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OONKY1001)

作品数:2 被引量:68H指数:2
相关作者:黄璜杨志辉陈仕贵胡泽友陈灿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稻田
  • 1篇稻纹枯病
  • 1篇叶鞘
  • 1篇生态系统
  • 1篇湿地
  • 1篇水稻
  • 1篇水稻纹枯病
  • 1篇纹枯病
  • 1篇枯病
  • 1篇基部
  • 1篇甲烷
  • 1篇封泥
  • 1篇复合生态
  • 1篇复合生态系统
  • 1篇CH

机构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湖南生物机电...

作者

  • 2篇黄璜
  • 1篇王华
  • 1篇廖晓兰
  • 1篇张亚
  • 1篇曾晓楠
  • 1篇陈灿
  • 1篇胡泽友
  • 1篇陈仕贵
  • 1篇薛正杰
  • 1篇杨志辉
  • 1篇沈建凯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水稻基部叶鞘封泥对水稻纹枯病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先封泥于水稻基部叶鞘再人工接种水稻纹枯病菌,调查水稻纹枯病发生情况,同时测定水稻叶鞘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连续3年试验的调查结果表明:先封泥于水稻基部叶鞘再人工接种水稻纹枯病菌的发病率、病情指数明显低于井冈霉素处理和对照,其控病效果为72.80%~81.21%。先封泥再接病菌处理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比对照高,但低于井冈霉素处理;先封泥再接病菌使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但不同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
张亚廖晓兰曾晓楠黄璜薛正杰沈建凯
关键词:封泥水稻纹枯病
湿地稻-鸭复合系统的CH_4排放规律被引量:66
2003年
采用小区试验 ,大田试验研究湿地稻 -鸭复合生态系统甲烷排放规律。稻鸭复合生态系统中甲烷排放随季节变化 ,在早稻 -晚稻耕作制度条件下 ,6月上旬和 7月底分别有 2个高峰。早稻与晚稻的排放规律也各异 ,早稻甲烷排放峰值出现在水稻幼穗分化期 ,最高值为 1 3 .6 93 mg/(m2 .h) ,晚稻峰值出现在分蘖盛期 ,可达 2 3 .1 45~ 1 0 5 .5 95 mg/(m2 .h)。养鸭处理与常规栽培甲烷排放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稻田养鸭的早稻生育期间甲烷排放总量为 5 .5 1 7g/m2 ,传统栽培为 9.89g/m2 。稻田养鸭的晚稻生育期间排放总量为 1 0 .1 1 3 g/m2 ,传统栽培为 1 7.0 5 4 g/m2 。稻田养鸭与传统栽培比较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增加 1 5 .3 m V,还原物质总量、活性还原物质总量、活性有机还原物质总量分别降低 0 .3 6 5 cmol/kg、0 .2 4 2 cmol/kg和 0 .1 80 cmol/kg。土壤氧化还原特性影响甲烷排放通量 ,土壤还原物质总量、活性还原物质及活性有机还原物质数量与甲烷排放通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80 5、0 .791、0 .76 9。
黄璜杨志辉王华胡泽友陈仕贵陈灿
关键词:复合生态系统甲烷稻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