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3-02A)

作品数:4 被引量:41H指数:3
相关作者:信秀丽钦绳武邓西海王擎运赵炳梓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施肥
  • 4篇长期施肥
  • 4篇潮土
  • 2篇
  • 1篇生物富集
  • 1篇生物累积
  • 1篇生物有效
  • 1篇生物有效性
  • 1篇施肥方式
  • 1篇土壤
  • 1篇农田
  • 1篇农田生态
  • 1篇农田生态系统
  • 1篇迁移
  • 1篇中微量元素
  • 1篇作物
  • 1篇微量元素
  • 1篇
  • 1篇不同施肥
  • 1篇长期不同施肥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4篇张佳宝
  • 4篇赵炳梓
  • 4篇王擎运
  • 4篇邓西海
  • 4篇钦绳武
  • 4篇信秀丽

传媒

  • 1篇土壤通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土壤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长期施肥对汞在典型壤质潮土及作物中累积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研究了长期(1989—2009年)不同施肥条件下,汞在典型壤质潮土中的累积趋势、形态变化,及其在冬小麦/夏玉米体系作物体内的富集与转移。田间试验设置7个不同施肥处理,有机肥(OM)、OM+化肥氮磷钾(NPK)、NPK、NP、PK、NK、和不施肥(CK),其中OM+NPK处理有机肥和化肥氮磷钾各占50%。每个处理4个重复。结果显示,经过20年的不同施肥处理,汞在表层土壤(0—20cm)中的含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磷肥的长期施用是土壤中汞的重要来源,但对其在土壤中的累积趋势影响较小。弱酸溶解态和有机结合态汞的生物毒性较强,但在供试土壤中的含量较低,均约占其全量的6%;而铁锰结合态(18%)和残渣态(70%)是该土壤中汞的主要形态。汞在小麦茎叶和籽粒中的含量差异较小,显著的低于其在根系中的含量;汞在玉米根系和茎叶中的含量相似,明显高于其在籽粒中的含量。经过长期不同的施肥处理,汞在土壤中的含量表现为NPK-OM+NPK—NP—PK〉0M〉NK—CK,与其在作物根系及茎叶中含量的趋势总体一致;汞在两种作物籽粒中的含量表现为NPKCK〉OM—OM+NPK〉NK〉PK〉NP,在作物产量较高及较低的情况下均容易导致汞在籽粒中的富集。在OM、OM+NPK、NK和CK几种施肥处理下,汞在土壤及作物根系中的含量与其余处理相比均较低,但作物通过加强对汞的转移能力,提高了其在作物茎叶及籽粒中的含量,尤其CK处理汞在两种作物籽粒中的含量。
王擎运张佳宝邓西海赵炳梓信秀丽钦绳武
关键词:长期施肥生物富集
长期施肥对典型壤质潮土中汞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利用典型壤质潮土上的田间试验,分析长期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土壤中汞(Hg)含量的变化,探讨了Hg在该类型农田生态系统中的来源、去向及累积趋势。结果表明,经过长期不同施肥处理,Hg在表层土壤(0~20cm)中的含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不同处理间则表现为NPK=NP=PKOM+NPK(有机肥及无机肥各占一半1〉OM(有机肥)〉NK—CK(对照,不施肥)。Hg在土层中以向下迁移为主,0~40cm土层中Hg的含量变化明显,但底层土壤(40~60em)中的含量变化较小。Hg在次表层土壤(20~40cm)中的持续累积是表层土壤中Hg的重要去向,也致使Hg的生态风险更为隐蔽。Hg在壤质潮土中的含量,主要受到磷肥、有机肥、及灌溉水的影响,受到氮肥和钾肥的影响相对较小。其中,磷肥的施用是目前造成Hg在壤质潮土中累积的主要原因。
王擎运张佳宝赵炳梓邓西海信秀丽陈吉钦绳武
关键词:长期施肥迁移
不同施肥方式对典型壤质潮土中微量元素积累及其有效性的影响被引量:28
2012年
研究了1989—2009年间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华北地区典型壤质潮土微量元素全量及有效性的影响。田间试验施肥处理包括:有机肥(OM)、1/2OM+1/2化肥氮磷钾(NPK)、NPK、NP、PK、NK和不施肥(CK),每个处理4个重复。结果显示,经过长期不同施肥,铁(Fe)、锰(Mn)、铜(Cu)、锌(Zn)等微量元素在表层土壤(0~20 cm)中均有一定积累,与其在不同土层中的迁移有关。形态分级提取结果表明,土壤中有效态铁(DTPA-Fe)、铜(DTPA-Cu)、锌(DTPA-Zn)含量高于其在碱性土壤中的最低标准,而有效态锰(DTPA-Mn)的含量则相对较低;残渣态(Residual-fraction)是微量元素在土壤中的主要形态,分别占其全量的>90%(Fe)、>54%(Mn)、>70%(Cu)、>70%(Zn)。有机质在土壤中的积累通过多种机制提高了有效态、弱酸溶解态(Acid-soluble-fraction)及可氧化态(Oxidizable-fraction)微量元素的含量,有效缓解了土壤有效态锰含量的不足,抑制了磷与锌的沉淀反应,是影响微量元素形态转化的主要原因。钾肥的施用同样提高了有效态及弱酸溶解态微量元素的含量,但降低了铁、锰在表层土壤中的全量;而磷肥施用则通过沉淀反应降低了有效态及弱酸溶解态微量元素的含量,提高了铜、锌在表层土壤中的全量。
王擎运张佳宝赵炳梓邓西海信秀丽钦绳武
关键词:长期施肥微量元素生物有效性潮土
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砷在典型壤质潮土及作物中累积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本文研究了长期(1989—2009年)不同施肥方式对砷在黄淮海地区典型壤质潮土及作物中累积的影响。田间试验设置7个处理:有机肥(OM)、OM+无机化肥氮磷钾(NPK)、NPK、NP、PK、NK和不施肥(CK),OM+NPK处理为有机肥和无机化肥氮磷钾各施一半。结果显示,长期不同施肥方式下砷在表层(0~20 cm)及亚表层(20~40 cm)土壤中的含量均有明显累积,但含量较低(〈25 mg.kg 1),对农田生态环境安全的影响较小。土壤中砷的累积主要与灌溉及沉降有关,受施肥方式的影响相对较小。磷肥中砷的含量明显高于氮肥、钾肥及有机肥,磷肥的长期施用促进了砷在PK处理土壤中的累积,但在作物产量较高的情况下,对其在土壤中累积趋势的影响较小,而有机肥的添加则会减缓这种累积趋势。砷在小麦和玉米两种典型作物组织中的含量分布表现为:根系〉茎叶〉籽粒,其中籽粒中砷的含量显著低于根系及国家食品安全相关标准。经过长期不同方式的施肥处理,砷在小麦组织中的含量表现为:PK〉OM〉OM+NPK〉NPK〉NP〉NK〉CK,与土壤中有效磷含量的变化基本一致,并间接受到土壤有机质的影响。在OM、OM+NPK、NPK和NP施肥处理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及作物产量均较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提高促进了砷在小麦体内的富集,但对其在玉米根系中含量的影响不明显;玉米生长期较短且产量较高,对砷的需求量较大,土壤中有效态砷含量的不足抑制了其在玉米根系中的分布,但玉米通过加强组织对砷的转移能力提高了其在茎叶中的含量。
王擎运张佳宝信秀丽赵炳梓邓西海钦绳武
关键词:农田生态系统长期施肥生物累积
共1页<1>
聚类工具0