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2012C12901-2) 作品数:10 被引量:31 H指数:3 相关作者: 石春海 曾冬冬 金晓丽 秦冉 郑希 更多>> 相关机构: 浙江大学 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文化科学 更多>>
晚粳稻浙粳98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被引量:3 2013年 浙粳98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与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选育而成的密穗型优质高产晚粳稻新品种,具有穗型较大,后期转色好,抗稻瘟病,米质较优等特点。2013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种植。介绍浙粳98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陈蕾 叶胜海 石建尧 刘鑫 张伟 唐昌华 金庆生 张小明关键词:水稻 高产优质 栽培技术 水稻花器官数目异常突变体afon1的表型分析与基因定位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水稻花器官数目异常突变体afon1(abnormal floral organ number1)的分子机理,鉴定出控制水稻花器官数目变化的基因。【方法】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籼稻品种浙农34获得一个花器官数目异常突变体作为试验材料,命名为afon1。开花期随机取突变体afon1和野生型浙农34的稻穗各5个,利用组织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技术研究afon1的花器官表型、细胞学特征和花粉育性。成熟期随机取突变体afon1和野生型浙农34植株各10株,测定株高、分蘖数、穗长、每穗颖花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等农艺性状。随机取突变体afon1和野生型饱满种子各100粒,测定发芽势和发芽率。以突变体afon1为母本,分别与野生型浙农34和粳稻品种浙农大104杂交构建2个F2群体进行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筛选候选基因进行DNA测序比对,构建AFON1蛋白质的空间模型并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同时对候选基因以及与花器官数目相关的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afon1中59.64%小穗的花器官数目发生异常,其中多数小穗仅在内稃一侧产生一个颖壳状的器官,部分小穗表现2—4轮花器官数目同时增加;株高和千粒重显著增加,而结实率显著降低。遗传分析表明,突变体afon1与野生型浙农34杂交的F1植株小穗花器官数目表现正常,F2群体中小穗花器官数目正常植株与花器官数目异常植株的分离比符合3﹕1,表明突变体afon1性状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基因位于水稻第1染色体长臂端In Del标记1M5和1M18之间,物理距离为73 kb,该区间内共有6个注释基因。突变体afon1和野生型的测序比对发现,突变体afon1中的基因LOC_Os01g67430外显子中第565个碱基T突变成A,导致第189个氨基酸由色氨酸突变为精氨酸。蛋白质序列和空间结构分析表明,AFON1蛋白质序列中含有一个Lipase_3结构域,结构域内的突变导致蛋白� 杨成聪 梁容 秦冉 曾冬冬 金晓丽 石春海关键词:水稻 基因定位 水稻少蘖直立穗突变体的形态特征和基因定位 被引量:2 2015年 利用EMS(ethylmethane sulfonate)诱变粳稻品种日本晴,筛选到一个能稳定遗传的少蘖直立穗突变体ltep1(low tiller number and erect panicle 1)。该突变体成熟期穗部保持直立,且分蘖减少。ltep1突变体的穗轴壁和茎秆壁较野生型厚,壁厚与外径之比变大。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表型受隐性单基因控制。利用图位克隆法将ltep1基因定位于水稻第10染色体长臂SSR标记bep16和RM25866之间160kb的区域内,该区域内尚未发现与水稻穗和分蘖发育相关的基因。 张海波 曾冬冬 金晓丽 郑希 石春海关键词:水稻 直立穗型 分蘖 基因定位 水稻白化转绿突变体albg的鉴定和基因精细定位 被引量:10 2017年 为丰富水稻白化转绿突变体的基因资源,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粳稻品种日本晴,获得一个白化转绿突变体,命名为albg。albg在三叶期前,未完全展开叶片时出现白化现象,待叶片完全展开之后逐渐转绿,三叶期以后新出叶片均无白化现象,至六叶期所有叶片恢复绿色。与野生型植株相比,突变体albg的结实率和株高显著降低,每穗总粒数也有减少,而千粒重和有效分蘖数在野生型和突变体albg之间无显著差异。突变体albg的叶色变化与叶绿素含量和叶绿体发育有关,并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利用图位克隆技术,将该基因定位于水稻3号染色体上In Del标记3G5和3G3之间,2个标记间相距约163.1 kb,该区间共有28个候选基因,其中Os03g0597200基因编码一个三角五肽(PPR)蛋白。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从ATG开始第1 387位发生了一个碱基G的插入,推测其可能为目的基因。本研究结果为水稻育种提供了应用理论依据。 简磊 王仲康 曾冬冬 秦冉 石春海 金晓丽关键词:水稻 基因定位 叶绿体 水稻窄卷叶突变体nrl4的表型分析与基因定位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水稻卷叶突变体叶形变化的分子机理,鉴定出新的水稻卷叶基因。