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0954021211)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苏建平张同作杨传华都玉蓉崔雪峰更多>>
相关机构:青海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鼢鼠
  • 2篇高原鼢鼠
  • 2篇甘肃鼢鼠
  • 1篇内脏
  • 1篇内脏器官
  • 1篇组织学
  • 1篇组织学结构
  • 1篇小肠
  • 1篇分类学
  • 1篇分类学意义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青海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篇都玉蓉
  • 2篇杨传华
  • 2篇张同作
  • 2篇苏建平
  • 1篇谢久祥
  • 1篇林恭华
  • 1篇崔雪峰

传媒

  • 2篇兽类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两种鼢鼠内脏器官形态差异及其分类学意义被引量:9
2012年
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甘肃鼢鼠(Eospalaxcansus)和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是啮齿目(Rodentia),鼹形鼠科(Spalacidae),鼢鼠亚科(Myospalactinae),中华鼢鼠属(Eospalax)的两个近缘种(Norris et al.,2004;Zhouand Zhou,2008)。这两种鼠是我国西部常见的农、林、牧业害鼠(邴积才等,2001;张三亮等,2001;杨学军等,2006;周雪荣等,2010;马治德和马维海,2011)。它们均为典型的地下鼠,终身生活于封闭的地下洞道中(Nevo,1999),通过挖掘活动获取食物(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1989;Norris et al.,2004)和寻找配偶,除短暂的交配期和雌性育幼过程外,雌雄鼠均独居生活。
杨传华都玉蓉谢久祥崔雪峰苏建平张同作
关键词:甘肃鼢鼠高原鼢鼠内脏器官
甘肃鼢鼠和高原鼢鼠小肠组织学结构的比较被引量:5
2013年
甘肃鼢鼠小肠仅为相同体重高原鼢鼠小肠长度的70%,为满足相同的能量需求,甘肃鼢鼠消化系统中某些部位必然会发生相应调整,以代偿其较短的小肠在能量消化吸收方面的不足。本研究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技术,对成年甘肃鼢鼠和高原鼢鼠的小肠组织学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甘肃鼢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绒毛间距均显著小于高原鼢鼠,而其空肠管径显著大于高原鼢鼠,两种鼢鼠小肠总绒毛面积无明显差异。研究表明,甘肃鼢鼠通过缩小小肠绒毛间距并增大空肠管径来增加小肠吸收表面积,减缓食物通过速率,提高小肠对食物的营养吸收和消化功能,进而代偿其较短的小肠在能量消化和吸收方面的不足。
杨传华都玉蓉林恭华苏建平张同作
关键词:甘肃鼢鼠高原鼢鼠小肠组织学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