷肥用量减少25%的基础上加入磷活化剂处理的增产效果最为明显;同时磷肥用量减少25%处理、磷肥用量减少25%基础上加入磷活化剂处理这2种磷肥利用方式能显著提高马铃薯对磷肥的回收率、磷肥的利用率和磷肥的农学效率。
- 韩瑛祚娄春荣王秀娟董环张鑫
- 关键词:磷肥马铃薯
- 秸秆还田下氮肥用量对玉米产量及土壤无机氮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4年
- 研究连续2年秸秆还田下氮肥用量对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逐渐增加,施氮量达到216 kg·hm^-2时,产量最高,施氮量超过216 kg·hm^-2时产量有降低的趋势。相同施氮处理玉米产量年际变化明显,2010年较2009年产量提高0.69%~4.75%。氮肥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收获指数随着秸秆还田年限的增加,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2年0~10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均以施氮240 kg·hm^-2最高,且有向土壤深层迁移的趋势,对浅层地下水构成潜在的威胁。与施氮240 kg·hm^-2相比,施氮168、192 kg·hm^-2和216 kg·hm^-2处理0~100 cm土壤无机氮残留量2年平均减少39.87%、35.84%和29.38%。相同施氮处理,0~100 cm土壤无机氮累积量2010年较2009年略有降低。综合考虑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与生态环境效益,该地区最适施氮量200 kg·hm^-2左右。
- 张鑫隋世江刘慧颖安景文
- 关键词:秸秆还田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无机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