【方法】利用EMS诱变籼稻品种浙农34,获得一个窄卷叶突变体,命名为nrl4(narrow and rolling leaf 4)。在抽穗期随机选取野生型浙农34和nrl4各10株,对其进行表型观察和主要农艺性状调查等,并测定叶绿素含量;同时用Zeiss荧光显微镜观察剑叶中部叶片横切面维管束的数目并统计泡状细胞数量。以多代自交稳定的突变体nrl4为母本与野生型浙农34杂交,观察植物F_1和F_2叶片表型,统计F_2中性状分离比并作卡方测验,分析突变表型的遗传行为。利用nrl4与粳稻品种浙农大104杂交,采用F_2分离群体进行基因精细定位。利用定量表达对定位区间内5个预测的基因进行相对表达量的分析。【结果】与野生型相比,窄卷叶突变体nrl4抽穗期时全部叶片卷曲且变窄、叶绿素含量升高;株高稍有增加,结实率增大,籽粒明显变长、变窄。窄卷叶突变体nrl4功能叶夹角不同程度减小,叶形更为直立。突变体叶近轴表面特有的泡状细胞数目降低、体积变小,导致叶片向内卷曲。突变体nrl4的叶脉数减少,叶片变窄,中脉一侧2个大维管束之间的小维管束平均为4.5个,而野生型为6.0个。遗传分析表明,突变体nrl4和浙农34杂交的F_1表型正常,F_2群体中正常植株与窄卷叶突变植株的分离比符合3﹕1,表明突变体nrl4的突变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SSR和In Del分子标记将nrl4定位在水稻第3染色体长臂3M11103和3M1115之间、物理距离约为53 kb的区间。在这一区间内,有5个预测注释基因,序列比对和表达分析表明在野生型浙农34和突变体nrl4之间,这些基因序列及启动子序列均未发生变化,但是LOC_Os03g19770在突变体叶片中的表达量显著增加。【结论】nrl4叶片变窄与维管束数目减少有关,叶片发生内卷与泡状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小有关。水稻� 梁容 秦冉 曾冬冬 郑希 金晓丽 石春海关键词:SATIVA 表型分析 基因定位 粳稻苗期长根突变体lr1的形态鉴定和基因定位 2014年 通过甲基磺酸乙酯诱导粳稻品种日本晴,筛选到一个能稳定遗传的苗期长根突变体lr1(long root 1)。在发芽后2、4、6、10和15d,lr1的主根长度分别比日本晴野生型主根长1.52、1.93、3.93、6.81和6.77cm,根冠比也显著大于野生型。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受一对隐性单基因控制。利用SSR分子标记将该突变基因LR1定位于第10染色体长臂上,位于标记RM304和RM7300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2.0cM和3.5cM。 廖莉 章骁劼 吴建国 石春海关键词:水稻 长根 基因定位 花旗马铃薯品种茎尖脱毒与快繁技术 被引量:7 2017年 取带1~2个叶原基大小为0.2~0.4 mm的茎尖,在MS+6-BA 1.00 mg·L-1+NAA 0.10 mg·L-1培养基中培养50 d,成苗率50%。试管苗经指示植物检测出试管苗脱毒率为59%,脱毒苗茎段快繁的最佳配方为MS+6-BA 0.20 mg·L-1+NAA 0.20 mg·L-1。双层基质栽培脱毒试管苗生长快、长势好,微型薯产量高、成本低。 王芳 黄坚 严成其 庞万幅 程晔 金黎平关键词:茎尖脱毒 快繁技术 来源于疣粒野生稻浙粳70的特性及栽培要点 2018年 浙粳70系晚粳密穗型水稻品种,具有产量高、抗性好、品质优、栽培容易等特点。亲本ZH0997来源于疣粒野生稻,组合为Y73/宁67/宁67///嘉花1号////嘉花1号,其中Y73是通过疣粒野生稻与栽培稻体细胞杂交选育而成,含高抗白叶枯病基因;另一亲本为秀水134。浙粳70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晚稻品种推广种植,栽培要点为因地制宜适期播种,降低大田用种量,增施磷、钾肥,控制高节位分蘖,适当延迟收获。 鲍根良 王芳 陈剑平 杨勇 王俊敏 吴益芳 钱东 严成其关键词:疣粒野生稻 粳稻 水稻脆秆突变体bc16的鉴定和基因精细定位 被引量:5 2016年 脆秆突变体是一类研究植物机械强度的重要材料。利用EMS(甲基磺酸乙酯)诱变粳稻品种日本晴,筛选获得一个脆秆突变体,命名为bc16(brittle culm16)。与野生型植株相比,bc16茎秆、叶片和根明显变脆,而株高、穗粒数降低,穗长和主根长变短。茎秆细胞壁成分分析表明,bc16纤维素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植株,半纤维素含量则显著增加,而木质素含量差异不显著。突变体bc16薄壁细胞形状无规则、排列紊乱,表皮层下厚壁细胞次生壁和薄壁细胞壁变薄。遗传分析表明bc16突变体由隐性单基因控制,位于水稻第2染色体长臂端InDel标记2-F和2-H间66.6kb的区间内。该区间共有7个候选基因,其中Os02g0738900是bc3脆秆基因的等位基因。测序结果表明,bc16突变体中的Os02g0738900基因从ATG开始第5113位,在第13内含子近末端发生了T→A的置换,导致转录过程中该内含子末端6个核苷酸被剪切到mRNA中,最终导致翻译提前终止。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Os02g0738900基因在bc16脆秆突变体根、茎、叶中的表达量降低。bc16基因可能通过调控厚壁组织次生细胞壁和薄壁细胞初生壁的合成来影响水稻茎秆机械强度。 舒亚洲 曾冬冬 秦冉 金晓丽 郑希 石春海关键词:水稻 基因定位 早籼稻珍汕97B改良新不育系的配合力分析 2014年 为探究早籼稻珍汕97B改良新不育系的配合力和稻米品质,本研究以珍汕97A作对照,利用珍汕97B改良的6个不育系,与7个早杂恢复系按照NCⅡ遗传设计配制49个杂交组合。试验结果表明,新改良不育系及其配制组合的产量和品质性状配合力比珍汕97A有了显著的改良。其中,不育系珍品A分别在产量、总粒数和结实粒数上一般配合力效应最好,品质性状较好,在育种上有较好的利用价值。 李道品 朱世杨 张永鑫 郑伟 洪德林关键词:籼稻 不育系 配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