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WKJ2005-2-037)
-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3
- 相关作者:朱发明严力行陈光明张绍志祝宏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省血液中心浙江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预冻技术参数对血小板冻干保存的影响被引量:3
- 2008年
- 本研究采用正交设计方案探讨冻结速率、退火速率、退火温度和退火持续时间4个预冻条件参数对血小板冻干保存的影响。冻干血小板再水化后的数值恢复率、细胞形态和结构、血小板活化和聚集力等指标分别用血细胞计数计、扫描电子显微镜、3色流式细胞仪及对凝血酶的聚集反应进行检测并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在不同的预冻条件组合方式下,冻干血小板的数值恢复率在(91.3%-53.5)%范围内;实验各组血小板冻干制品的冰晶大小和形状有所不同;冻干再水化血小板的活化标记物PAC-1和CD62p的表达和分布与新鲜血小板较为接近,其中PAC-1表达率均维持在较低水平(0.03%-0.22%),而各组样本CD62p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实验中根据血小板数值恢复率得到预冻条件的最佳理论组合是A2B1C1D3,即将血小板悬液先以20℃/min的速率冻结至-40℃维持2小时,再以1.5℃/min对搁板升温至-30℃后维持0.5小时,最后进入冻干程序直至结束。结论:冻结速率、退火速率、退火温度和退火持续时间对冻干血小板的数值恢复率均有作用,预冻条件参数的不同组合方式影响血小板冻干保存效果。
- 刘瑛许先国洪小珍朱发明严力行
- 关键词:血小板冻结速率退火
- 糖的浓度和种类对人血小板冷冻干燥保存的影响被引量:3
- 2007年
- 以海藻糖、蔗糖、麦芽糖、乳糖、葡萄糖作为冻干血小板的保护剂,研究糖的浓度和种类对血小板冻干保存的影响.结果表明,冻干血小板的保存效果随海藻糖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当海藻糖质量分数增加到20%时,非活化血小板的恢复率达到85.7%;对于质量分数均为20%不同种类的糖保护剂,非活化血小板的恢复率都达到70%以上,海藻糖略优于其他几种糖,但它们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 周新丽刘宝林张绍志陈光明祝宏朱发明
- 关键词:血小板冷冻干燥海藻糖
- 冻结速率对血小板冷冻干燥保存的影响被引量:5
- 2006年
- 冷冻干燥法是使血小板能够长期保存的一种理想方法。冻结过程对血小板的冻干保存至关重要。采用梯度降温、搁板预冷、液氮冻结等三种冻结方式,研究了冻结速率对血小板冷冻干燥保存恢复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搁板预冷的方式冻结并干燥的血小板复水后的恢复率最高,达到(93.0.2)%,此时的冻结速度约为10℃/min。扫描电镜照片显示冻干复水后的血小板保持了完整的细胞结构,但与新鲜血小板相比略呈球形。冻干复水后的血小板对1U/ml凝血酶的最大聚集率接近于新鲜血小板,但聚集速度比新鲜血小板慢。
- 周新丽祝宏张绍志朱发明陈光明严力行
- 关键词:血小板冷冻干燥冻结速率
- 海藻糖载入血小板的研究被引量:6
- 2006年
- 将不可渗透型的保护剂海藻糖有效地载入血小板内部是用冷冻干燥法保存血小板重要的第一步。研究血小板对海藻糖的载入量随外部海藻糖浓度、孵化时间、孵化温度改变的变化规律,发现在细胞外海藻糖浓度为50mmol/L、孵化温度37℃、孵化时间4h的条件下,血小板能有效地吸收海藻糖,细胞内海藻糖浓度达到15mmol/L以上。对孵化后的血小板进行形态观察、血液学分析和膜联蛋白(annexin)V结合活化分析,结果表明孵化后的血小板保持了正常血小板的形态和功能。
- 周新丽祝宏张绍志朱发明陈光明严力行
- 关键词:血小板海藻糖冷冻干燥
- 血小板冻干再水化的形态结构与凋亡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冷冻干燥法对血小板的细胞形态、超微结构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新鲜血小板为对照,以保存30d后再水化的冻干血小板为实验对象,分别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血小板的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血小板凋亡率,并以1×103U/L凝血酶为诱导剂检测再水化血小板的聚集活性。结果与新鲜血小板相比,冻干再水化后的血小板在形态上为圆盘状,未见有明显的细胞聚集,仅细胞透光性相对较弱;超微结构上也无明显变化,其内部基本结构清晰可辨,细胞膜、细胞器及分泌颗粒的包膜保持完整。新鲜血小板的细胞早期凋亡率为(0.44±0.19)%,显著低于冻干血小板的细胞凋亡率(3.25±1.68)%(P<0.05)。冻干再水化血小板的最大聚集率为(93.28±2.3)%。结论冻干再水化的血小板形态结构完整,细胞内超微结构完好,为本实验室成功建立血小板冻干保存方法提供了依据。
- 刘瑛许先国洪小珍马开荣朱发明严力行
- 关键词:超微结构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